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秀花蓝瑶族源:东来说
【摘要】关于广西金秀大瑶山花蓝瑶的族源,传统的说法是:从贵州、古州顺流而下,途中经过柳州,在象州县东部进入金秀大瑶山。进入大瑶山的时间是清代,与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无关。本文在历史文献和家乘族谱记载的基础上,经认真细致考证,提出花蓝瑶的祖先是从福建、广东而来,宋元时期溯西江到达大藤峡地区和“贵州”居住。唐宋元时期的“贵州”,故治在今广西贵港市,不是指今贵州省。明代大藤峡瑶族起义失败后,起义人员及其后裔为避难转入大瑶山居住,并演化为花蓝瑶。
【关键词】花蓝瑶;族源;大藤峡;贵州;广东
【作者】莫金山,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教授;赵乙生,广西区党委政法委退休干部;赵贵坤,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干部。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C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3-0101-009
The Origin of Hualan Yao Ethnic in Jinxiu, Guangxi:
the Theory from the East
Mo Jinshan, Zhao Yisheng, Zhao Guikun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s of history and genealogy, the author researches seriously and proposes that the ancestors of the present Hualan Yao ethnic in Jinxiu, Guangxi Province were from Fujian and Guangdong province. They moved along West River, then settled in the Datengxia area and the ancient “Guizhou” area.“Guizhou” refers to the present Guigang city in Guangxi province in the Tang,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rather than the present “Guizhou” province. After the failure of the Datengxia Uprising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survivals and their descendants moved to Dayaoshan area and gradually evolved the present Hualan Yao ethnic.
Key words:Hualan Yao ethnic; the origin of ethnic; Datengxia; Guizhou; Guangdong
在群山丛集的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一支自称为“炯奈”的瑶族集团——花蓝瑶,她是金秀大瑶山五个世居瑶族支系之一,分布在该县西南和西部的六巷、长垌两乡的11个村寨,现有人口1520多人。尽管花蓝瑶的人口较少,但文化却很有特色,名气也不小。自1936年费孝通与王同惠出版了《花蓝瑶社会组织》一书后,有关他俩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俩在六巷乡考察一伤一死的惨痛经历,便为世人所注意。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学者以“追寻费老的足迹”为己任,继续开展花蓝瑶文化研究,有关花蓝瑶研究的论著不断见之于报刊,保守估计也有七八十篇(本),使花蓝瑶文化研究在中国瑶学领域中成了“显学”。
花蓝瑶主要姓氏是蓝、胡、侯、冯、相五姓。蓝姓主要集中在六巷乡的六巷村和罗香乡的罗丹、罗丹口两个村屯。胡姓主要集中在门头、王桑两个村屯。相姓主要居住在大橙、古浦两个村屯。冯姓主要集中在罗丹、丈二、六团等村屯。而长垌乡的龙华村则由侯、蓝、冯三姓组成。
一、花蓝瑶“西来说”缺少史料支持
关于花蓝瑶的族源,长期是个谜。1936年,费孝通与王同惠合著的《花蓝瑶社会组织》仅一句“花蓝瑶来自贵州”,即无下文。1948年唐兆民出版的《瑶山散记》设的“大藤峡血迹”,共4个篇章,是该书文字最多的部分,但既没有论及花蓝瑶的族源,也没有说明花蓝瑶与大藤峡瑶民起义的关系。
