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管理对策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监测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分布,研究持续性干预对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为临床采取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监测调查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多重耐药菌患者496例,通过预警、督查措施落实情况、存在问题反馈等一系列干预措施,评价汇总。结果:通过两年持续地监测,本院收住多重耐药菌病例科室分布前3名,以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为主,两年中比较无差异;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以老年病、糖尿病、肿瘤病例为常见,多重耐药菌患者数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数无比例关系;常见多重耐药菌株,与国内报道比较无差异;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存在院内传播。结论:进行多重耐药菌监测,能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科室分布情况,根据医院及科室的特点,及时采取各种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控制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保护其他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感染现状; 管理对策
多重耐药菌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抗生素。实施感染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是消除耐药菌株传播和流行的重要部分,做好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抓好环节质量的管理至关重要[1-2]。现将本院2011年-2012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管理措施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选择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本院治疗并进行病原学检查,检出多重耐药菌的496份标本,送检标本包括痰、血、尿、分泌物等的体液标本。标本采集均由临床护士按照常规标本采集方法采取送检验科。
1.2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要求检验科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操作流程进行培养与分离,细菌菌种鉴定采用Siemens MicroScan AS-4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及配套鉴定板、药敏板。
1.3 调查方法 根据细菌室提供的阳性标记病原学报告,统计各科室多重耐药菌病例,定期进行感染管理查房和督查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每月、每季、每年汇总分析、存在问题反馈,持续落实改进措施。
1.4 诊断标准 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年版)进行诊断和细菌室提供多重耐药菌报告单[3]。
2 结果
2.1 多重耐药菌病例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科室分布及比较 2011年与2012年相比,多重耐药菌科室分布前3名的均为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这与医学杂志报道相仿,但本院是地级市的二级医院,有上级医院重症或术后转来康复的患者较多,入院时进行了主动筛查,故大部分多重耐药菌患者是入院时带入,未列入本院医院感染病例统计。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与该科室多重耐药菌患者数无关,但与该科室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及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效果有关。如肿瘤晚期、糖尿病、老年慢性病患者多的病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高居榜首;多重耐药菌患者数多的科室,大部分比较重视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故未发生感染暴发现象,见表1。
2.2 多重耐药菌株与多重耐药医院感染菌株比较 2011年与2012年相比,多重耐药菌株仍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菌株;而多重耐药医院感染菌株,在2012年明显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菌株出现,也由2011年占院感菌株总数的9.5%上升为13.6%;多重耐药菌株的种类有2011年的7种上升为2012年的11种,见表2。
3 讨论
本科与检验科协商,电脑信息中用特殊标记(D)提示多重耐药菌来获取信息抄录登记本,检验科通过电话提醒并在化验报告上盖“多重耐药菌请隔离”发放等措施,通知临床科室采取防控措施,本科定期下病房督查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落实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并落实整改。
3.1 存在问题
3.1.1 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未落实
3.1.1.1 医生认为不需要隔离 患者住医院附近,病情轻,只来医院挂水或换药;患者病情好转,考虑为定植菌;标本疑似污染,与临床症状不相符,需复查的;阳性结果的标本是腹腔内分泌物或切口局部分泌物,考虑不会传播[4]。
3.1.1.2 护士不知道需要隔离 医生接到多重耐药菌化验报告后,未告知护士;病员科室信息登记错误,所在科室未接到阳性结果化验单;电脑化验单未做特殊标记,感染办未能提醒。
3.1.1.3 医护人员重视度不够 电话通知不算,以化验单为准;化验单有盖章,病区医生未注意;电话提醒通知后未及时响应,之后忘记了;医生有接触隔离医嘱,护士未执行;长期住院患者结账后重新办理入院,医嘱衔接不到位[5];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未引起重视。
3.1.2 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不到位 仅限于有接触隔离医嘱和隔离标志而收取费用,登记和防护措施不重视;病房紧张,无单间病房隔离;有科室表示隔离标志影响到周围患者,容易闹纠纷;有部分患者住院时间短,阳性结果报告日,患者已出院、转院或死亡。
3.1.3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排列第1位,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故治疗其所致可供选择的有效抗菌药物甚少,给临床抗感染带来极大的困难,其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6-7]。
3.2 管理对策
3.2.1 重视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将监测结果及时向主管院领导汇报,得到领导的重视很关键[8],利用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院周会、行政查房等进行强化实施“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重要性的宣传;利用业务学习、监控员会议、感染管理查房进行院感知识的计划性培训。
3.2.2 建立健全多重耐药菌报告管理制度 以医院发文为依据,由检验科按危急值电话通知科室多重耐药菌阳性结果报告,发放盖有“多重耐药菌,请隔离”字样的化验报告至临床科室并做好发放与签收登记,落实责任人,通知医生开具“接触隔离”医嘱,护士落实“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其中对隔离标志、医疗器具用物、医疗废物、医护人员防护措施等均有具体规定[9]。
3.2.3 加强重点科室病原学主动筛查 根据统计结果及医院相关科室的特殊性,明确本院的重点科室(如呼吸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做好入院常规的病原学筛查,在化验结果报告之前做好标准防护,减少院内传播的危险性。如是多重耐药菌阳性结果,应严格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
