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或化疗的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乳腺癌达到更好的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或化疗的患者共9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辅以放疗者40例(A组),辅以化疗者50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等。 结果 B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可以改善生存率,但因各有优缺点,需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综合辅助治疗方法。
[关键词] 乳腺癌;放疗;化疗
[中图分类号] R1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251-0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病,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2]。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人们在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手术方面不断努力,但预后却不容乐观。乳腺癌是一种累及全身的疾病,除了局部治疗外,还应包括全身治疗,术后辅助放疗或化疗也就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其在改善预后的同时,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存在危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或化疗的患者选自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共9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75岁,中位年龄约53.4岁,诊断均通过病理确诊,其中手术方式为乳腺癌扩大根治术2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2例,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20例。这些患者中40例接受了放疗(放疗组),50例接受了化疗(化疗组)。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分期、手术方案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患者纳入标准
(1)病理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的女性患者;(2)年龄:≤75周岁;(3)KSP评分≥60分,心肺功能正常,肝功、肾功正常,外周血象正常;(4)有接受放疗或化疗的适应证;(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KSP评分:100分:正常,无症状和体征;90分: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80分: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70分: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工作;60分: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50分:常需人照料;40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30分:生活严重不能自理;20分:病重,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10分:重危,临近死亡;0分:死亡。
1.3 方法
放疗组:由放疗科医师、放疗物理师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临床分期、手术部位确定照射区域和靶区剂量,制定出放疗计划。采用西门子PRIMUS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照射区域包括:胸壁、锁骨上区、锁骨下区、全乳区、腋下区,照射剂量50Gy/(20次·5周),瘤床区用电子束补量10Gy/(5次·5周)。
化疗组:CMF方案,环磷酰胺(C)400mg/m2,甲氨蝶呤(M)20mg/m2,氟尿嘧啶(F)400mg/m2,每次化疗疗程为1~3d,第4周重复,6个疗程结束,化疗期间3~5d复查血常规。
1.4 观察指标
(1)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肺损害,肝肾功能;(2)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生活质量满分为60分,极差的为<20分,差的为21~30分,一般为31~40分,较好的为41~50分,良好的为51~60分。
QOL:1.食欲:①几乎不能进食;②食量<正常1/2;③食量为正常的1/2;④食量略少;⑤食量正常。2.精神:①很差;②较差;③有影响,但时好时坏;④尚好;⑤正常,与病前相同。3.睡眠:①难入睡;②睡眠很差;③睡眠差;④睡眠略差;⑤大致正常。4.疲乏:①经常疲乏;②自觉无力;③有时常疲乏;④有时轻度疲乏;⑤无疲乏感。5.疼痛:①剧烈疼痛伴被动体位或疼痛时间超过6个月;②重度疼痛;③中度疼痛;④轻度疼痛;⑤无痛。6.家庭理解与配合:①完全不理解;②差;③一般;④家庭理解及照顾较好;⑤好。7.同事的理解与配合(包括领导):①全部理解,无人照顾;②差;③一般;④少数人理解关照;⑤多数人理解关照。8.自身对癌症的认识:①失望,全不配合;②不安,勉强配合;③不安配合一般;④不安,但能较好的配合;⑤乐观,有信心。9.对治疗的态度:①对治疗不抱希望;②对治疗半信半疑;③希望看到疗效,又怕有副作用;④希望看到疗效,尚能配合;⑤有信心,积极配合。10.日常生活:①卧床;②能活动,多半时间需卧床;③能活动,有时卧床;④正常生活,不能工作;⑤正常生活工作。11.治疗的副作用:①严重影响日常生活;②影响日常生活;③经过对症治疗可以不影响日常生活;④未对症治疗可以不影响日常生活;⑤不影响日常生活。12.面部表情:分①~⑤个等级。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各组间数据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所有研究对象均为乳腺癌术后女性患者,年龄与身体状况无显著性差异,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49例,浸润性小叶癌41例,均为术后辅助治疗。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化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8%(48/50),放疗组发生率5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QOL比较
2.4 两组在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方面的比较
3 讨论
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是妇女发病率较高的癌症种类,给妇女身心健康带来重大威胁。目前,在我国乳腺癌的分期及复发转移主要依据TNM分期法、细胞分化程度和病理切片结果来判定,也是以这些指标为依据来判断预后,随访调查凭借临床和物理检查。
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法,尽管切除了病灶,预期效果却不容乐观。Brown等[3]证实原位癌在成为浸润癌之前,先产生VEGH使周围血管和胞外基质发生明显改变,以利于原位癌向周围组织侵犯和蔓延。随着乳腺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的提出,正在力主缩小手术范围的同时,加强术后综合辅助治疗。乳腺癌的综合辅助治疗手段有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等[4-6]。
