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问题的研究及主要防治对策
摘要:水工环是一门集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现代地质学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指出水工环工作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防治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工环;问题;对策;研究
前言
水工环是地质学研究的重点问题,是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综合性学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然以粗放型的、以资源的巨大耗费为基础的发展道路,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水工环地质工作,协调好人与自然、与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保障人民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对于水工环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水文地质学科、工程地质学科和环境地质学科3个方面的问题的研究,深入的探索分析,使其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健康发展相协调,从而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1水工环地质研究的现状
1.1水文地质学科的研究现状
水文地质学科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深入,研究范围不断地扩大。传统意义上的水文地质学研究以地下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逐渐形成和充实、发展了有关地下水的知识,按其内涵范畴涵盖水文学、土壤学、地质学与流体力学等学科,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等内容。
近年来,水文地质学与地热、地震、环境地质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相互渗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领域。
水文地质工作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如何寻找地下水和提供供水水源,到评价地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和如何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再到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亦即从研究地下水系统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扩大到研究地下水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
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到模型与模拟研究,再到成果展示的数字化,使水文地质工作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研究的新阶段。野外探测和室内测试技术的提高,现代科学的新理论与水文地质学的结合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应用,都极大地促进了水文地质学的发展。
1.2工程地质学科的研究现状
工程地质学科自从地质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发展迅速,已经具有了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学科内容。根据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研究岩土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性质、分析和预测各种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问题(例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地基沉陷、边坡变形、地面沉降等)、研究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研究工程地质条件的区域分布特征和规律等。
而今工程地质学已成为一门理论基础坚实、研究内容丰富、与工程建设及人类环境密切相关、且具有各分支学科、应用性很强的地学学科。在大量吸取国外先进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同时,创立了自己新的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地质学理论体系。
工程地质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在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城市化建设、交通线路和地质灾害预测防治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将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等现代科学方法论渗透到学科领域中。从岩体工程特性研究和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创立,到区域工程地质和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再到特殊土结构和工程特性的研究及工程地质勘察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扩展到环境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研究。现代科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在工程地质领域的应用,都极大地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1.3环境地质学科研究现状
环境地质学主要是在地质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于地质科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包括区域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引起环境地质问题、地球化学环境、古气候的变化规律、工程建设中可能引起的环境恶化问题、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环境地质问题等。
环境地质工作就是要在自然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详细研究导致环境恶化原因,提出防止减轻地质环境恶化的措施。
目前,地质科学和地质工作正在从传统的矿产资源勘查向环境和工程方面拓宽。环境地质工作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如今,环境地质工作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而且环境地质工作肩负着保卫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成为地质学研究工作的重点,是现今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
2现今水工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观念落后
从现今水工环的研究工作来看,工作人员对水工环的内涵认识不够,没有充分的意识到水工环地质问题的重要性,思想认识和社会发展脱节,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工作模式大多流于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单方面的追求经济效益的研究,只着眼于当前的社会需要,忽视了对社会发展的方向分析,从而使研究工作不能满足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2.2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水工环地质研究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工作人员技术落后、工作态度不积极的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在研究工作中存在观念落后,认识不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只顾眼前利益的状况。
年青的科技人员中较多的忽视野外工作,基础地质的基础和经验严重不足,缺乏深入扎实的野外工作,影响了自身水平的提高,也出不了高质量成果,久而久之,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水平逐步下降。
2.3新技术使用滞后,创新不够
在水工环研究的工作中,很多研究成果在研究出来后,没能得到及时的落实,高新技术在水工环工作中的应用很差。不论是野外调查、室内实验,缺乏系统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大的制约了水平的提高,成为创新的阻力。此外,创新的力度、能力薄弱、不足,工作方法守旧,长期处于仅仅是跟踪状态。
研究方向不稳定,缺乏长期考虑,多为短期行为,这与整体上的科研管理机制有关,一项工作很难较深入的、持续的搞下去,对问题不能逐步深化和系统化,所以就不可能有新的认识,科学的积累,急功近利,最终不可能产生有分量的成果。
2.4缺乏科学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
现有的水工环有关部门的工作管理制度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缺陷,各种规章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很多制度沦为了一纸空文,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工作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和健全。
