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而设计
摘要:在本文中,将着重介绍设计为“民”的概念和实例,揭示“以人为本”的设计的特征,分析“平民设计”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及现阶段仍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平民化;大众化;“以人为本”;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65-02
“应该讲我们是没法(凭空)创造所谓的现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我们只能在文化文明这条延长线上继续完成着我们人类应该走的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人能超越,也没有人能把自己放在这个时代之外来看待这个时代。”——黑川雅之(日)
一、原始社会的平民设计
如果要追溯设计的起源,我们很快会联想到从远古祖先使用的石器,木器,陶器等日常用品中去寻找。不可否认:设计是一种人类活动,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设计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石器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工制作”。可以说,只要是被人类思想打上印记的东西,都是设计过的。
原始社会中,人类集体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所以设计出来的物品也是共享的。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限制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因此设计在手工生产上所体现的能力也是相对落后的。原始社会的设计是属于广大社会的设计,是普遍的,平民化的。
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平民设计
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人类社会出现了等级制度和阶级划分。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话语权掌握在少数统治者手中,他们享有一切社会活动的优先权。因此,此时的设计活动主要是为宫廷权贵和上层阶级服务的,只有首先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求,剩下来才会考虑人民群众的诉求,而事实上,在被统治阶级的生活中,工具的进化是及其缓慢的。造成这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只以满足“第一需求“生存”,即活下去的基础上,人类才会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掌握着社会绝大多数的财富和力量,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统治阶级对于追求享乐,炫耀权利和财富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这些都可以从统治者大修宫殿,锦衣玉食的生活中得到体现,社会阶级的不平等性使得设计成为极少数统治阶级的独享的活动,设计的服务对象大大的脱离的绝大部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设计仅服务于统治阶级,设计成果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成为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所以说这样的设计是不平等的设计,非平民的设计。
古往今来涌现了大量的经典建筑,家具,平面设计,服装。而事实上,这些设计成果都没有被公众享有,而成为了权贵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现代主义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要改变千百年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状态,而开始致力做为人民服务的设计。
工业革命之前,18世纪的设计主要是集中在手工业活动的基础上的,设计活动的生产者和设计者往往是同一个人,并没有明确的分工。而设计服务的对象也都是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们的生活毫无设计可言。
三、工业革命后的平民设计
著名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领导人约翰·拉斯金说:“艺术家已经脱离了日常生活,只是沉醉在古希腊和意大利的迷梦之中,这种只能被少数人理解,为少数人感动,而不能让人民大众了解的艺术有什么用呢?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为人民创作的,如果作者和使用者对某件作品不能有共鸣,并且都喜欢它,那么这件作品即使是天上的神品也罢,实质上只是一件十分无聊的东西。”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使得电力问题得到解决,能源上的革命促进了各种发明层出不穷。人民渴望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愿望得以实现,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扩大了对新事物的各种需要。事实证明在当时的条件下,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的唯一方法就是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做到拉斯金所说的“为人民设计”。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应该是最早的“以民为本”的设计观点,也最早的回答了“设计为谁服务”的问题。拉斯金是一个早期社会主义理论者,因此他的理论有着强烈的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色彩,他强调的民主性质的设计,强调设计应该服务公众,反对精英设计,他说:“以往的美术都被贵族的利己主义所控制,其范围从来没有扩大过,从来不去使群众得到快乐,去利于他们。与其生产豪华的产品,倒不如做些实实在在的产品为好。”
众所周知,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在建成了属于自己的“红屋”以后,又自己设计了壁纸,地毯,餐具及其他家居用品的内饰。整个建筑内外风格统一,引起广泛的设计界的关注和好评,这使他感到:社会上对于好的设计、为大众的设计的广泛需求,他希望能够为大众提供设计服务,为社会提供真正的好的设计,改变设计中流行的矫揉造作方式,反对维多利亚风格的垄断,也抵御来势汹汹的工业化风格。
然而,这场壮观的工艺美术运动却又充满矛盾,这场运动的领导者一方面倡导“设计要人民大众化”,一方面又极力反对大规模标准化的批量生产,一方面鼓励“艺术要与技术相结合”,“与工业相结合”,一方面又强调手工业和手工技术;主张美术家要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粹艺术化。拉斯金、莫里斯所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的最可贵之处是在设计理念上的一些新的观点如:“设计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设计与工业相结合”,“美术与技术相结合”,“师从自然”“反对纯艺术”等等。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当中存在的矛盾即:由于这场运动发生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过渡时期,所以在设计理念的提出上,有着新鲜的工业文明气息,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则还停留在农业文明的影响下。就像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家弄成红屋,在每个角落都亲力亲为一样。这场轰轰烈烈的工艺美术运动在理念上是本着“设计为民”的,然而在现实中却截然相反。