3.2.4 重视手卫生落实与宣教 进行手卫生“宣传月”活动,通过放幻灯手卫生宣传短片,并通过医院宣传展板、宣传公告栏和科室洗手池旁张贴彩色宣传画报,宣传普及手卫生的相关知识,并发放手卫生应知应会手册,科室开展二级培训和督导等系列活动,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促进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知识与技能,全面提高洗手的依从性,保证医务人员自身和患者的安全,切断传播途径,确保医疗质量[10-11]。
3.2.5 规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组织学习《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按药敏报告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给患者针对性的预防保护,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12]。
3.2.6 加强监测、督查和指导 对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作为目标性监测内容,定期督查,在医院内网反馈存在问题,指导落实整改措施。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率高的科室,更要加强督查和指导,强化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的预防控制相关知识,防止院内交叉传播和医院感染暴发[13]。
参考文献
[1]胡必杰,宗志勇,顾克菊.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最佳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0-61.
[2]殷翠香.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感染监控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5):1140-1141.
[3]叶卫东.基层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46-147.
[4]雷凤仙,杨妮娜,崔燕,等.耐药菌医院感染调查及管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495-3497.
[5]姚源,穆丽焕,王红韶.医护人员对多药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2,26(8):2230-2232.
[6]程震锋,韦凡平,陆玉良,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6):1313-1314.
[7]张文丽.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62-263.
[8]胡必杰.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最佳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7.
[9]王燕萍.多重耐药菌医院内感染的研究现状及预防控制措施[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89-190.
[10]糜祖煌,秦玲.国内2003-2007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08,20(6):413-415.
[11]戴锴,杨丽华,龚作炯.某院2006-2008年临床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9(5):346-350.
[12]张玉芹,陈宏娟,关瑞锋,等.医院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2024-2025.
[13]李六亿,刘玉村.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275-279.
(收稿日期:2013-04-07) (本文编辑:欧丽)
相关热词搜索: 耐药 对策 现状及 感染 管理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1例外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治...2022-10-27
-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2021-08-27
- 广播电视台站会计信息真实性...2021-08-27
- 自媒体下旅游企业营销对策2021-08-27
- 农业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提升对...2021-08-27
- 当前“微腐败”主要表现及治...2021-09-06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存...2021-09-13
-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2021-09-13
- 经营城市理论思考及对策2021-09-13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2021-09-15
- XX县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2021-09-16
- 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及思考2021-09-24
-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现状及建议2021-09-29
- 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及问题分析2021-10-18
- 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2021-11-01
- 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现状及发展策略2021-11-04
- 关于高校住宅物业管理的现状...2021-11-12
- 税务干部队伍素质现状及措施2021-11-30
- 社会综合治税存在的现状及思考2021-12-23
- 省国际海运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2021-12-29
- 当前乡镇财政现状及问题2022-01-06
- 2021年2月医院感染知识考试题...2021-09-06
- 年感染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怎么写2021-10-22
- 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感染性心...2022-10-24
- 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2022-10-25
- 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2022-10-27
- 普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2022-11-01
- 神经内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2022-11-01
- 2020年X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工...2021-08-24
- 车辆管理所2020年工作总结2021-08-27
- 2020年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总结2021-08-27
- 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2021-08-27
-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职责制度2021-08-27
- XX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年度...2021-08-27
- 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特色研究&产...2021-08-27
- 产品创新服装设计论文&产品质...2021-08-27
- 物联网技术下母婴配对管理系...2021-08-27
- 年水利工程管理站安全生产月...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