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发布时间:2022-10-24 14:55:03 浏览数: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经手术证实的老年人急性阑尾炎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症状发作后,16 h~6 d入院,平均43.7 h;转移性右下腹疼痛8例,右下腹隐痛35例,腹胀19例;发热37.5~39.5℃ 18例;白细胞升高10例,中性粒细胞升高40例;并存高血压10例,冠心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7例,前列腺增生13例,糖尿病1例;误诊12例,其中,误诊为肠梗阻5例,胃炎3例,胃十二指肠穿孔2例,急性肠炎2例;术中见单纯性阑尾炎7例,化脓性阑尾炎12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35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8例,切口感染9例,切口裂开2例,死亡1例。结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症状与体征不典型,并存病多,误诊率高,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多,要重视并存病的处理,及时手术。

[关键词] 阑尾炎;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a)-160-02

我院外科2004年1月~2007年6月收治老年人急性阑尾炎54例,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4例,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60~92岁,平均65.7岁。症状发作后,16 h~6 d入院,平均43.7 h,超过48 h入院者26例,占48.1%。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病史者8例,右下腹隐痛35例,腹胀19例,呕吐23例,腹泻4例,发热37.5~39.5℃ 18例,右下腹压痛、反跳痛20例,轻微压痛15例,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6例。白细胞大于11.8×109/L 10例,中性粒细胞升高40例。并存高血压10例,冠心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7例,前列腺增生13例,糖尿病1例。误诊12例,其中,误诊为肠梗阻5例,胃炎3例,胃十二指肠穿孔2例,急性肠炎2例。

1.2 并存病的处理

患者入院后尽快完善相关检查和化验,了解病情及各脏器功能。有内科并存病者请内科医生及麻醉师会诊,正确评估麻醉及手术的风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有高血压病者舌下含服或静脉使用隆压药,使血压降至160/90~170/100 mmHg。

1.3 麻醉及手术方式

硬膜外麻醉50例,插管全麻4例。术中所见:单纯性阑尾炎7例,化脓性阑尾炎12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35例。阑尾切除24例,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30例。

2 结果

术后并发肺部感染8例,3例发生于全麻术后。尿路感染3例。切口感染9例,浅表感染6例,经换药后愈合;深部感染3例,经反复清创换药,Ⅱ期缝合切口裂开2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死亡1例。

3 讨论

3.1 症状与体征不典型,误诊率高

老年人因个体差异大,机体对病变的反应各异,导致患病后常缺乏典型的症状与体征。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常常因症状隐蔽、体征不典型、临床表现和病程不一致而延误诊治[1,2]。老年人急性阑尾炎起病缓慢,症状轻,常被患者轻视或误认为一般消化道疾病而就诊较晚,本组54例,症状发作后,16 h~6 d入院,平均43.7 h,超过48 h入院者26例,占48.1%,就诊过晚既易引起误诊,又增加了治疗与康复的难度。老年人由于体质差,机体对炎症反应较迟钝,不一定有体温升高或白细胞升高,但可以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本组仅10例白细胞异常,但有40例(74.1%)中性粒细胞升高。由此可见,对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来说,检查中性粒细胞的意义更大。老年人对病史叙述不清,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易使医生掉以轻心而延误诊断,本组误诊9例,误诊率22.2%。因此对疑似阑尾炎的老年病人要耐心询问病史,细致体检,要全腹上下反复对比检查,必要时辅以B超或CT检查。

3.2 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多

老年人阑尾组织呈生理性退化,结构薄弱,管腔狭窄,阑尾常因其血管动脉硬化而供血不足,一旦发炎易致血液不畅引起阻塞而致阑尾坏疽穿孔。本组坏疽穿孔性阑尾炎35例,占64.8%,穿孔可导致腹膜炎、肠梗阻甚至败血病等严重后果。

3.3 积极处理并存病与及时手术

由于并存病较多,术中及术后易出现心血管、肺、肾等主要脏器的并发症而危及病人生命,增加手术风险,也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对手术的顾虑。所以术前一定要重视并存病的处理,正确评估手术的风险,术前应对心、肺、肾、脑等全面检查,及时请内科医生及麻醉师会诊,使内科并存病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内科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要积极主动尽快手术。笔者认为一旦诊断成立后,在没有明显禁忌证,并积极治疗并存病的前提下,应及时手术,以降低穿孔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并减少并发症。犹豫不决会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本组死亡1例,男,78岁,入院时仅右下腹轻微压痛,因有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家属怕病人不能耐受手术,不同意手术,24 h后出现腹膜炎症状,才同意手术,术中见阑尾穿孔,腹腔严重污染,术后死于呼吸衰竭。

3.4 选择合适的麻醉与术式

由于老年人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储备能力下降、机体免疫力下降,术前常合并内科疾病等,对手术麻醉的耐受力较差,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术后的影响较大。全麻有发生肺部感染、苏醒延迟、迟发性呼吸抑制等风险[3],应尽量少用。硬膜外麻醉相对安全可靠,可小剂量连续给药,既保证了术中镇痛效果,又可保证生命体征的平稳,并减少术后肺部及尿路感染的发生。本组插管全麻4例,有3例发生肺部感染。由于坏疽穿孔者居多,腹腔易污染,吸净脓液,冲洗腹腔后,宜放置腹腔引流,有效的引流可以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和对毒素的吸收,利于肠蠕动的恢复。术后要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静滴人血白蛋白、脂肪乳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切口愈合。

[参考文献]

[1]周文泉.实用老年疾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14.

[2]朱伟东,唐惠君,梁建忠.老年人急性阑尾炎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12):84-85.

[3]黄燕娟,冉雪莲.老年病人麻醉的并发症与防治[J].广西医学,2007,29(6):824-825.

(收稿日期:2008-04-15)

相关热词搜索: 阑尾炎 老年人 临床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