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月7日~2018年1月1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17.7±6.2)d,有3例(6%)患者再次出现心律失常;对照组院时间(25.6±7.4)d,有9例(18%)患者再次出现心律失常(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全面落实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循证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4..01
如果冠狀动脉被持续性的堵塞,阻断了心脏血流,导致心肌因缺血而坏死,临床称之为急性心肌梗死[1]。这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冠心病,患者需要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将危及生命。循证护理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护理模式,每一个护理环节都有明确的理论指导[2],让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有据可依。我院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取得了理想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11月7日~2018年1月1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8.6±3.7)岁。观察组50例,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6.7±4.3)岁。综合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指导、心理干预等常规护理措施。予以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模式,操作如下:①建立循证护理小组:护士长作为组长,选拔护理技术过硬、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集中培训;②提出循证问题: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理需求,通过搜索、查阅近五年来的文献资料,根据护理现状提出问题。如:如何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科学、健康的饮食方案等;③明确循证护理的理论支持: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护理作为关键词,在万方、知网等数据库搜索资料,找出循证护理的依据并做出全面评判,在循证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护理措施;④实施护理措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的24 h内是心律失常的多发时间段[3],此后的1~2周出现心律失常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大,发作时间主要集中在早上5点至中午12点之间[4]。护理人员应每隔20min巡视一次病房,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对于气促、胸口疼痛、乏力、头晕的患者应格外重视,采取恰当措施缓解其症状;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并记录不良反应;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协助其进行康复训练。
1.3 观察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心律失常的再次发作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心律失常的再次发作情况比较,见表1。
3 讨 论
循证护理是以现有的文献资料、研究结果为理论依据,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展开的护理模式[5],严谨的理论为临床护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改变了以往护理人员凭个人经验、个人判断采取护理措施的习惯,从而让患者享受到科学、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再次发作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全面落实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阎 雪.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8):995-996.
[2]王 霞,李小红.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8):121,123.
[3]蒋琳绯.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饮食保健,2017,4(22):255-256.
[4]王明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199-200.
[5]高续新.探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108-108.
本文编辑:李 豆
相关热词搜索: 护理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并发 效果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宫颈癌护理中综合护理应用价值2021-08-27
- 剖宫产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应...2021-08-27
- 糖尿病护理多样性护理应用价...2021-08-27
-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标识...2021-08-27
- 护士节护理部主任致辞2021-08-27
- 医院护理部工作总结2021-09-12
- 外科护理高级职称题-男性性功...2021-09-14
- 医院护理部年度计划2021-09-14
- 2001年个人年终总结—护理部2021-09-16
- 2001年个人年终总结_护理部2021-09-16
- 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2022-10-24
- 血清中hs-CRP、cTnI、Myo及CK...2022-10-24
-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2022-10-24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022-10-24
- 左旋卡尼汀改善陈旧性心肌梗...2022-10-24
- 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联合检诊非...2022-10-24
- 高敏肌钙蛋白T检测在老年急性...2022-10-25
-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炙甘...2022-10-24
- 高龄肺癌术后心律失常预防措...2022-10-24
- CSCW系统中的并发控制技术研究2022-03-14
- 87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2022-10-24
- 腹腔镜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2022-10-28
- 卫生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2021-10-21
- 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专业化集中...2021-11-15
-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民...2021-12-15
- “创新激励”效果好2022-01-30
- 学习超市收获大效果好20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