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微创治疗根骨关节内骨折的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3年03月于本院治疗的96例(104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9例(66足)行微创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治疗,将其定为观察组,37例行传统AO解剖钢板和螺钉治疗,将其定为对比组,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3.6±21.4)min,对比组手术时间为(104.2±24.9)min,患者的部分负重时间来看,观察组平均为术后4.68周,对比组平均为术后9.61周。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微创治疗根骨关节内骨折,可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有利于患者早期负重,可获得确切治疗效果。
【关键词】解剖钢板;加压螺栓;根骨关节内骨折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应用的创新,高质量影像学方法的应用,及有效术前软组织处理的方法等,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手术治疗方法,已被大部分学者认可,并且手术治疗也获得极大的发展。大量临床研究显示[1],与保守治疗相比,采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提高患者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并可使距下关节炎发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因此,本文对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了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2月——2013年03月收治于本院的96例(104足)根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8例,女患者18例,患者的年龄为19-69岁,平均年龄为44.6岁。其中37例为左侧,50例为右侧,9例为双侧。按sanders分型,其中72例为Ⅱ型,31例为Ⅲ型,1例为Ⅳ型。96例患者在伤后入院,至手术时间为24h-15d,平均为5.3d。
1.2方法观察组行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微创治疗,患者取侧卧位,让患者患侧向上,在患者的跟骨结节主骨块上置入斯氏针两枚,然后利用C型臂做透视,在透视下对斯氏针入针点做好有效掉正,主要调整其方向,以及入针的深度;对于Bohler角和Gissane角,要利用双针来进行撬拨,通过撬拨来进行恢复,并用双针撬拨恢复关节面;此后,运用双手对患者的跟骨侧方位置进行挤压,通过手法恢复患者的跟骨宽度和高度,并对大体外形进行手法调整;然后,在患者的跟骨外侧部平行跟腱处做切口切开,方向平行,长度不超过3.5cm,再采用骨膜剥离器对骨膜进行有效剥除,剥除后让紧贴跟骨位置的皮下组织形成一条隧道,再用钢板插入到隧道内部,运用C型臂来进行透视调整钢板位置,位置合适满意之后,再运用加压螺栓辅以垫片来做加压固定处理,加压螺栓应选用3`4枚,加压固定完成后进行术毕缝合,并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包扎处理。而对比组行传统AO解剖钢板和螺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合并损伤、住院时间,骨折损伤原因,及Sanders分型情况等。对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时间、并发症,内固定和骨折愈合的情况,及Bohler角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比较。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对患者疼痛情况,及功能情况等,进行准确评估。若需行距下关节融合,及早期植入物移除等,则实施相应手术干预,或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两组患者均常规随访12个月后,行固定物移除。
1.3统计学方法对于组间数据对比,我院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9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时间上看,观察组平均为(5.64±2.5)d,对比组平均为(5.21±3.10)d,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患者固定手术时间上看,观察组平均为(83.9±21.2)min,对比组平均为(140.2±24.9)min,观察组明显低于对比组,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9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B6hler角恢复情况上看,观察组平均为(28.3±7.5)度,对比组平均为(26.8±5.9)度,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从早期部分负重时间上看,观察组平均为术后4.68周,对比组平均为术后9.62周,观察组明显早于对比组,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看,观察组有5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8.47%,无1例发生深部感染,对比组11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9.7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比组,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常规组1例发生深部感染,1例伤口皮缘坏死重,因并发症的发生,须移除固定物,未出现骨髓炎的表现。
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上看,观察组6例有距下关节炎表现,其中4例轻度疼痛,1例中度疼痛,1例重度疼痛,重度疼痛患者拒绝行距下关节融合治疗。对比组4例有距下关节炎表现,其中2例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各1例,重度疼痛者结束距下关节融合治疗。从AOFAS评分情况上看,观察组平均为(85.77±9.38)分,对比组平均为(84.27±9.52)分,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通过采用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微创治疗,其可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坚强的内固定,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而言,在其进行早期负重活动时,可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进而获得满意临床治疗效果。对于跟骨骨性毁损伤而言,其在距下关节融合中,非其绝对适应症[2]。采用小切口微创、解剖钢板,及加压螺栓,做早期功能锻炼,及加压固定治疗,其对于跟骨骨性毁损伤而言,为其合理治疗选择。于轴向循环载荷下,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固定技术,与传统钢板和螺钉固定技术相较,其可提供较好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具有临床实用性。相关研究显示[3],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时,应采取个性化处理,进行矫正畸形,并对距下关节关节面,进行重建。应稳定内固定,重视早期活动。而患者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身体状态,及有无危机生命损伤等[4],特别是软组织损伤程度,其均可阻碍手术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采用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有效讲述患者固定手术时间,缩短早期负重时间,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者的AOFAS评分较高,进而获得确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振虎,孙辉生,高成杰,等.跟骨外侧直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8):1420-1422.
[2]王庆贤,张英泽,潘进社,等.经跗骨窦入路解剖钢板加压骨栓内加压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12):1085-1089.
[3]唐虎子,马胜利,郭鹏,等.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4):434-435.
[4]张忠新,王国选.跟骨解剖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3):68-69.
相关热词搜索: 加压 螺栓 钢板 骨折 解剖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加压紧逼负重奋进2021-09-19
- 工程监理项目部钢结构安装扭...2021-10-19
- 老年骨质疏松骨折临床护理体会2021-08-27
- 踝关节骨折手术临床护理路径...2021-08-27
- 以博弈论解剖环境保护(刘晶)2022-02-25
- 植物解剖学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综述2022-03-08
- 关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问题导...2022-10-24
- 临床操作技术在中职人体解剖...2022-10-24
-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PBL在解剖学...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