3水工环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
3.1水文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
对于严重缺水的地区,为了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用水,必须对地下水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检测,对富水区的范围圈出。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的计算和评价,对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做好规划,在开放过程中随时进行地下水的监控工作,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适量开采,防止开发过度。
3.2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
工程地质问题比较复杂,隐蔽性强而且危害性大,对工程建设有重要的影响。要做好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工作首先要做好地质勘探的工作。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壳的稳定性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对地质的地形地貌、地质分布、地层岩体构造和发育程度、岩体成因、时代和空间分布等工程地质特征做好勘探和检测工作,得出工程地质稳定性结论。根据工程地质问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的防治,以防治结合为基本原则。工程地质问题具有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例如泥石流、地震、滑坡、宕溶以及崩塌等,这些都会对工程的安全和使用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防治工作的关键就是要事先做好地质勘探工作。
四川雅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提出了区域地质灾害时空预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3.3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
环境地质问题以保护预防为基本原则,促进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双赢。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首先要明确自然地质作用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工程开发的前景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为区域环境的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环境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重点地区要着重加以保护。此外,要重视对开发地区地质环境的监控,及时对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预警,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4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改进
4.1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保障实现水工环科技现代化的最大、最根本的问题,所以长远规划,首先要考虑的应是如何规划好培养人才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同时,要确定长远的科学发展方向,制定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要有远见,要善于发现生长点,并坚持下去,才有成就,否则常常半途而废。
4.2设施设备的及时更新
目前水工环地质工作,除去极少数的先进技术设备以外,普通的、常规性的设备、仪器、野外装备都比较落后。只有使用先进设备、方法,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学认识、理论,才能创新。
现场实验(或观测)站也是研究自然现象客观规律的不可少的基地。长期的监测(观测)是深入了解事物变化的本质规律的重要手段,特别对地质学来说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它在科技发展规划中应占有重要位置,对学科的逐步深入发展和理论上的创新都是基本条件。
4.3加大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目前,运用于水工环地质研究的新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物探技术、水质测试技术等。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GIS技术应用中具有巨大优势,主要是通过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的勘查;遥感技术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在了水文地质勘查、测评地体中,还能够为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灾害情况等进行调查提供精确有保障的技术支持;物探技术已被广泛的使用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迅速地提供大量地质信息数据,在相应的时空领域内采用高分辨率技术来进行地质目标的勘查;水质测试技术可以划分为:理分析法和化学分析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和同位素测试等。
4.4必须加强、重视区域性研究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差别较大。自然环境特点各有千秋,都有其特有的水、工、环问题。对这些区域性问题的不断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不仅对地区的发展建设有着长远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的国土研究也有促进作用。
5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同时也加大了资源的消耗, 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要正确看待水工环地质问题,切实抓好水工环地质工作,把握问题重点,处理好水工环同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实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协调,共同朝着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孝宗,李爽.论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南科技,2013(5)
[2]殷跃平.关于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2)
相关热词搜索: 水工 对策 防治 研究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农村降氟改水工作经验材料2021-10-21
- 浅析水工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2022-02-21
- 浅论水工金属结构产品的焊接...2022-02-21
- 浅谈水工建筑物冻融破坏及防...2022-02-21
- 现浇水工混凝土质量缺陷及预...2022-02-21
- 新型无金属水工闸门开发应用...2022-02-21
- 水工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控...2022-02-23
- 论水工程设计洪水标准确定的...2022-02-23
- 混凝土坝施工仿真分析在水工...2022-02-23
- 水利工程应注重生物与水工建...2022-02-24
-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2021-08-27
- 广播电视台站会计信息真实性...2021-08-27
- 自媒体下旅游企业营销对策2021-08-27
- 农业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提升对...2021-08-27
- 当前“微腐败”主要表现及治...2021-09-06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存...2021-09-13
-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2021-09-13
- 经营城市理论思考及对策2021-09-13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2021-09-15
- XX县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2021-09-16
- 建设四害防治设施工作实施方案2021-10-06
- 防治“跑官要官”问题研究2021-11-03
- 电力物资防治商业贿赂的思考2021-11-04
- SMSBR中PAC对膜污染的防治作...2022-02-22
- 反渗透膜的污染及防治2022-03-13
- 防治碘缺乏病日的活动总结范...2022-04-22
- 猪常见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2022-10-23
- 产品设计中形研究论文&产品品...2021-08-27
- 计算机维护系统软件应用研究2021-08-27
- 五年级下册语文研究报告对于姓氏2021-08-27
- 研究生课程学习总结2021-08-27
- 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自我评价2021-08-31
-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简介2021-09-09
- 党建研究会工作报告2021-09-09
- 后勤工作研究课题2021-09-11
- 国际税收研究会秘书长事迹2021-09-13
- 优秀研究成果评选奖励办法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