四、当代的平民设计
“如果说手工制作是农业文明时期的设计行为,那么现代设计才是工业文明时期的设计行为。”
既然工业文明是设计“以人为本”的历史前提,那么可以判断出现代设计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所以现代设计的历史就应该是一部 “以民为本”的设计史。
从20世纪进入现代设计阶段,首先做出改变的是建筑设计,“其中包括思想上的改革——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材料——钢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钢材的运用;新的形式——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从而把几千年以来的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现代建筑史上一部宣言式的革命著作,它用典型的现代主义观点阐述了“我们想到了房子里的居民和城市里的群众”,还提出“必须树立大批生产的精神面貌,建造大批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住进大批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喜爱大批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他提出这样一个积极的、高度理性的设计理念,并且以此为据创造了许多成功的作品。
同时设计界也出现了另一个声音,他们认为:“现代主义使用的方法太有限了,以致无法设计,它对机械的崇拜压制了人类思想的创造发明力。同时它忽略了给予物体个人的感情和复杂意义,认为只有一种设计方法是对的和适当的,这种观念无疑是错误的。”事实上,现代设计中的设计实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却忽略了大众的审美。
1952年底,在伦敦当代艺术学院,一群年轻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评论家设立一个“独立机构”。他们以各地流行文化为对象展开讨论,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大众文化引入美学领域中来”。他们开始围绕着对生活和事物,在创作的作品中也渐渐开始形成日后波普艺术和设计的许多语汇和倾向。他们认为“设计价值可以不必普遍化,应该合理地少注重些功能,多注重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汉密尔顿为“波普文化”下的定义是:“通俗的、短暂的、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机智诙谐的、性感的、诡秘狡诈的、有刺激性的和冒险性的、大企业式的。”
波普设计显然是以满足市民应运而生的,设计的作品也是迎合大众消费层次的,然而是不是我们就可以说波普设计就是真正的平民设计呢?事实上波普设计师有它明显的缺点的,诸如它是瞬间的,可消费的,年轻的,是短暂的“以人为本”的设计,充其量来说只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的一部分,是不全面的“以人民为中心”的设计。
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出版了名为《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一书。“该书集中探讨了设计师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强调设计师的社会及理论价值。巴巴纳克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在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然而“就像无法改变某种社会意识形态一样,社会的贫富、人类的战争与和平同样是设计师无力改变的,那么我们有能力做些什么呢”?
亚洲的快速经济增长,少数人一夜暴富,成为社会广泛羡慕和追捧的“新贵族”。这种“新贵族”的意识几乎遍布了所有地区:盲目追求豪华和奢侈误导公众的价值观,逐渐偏离了现实生活并走入误区。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对产品设计规范性的指导建议中就提到了以“反对过渡奢华,反对对产品的外在盲目追求,主张要考虑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但直到今天,在全球各个角落,无一例外的都将能买的起大众阶层所无力承受的奢侈品作为一种自我确证和地位的象征。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甚至是平民百姓也在刻意模仿这种扭曲的消费心理。
五、结语
从原始社会时期最朴素的平民设计,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非平民设计,再到工艺美术运动中的设计理念平民,现代主义中的设计实践平民化,以及波普设计中的审美平民化,直至后现代主义中的各种趋势,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非物质设计,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等等,或多或少都与设计为“民”有着一定的联系。设计为“民”的思维一直都存在着,但却很少被真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更没有能够被作为某一个时代的设计趋势或风格被推广。相反,饱受争议的奢侈设计虽是曲高和寡,却千百年后继续被人们所追崇着。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著.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
[2]何人可主编.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8.
[3]王受之编著.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4]张剑.情趣的设计世界——张剑产品设计作品选.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5.7.
[5]陈六汀.新平民化意识——一种新的人居环境设计观.装饰,1999NO.3.
[6]尹定邦著.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
[7]张承志编著.现代十大设计理念·波普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8.
相关热词搜索: 为人民 设计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党员永远跟党走始终为人民服...2021-09-06
- 党员永远跟党走始终为人民服...2021-09-06
- 党员永远跟党走始终为人民服...2021-09-06
- 为人民服务心得体会2021-09-16
- 为人民服务2021-09-16
- 某党员观看《榜样5》心得体会...2021-09-16
- 党员观看《榜样5》心得体会:...2021-09-16
- 处处为人民说话人大演讲辞2021-09-19
- 再读为人民服务感2021-09-19
- 再学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2021-09-19
- 产品广告样本设计论文&产品情...2021-08-27
-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整合研究2021-08-27
- 电大毕业作业钢结构课题设计...2021-08-27
-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设计...2021-08-27
- 园林植物主题网站设计开发2021-08-27
- 设计师个人工作总结怎么写2021-08-28
- 课堂活动设计和提问设计(何美...2021-09-08
- 设计所2021年工作总结2021-09-18
- 勘察设计院职工代表大会总结讲话2021-09-20
- ×设计院2005年工作要点202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