放疗在乳腺癌术后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防止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有效治疗手段[7-8]。术后放疗会有一定的副作用,较常见的如乳房疼痛,乳房水肿,比较少见的如脂肪坏死纤维化、感染、硬化性红斑、肋骨骨折,长期影响形成的迟发性并发症如放射性心肺损伤、上肢水肿、臂丛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与照射方式、剂量有关,也与个体敏感性密切相关。随着放疗技术准确度和精细度的不断改进,放疗作为乳腺癌术后的必要治疗方法,作用和地位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与放射治疗相结合,治疗效果与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不相上下;(2)放疗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性治疗,使局部复发率有所降低,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9-10]。
在乳腺癌术后进行的辅助性化疗主要作用是杀灭原发病灶切除后残余的瘤细胞,清除隐性转移,预防局部复发,可以增加高危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由于化疗方案的多样化和不正规化,以及患者本身的体质问题,产生了耐药性,使化疗效果不断降低,这也阻碍了对复发率的控制。化疗的化学毒性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心脏毒性、肝功肾功损害、药物过敏等[11]。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术后的放疗或化疗均有各自的特点,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存率,在生活质量方面放疗组优于化疗组,然而效果却不是很乐观,两者在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相差不多,无统计学差异。
总之,乳腺癌术后综合辅助治疗可以减少癌细胞复发和转移的机会,提高5年生存率,如何使放疗和化疗的效果叠加,而负面影响相对减少,如先放疗再化疗,或先化疗再放疗,或两者同时进行,这些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27.
[2] 沈镇宙,张锡珍.现代肿瘤学[M].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819-859.
[3] Brown LF,Berese B,Jackman T,et al.Expression of 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c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uor)and its receptors in breast eance[J].J Hum Pathol,1995,26(11):86-91.
[4] 李观波.腹膜后肿瘤58例外科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14(2):107-109.
[5] 王清涛,田静.腹膜后巨大黏液性脂肪肉瘤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893.
[6] 刘权,王玖华.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病理对照[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1):40-43.
[7] 李国胜.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16例临床分析[J].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2004,27:34-35.
[8]Dalton RR,Donohue JH,Mucha P,et al. Management of retroperitoneal sarcomas[J].Surgery,1989,106: 725-733.
[9] Jaques DP,Coit DG,Hajdu SI,et al.Management of primary and recurrent soft- tissue sarcomas of the reteoperitioneum[J].Ann Surg,1990,212:51-59.
[10] Shibata D,Lewis JJ,Leung DH,et al.Is there a role for incomplete resection in the manager of retroperitioneal liposarcoma[J].Ann Surg,2000,193(4):373-375.
[11] Malerba M,Doglietto GB,Pacelli F,et al.Primary retroperitioneal soft- tissue sarcomas,results of aggressive surgical treatment[J].World J Surg,1999,23(7):102-107.
(收稿日期:2014-03-19)
相关热词搜索: 乳腺癌 术后 治疗效果 药物 化学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2022-10-23
- 乳腺癌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2022-10-27
- 中医药防治PCI术后再狭窄(全文)2021-09-28
- 一例术后患者肠线排斥反应导...2021-11-16
- 青年人大肠癌术前影像评估与...2022-10-22
- 针药结合降低微创保胆取石术...2022-10-23
- 临床护理路径对输尿管结石患...2022-10-23
- 术后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2022-10-28
- 混合痔患者术后护理体会2022-10-28
-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2022-11-01
-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因素分析2022-11-01
- 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在外科术后...2022-11-01
-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效果观察2021-08-27
-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功能...2022-10-27
- 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2022-10-22
-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患者转...2022-10-29
- 化学工程实验课程情景化教学...2021-08-27
- 化学教学中化学平衡原理巧妙应用2021-08-27
- 中学教学教育论文(化学)20202021-08-27
-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2021-09-03
- 化学军事中运用2021-09-14
- 化学性质实验优化与实践2021-10-11
- 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教学探究2021-10-20
- 化学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2021-11-01
- 化学公司公文处理办法2021-12-07
- 29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202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