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刍议民间音乐

发布时间:2022-10-23 17:00:05 浏览数:

摘 要:民间音乐是民间口头流传的音乐,它是一个民族的音乐母体。本文从民间音乐的概念、审美特征、种类几方面,对民间音乐作了简要概述。以期全社会很好的加以重视传承。

关键词:民间音乐;概念;审美特征;种类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187-01

民间音乐既无文字记载,又无乐谱,全靠在民间口头代代相传,并以口头传播与听觉记忆相结合的方式流传各地。民间音乐很难找到个体原创者,参与创作的人都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并具有一定的民间音乐修养,按照约定俗成的习俗与方式进行音乐创作活动和音乐演出活动。

民间音乐以地域性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并通过地域性表现民族性。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牧区”民间音乐与东北地区“农耕区”民间音乐,就有不同的地域的审美特征。

民间音乐可以分成两大类:民间声乐和民间器乐。

一、民间声乐

民间声乐也叫“民间歌曲”,简称为“民歌”,这种“民歌”与诗歌中的“民歌”是两个并不相同的概念。民间音乐的“民歌”,是既有词又有曲的,所以它属于音乐范畴;诗歌中的“民歌”只有词而无谱,故它属于文学范畴。

我国的民间声乐种类繁多,主要有:信天游、花儿、安、长调、赞达仁、吕日格仁、萨满调、嫁令阔、桑植民歌、紫阳民歌等等。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十分丰富,除各种单声部民歌外,还有大量多声部民歌。

多声部民歌是在与歌唱相关的社会性集体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原始社会,各少数民族即有“大混唱”的早期集体歌唱活动,这意味着多声部民歌的雏形,这种“大混唱”来源于原始先民们在集体劳动斗争中发出的呼喊声,它已经具有了多声的因子,是多声部民歌的萌芽与先导。进入母系社会之后,生产伙伴的相对稳定,使歌唱活动长期合作,于是便将偶然出现的纵向多声现象加以固定化和规范化,并逐渐发展完善,一直到今天,从文献资料上考察,少数民族的民歌,无论是生产歌还是情歌,均有多声部形式。

二、民间器乐

我国的民间器乐是中华民族最早拥有的文明财富与文化财富之一。

据记载,我国古代的民间乐器有近千种之多。我国民间器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极为丰富,其中包括旋律、节奏、复调、曲式、调式、调性等等。民间器乐的作品浩如烟海,都是有标题的,有的还附有题解,在一些大型套曲中,还常有分段小标题。其标题又分为标名与标意两种:标名的器乐作品结构短小,常反映某一概括性的情绪,如《八板》、《过场》、《工尺上》等;标意性的器乐作品以文字概括乐曲的内容,使听众在欣赏过程中借标题的诱发,以获得作品所表现的具体观念和形象,从而更生动、更具体、更深刻地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如《霸王卸甲》、《高山流水》等。民间器乐长于抒情,多用写意手法抒发人们的各种丰富复杂的心绪、思想、情感、情绪。如《欢乐歌》、《二泉映月》等等。但也有些民间器乐作品则用写实手法以写景状物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最终达到抒情的目的,获得感人的艺术效果。

我国民间器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创造出许多乐器,根据考古发现,在华东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距今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一百六十件骨哨,大多长七厘米左右,管径六—八毫米,开有二、三孔,可吹出几个音。其中最长的一根十厘米的骨唢,横开六孔,能吹奏七音。此外,还有“鹿笛”、“狍笛”等,虽然它们是原始人诱捕猎物的简单劳动工具,但已经具有了乐器的性质。奴隶制社会时期,进入青铜器时代,出现了簧、笙、竽等乐器,并出现青铜钟、青铜磬等青铜乐器。至周代,见于文献记载的乐器多达七十余种,其中主要有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这成为我国音乐史上最早的“八音”分类法。这时,琴、瑟等弹拨乐器已经出现。先秦时期,由于社会的动乱,打破了宫廷对音乐的垄断,民间音乐得以长足发展,正如《战国策》所云:“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在湖北省隋县出土的曾侯乙大墓中的古乐器共一百二十四件,其中有青铜编钟、石编磐、鼓、琴、瑟、笙、排箫、篪八种,均为战国时乐器。秦汉至魏晋时期,出现了笳、角、中鸣、长鸣、羌笛等吹管乐器。由于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波斯的竖管箜篌传入我国,曲颈琵琶(波斯琵琶)也通过印度和新疆两条渠道传入中国。隋唐至宋、元、明、清时期,民间器乐更进一步发展,如北方的弦索乐、南方的丝竹乐、东北的鼓吹乐、东南沿海的吹打乐等。这一时期的民间器乐,具有下列明显特征:一是与民俗活动密切相关;二是受民歌、戏曲、曲艺、歌舞的影响,三是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弹拨乐器综合运用,更加丰富完善。

民间音乐是全社会劳动人民的群体智慧和才华的结晶,是公共艺术资源与社会的共同财富,我们应该很好的加以重视继承。

参考文献:

[1]钱仁康.音乐的内容与形式[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97.

相关热词搜索: 刍议 民间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