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化学实验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摘 要】本文从医用化学实验教学的角度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引导医学生更好的重视化学实验,包括优化实验项目及从多角度聚焦实验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既是化学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应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实验教学;医学专业;行为习惯
医学专业具有应用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传统教学中过多强调学生注重书本的应试能力,在激励学生参与实践和创新精神培养方面不足,在动手能力的创新精神上培养不够[1]。基础化学是临床及口腔等专业的大学生入校后最先接触到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不仅包含了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 ,还包括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基本知识,是医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2]。而医用化学实验是基础化学学科发展的基础,是医学生在教学中获得和检验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3]。通过医用化学实验,掌握必需的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将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因而重视医用化学实验教学,将充分发挥基础化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的功能作用,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医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医学类专业的新生普遍认为医学生的主攻专业是医学、生物学,化学课程与今后的发展关系不大,对该课程不够重视;且所学的医学课程与化学课程的知识体系有差别,加上之前的化学基础打得不够牢固,导致对化学课程学习感觉比较生疏,学习效率低、效果不佳,有畏难、抵触情绪。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实验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尤为重要。
一、优化实验项目及内容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对教学起着管理和调控的作用。目前医用化学实验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医用化学理论课程的补充,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很少,验证性实验占的比重相当大,这就忽视了医用化学实验课程的自身规律和特点,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医用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医学院校的医用化学实验有其自身特点,即为临床诊断、生化实验、药物分析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根据医学专业的特点,改革不合理的实验内容,剔除一些纯化学理论的实验部分,合理调整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比例,选取一些与临床诊断和药物分析有关的实验,如阿斯匹林等简单的药物合成;咖啡因等中草药天然成分的提取及定性、定量检验。
二、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多角度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医用化学实验开设的项目上,我们也遵循了这一原则。“粗盐的提纯”简单易行且具有启发性,更重要的是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到,其实化学物质并不仅仅出现在化工厂,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不再单纯地将粗盐以普通的化学药品来对待,而是在无形中将它与每天吃到的食盐联系在一起, “缓冲溶液的配制及其pH值的测定”实验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缓冲溶液及缓冲能力,且该实验因酸碱试剂的加入可以呈现不同颜色的溶液,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三、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及思维能力
针对一些较难操作的实验,为了规范学生的操作,必要时教师在课堂上需进行实验演示,亲自动手安装仪器试做,明确演示实验目的和关键所在,以期达到实验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实验结果正确的基本目标。为了增强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常出现的习惯性不规范动作也要适时地演示讲解,让学生从正反对比中识别不规范动作,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在进行演示实验的同时, 还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为了使思考做到深入,必须设计好有关的问题。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作为医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大学期间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化学是先于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好的习惯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尤为重要。如“溶液的配制”是临床口腔药学等专业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化学实验,我们要求学生配制生理盐水及药用酒精,实验老师就会强调所有实验用品用完后放回原处,称量药品时不能洒在外面,取用试剂必须先看标签,实验过程要保持台面整洁,废液要倒指定容器等注意事项。
总之,在医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仍需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推进改革教育方式。医用化学实验对于刚刚进入大學校园的学生来说有着培养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引领大家适应大学学习氛围的任务。因此,从实验热情的激发到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再到临床实践,每一种理念都逐一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希望通过教师的努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效的掌握各种基础知识,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珺,张锦楠.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当代教育研究与探索, 2005,16(1):40-47.
[2]黄祖良,李振中.提高化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2(5):836—837.
[3]杨峰,张欣荣,王小燕.基础化学实验教学 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96-98.
相关热词搜索: 行为习惯 化学实验 培养 医学生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微生物限度检验控制菌检测培...2021-08-27
- 如何培养学生耐心和毅力2021-09-06
-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021-09-09
- 优秀生培养总结2021-09-13
- 开发全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2021-09-16
-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途径有哪些2021-09-16
- 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2021-09-20
- 浅议如何实施对企业青年的培...2021-09-25
- 开展“美术语文”综合活动培...2021-09-26
- 培养老师和学生感情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