1957年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在六巷乡作调查,采录群众口耳传闻,写道:“花蓝瑶人口较少,分布在大瑶山中部和西南一角,综计其所住大小村落仅十二个。其中大族为蓝、胡、侯、冯、相五姓。各姓祖先传说亦大致相同,根据老人们所提供的材料,都说祖先详细经历因年代久远已不复记忆,但是有一点却是十分清楚的,就是只知道他们并不是大瑶山的土著,而是从贵州古州(今榕江)迁来的。他们离开原藉之后,全族人分乘18只船(一说120只)顺流而下,途中经过柳州,并曾在一个河道弯曲、险滩密布、水流湍激的地方,有半数船只遭致覆没;剩下来的9只船上的族人,后来才到象州(一说曾住过武宣),在象州东部七里、下里、马鞍山(在今象州中平圩西约十里)和梧桐、江西等地住过。随后清朝官兵来撵,才进入瑶山。”[1]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两个重要信息:一,花蓝瑶的大族为蓝、胡、侯、冯、相五姓,他们的祖先是从贵州古州(今榕江)顺流而下,途中经过柳州,在象州东部进入大瑶山(我们简称为“西来说”)。二,花蓝瑶进入大瑶山是在清代,与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无关。
这是关于花蓝瑶族源的最早记录,迄今几十年,有关研究和论述花蓝瑶族源的论著几乎皆抄录此文,无人质疑。
但是,在我们看来,“西来说”却存在许多的问题。第一,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姓氏有“子父连名制”,或“子祖连名制”的风俗习惯,这与花蓝瑶所记祖先名字很不相同。第二,清嘉庆年间李宗日方著《黔记》记载:“瑶人于(清)雍正间,始由广西入黔之贵定、独山等处,喜居溪涧,居无定址。”可知,黔东南有瑶族居住的历史并不久远。第三,黔东南地区的苗瑶族很少有蓝、胡、侯、相、冯等姓,而以吴、龙、麻、石、廖为大姓。第四,如他们从贵州榕江全族人分乘18只或120只船到大藤峡地区,其间相距七八百公里,移民人数众多,跨省界,过州县,如果没有朝廷文碟,是难以通过并实现移居的,但查历史文献皆无记载。第五,如他们从贵州榕江全族人分乘船只到大藤峡地区,元明时期大藤峡地区主要是壮族和汉族,相对而言,花蓝瑶的力量很小,在民族隔阂对立严重的历史年代,是无法领导和坚持长达200多年,有多个民族参加的农民大起义的。第六,现居住在大藤峡中心地区,如武宣、桂平、平南等市县的蓝、胡、侯、相、冯等姓,他们的祖先都是从福建、广东迁来的,没有发现从贵州省来的。“西来说”没有得到历史文献和家乘族谱的支持。
那么,花蓝瑶祖先到底从何处而来?其迁移的时间路线如何?笔者经十余年的思考,翻阅大量的历史文献、方志书籍和民族材料,又进行实地调查,初步揭开花蓝瑶之源流及迁徙情况,现试作如下探讨。
二、 大藤峡农民起义与花蓝瑶的关系
大藤峡瑶族起义,历时很长,从明洪武八年(1375年)开始。《明史•广西土司》记:“洪武八年,浔州大藤峡瑶贼窃发,柳州卫官军擒捕之。”这是目前看到最早的大藤峡瑶民起义的记载,但没有具体内容。其后,瑶族多次在这里举行起义。这些起义的特点是,此起彼伏,前仆后继,断断续续,不绝如缕,除一二次规模稍大的,其余规模都不大。起义的目标不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政权,而是打家劫舍,占田夺地。直到天启七年(1627年)胡扶记起义被明军镇压为止,大藤峡瑶族起义前后历时252年,几乎与明王朝相始终。
相关热词搜索: 瑶族 东来 广西 金秀花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瑶族民歌与地方音乐课堂教学对接2021-08-27
- 监理部东来商务港高支模工程...2021-10-23
- 2023年浅析许昌胖东来企业文...2023-10-10
- 观看广西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2021-08-27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广西考察重...2021-09-05
-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工作总结2021-09-06
-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21-09-16
- 广西15国培学情会黄静坊主讲话稿2021-09-28
- 学习贯彻总书记广西考察讲话...2021-09-28
- 加快广西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2021-09-29
- 学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2021-10-12
- 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2021-10-12
- 广西工业化与人才队伍建设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