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浅析我国商业零售业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2-10-25 18:55:03 浏览数:

[摘要] 商业零售业的连锁经营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现代化的商业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近些年来,连锁经营在我国发展很快,但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做了简要的剖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 连锁经营 问题 对策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商业组织和经营制度,一般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通过企业形象的标准化,经营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活动的规范化以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使复杂的商业活动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相对的简单化,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业,尤其是商业零售业的规模和数量都得到迅猛发展,连锁经营使零售业摆脱了传统形式对其获得规模效益的束缚,创造了更多获得规模效益的机会和途径,实行连锁经营已经成为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战略抉择。但是如何规避我国连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已不可避免地摆在我们面前。

一、我国商业零售业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连锁经营中的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受到传统营销观念及国内一些地区基础信息化设施与科技水平的影响和限制,连锁经营的信息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滞后。目前我国连锁销售企业中的计算机运用尚未普及,较低的电子化程度使连锁店必备的设施还很不完善,不利于连锁企业的现代化经营。

(2)配送中心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在我国连锁经营企业中,许多企业配送中心内部的数据采集、配送中心与外部接口系统如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等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与国外连锁企业自动化、现代化的配送相比,配送效率低下、配送过程中的物耗和物流成本极高。

(3)企业外宏观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技术不发达。当前商业系统信息技术装备水平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如此,我国对于电脑语言、条形码技术、远程通讯等应用技术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这样企业的员工必然占用过多,而员工的开支约占流通成本的40%左右,商品价格自然难以低廉,无法适应连锁经营发展的需要。

2.连锁经营中缺乏知识化的管理、调查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1)新经济要求规范化的高水平管理模式,而目前我国大多数连锁经营体系都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运作手册,使得总店对各连锁分店监管不力。

(2)建立连锁店时,企业对当地经济、地理等状况缺乏科学分析,对基本情况认识不够,缺乏知识化的调查分析,使得店面设立位置不合理。

(3)管理人员和员工素质不高,缺乏“知识化”的人才。从我国连锁业发展现状看,不合格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很多上了规模的企业都没有成立专门的人员培训机构,也没有聘请专职人员开展培训业务,归根究底是没有认识到市场竞争关键是人员素质的竞争,结果导致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效率低下。

3.对虚拟市场空间运用不够

(1)电子商务化程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节奏。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信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使得一个新的市场——网上虚拟市场逐渐形成。许多知名企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利用这个虚拟市场对企业产品、理念、文化进行宣传,在网上进行交易,甚至建立了网上企业,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但我国连锁企业还很少尝试从这方面来宣传产品和出售产品。

(2)缺乏与其他相关企业的信息交流。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我本土连锁经营,保守与闭关主义思想严重,与其他连锁企业很少有信息交流,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限制了连锁经营的发展。

4.种种因素制约了连锁企业向“全球化”方向发展

(1)资金缺乏,网点发展速度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2)现行体制制约着连锁经营的跨地区跨部门的发展。目前我国“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地区所有的管理体制使得难以在其他省份建立连锁店,限制了连锁企业扩大规模,自然也就制约了连锁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方向。

二、我国商业零售业连锁经营发展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加强人才培训,尽快提高人员素质

搞好人才培训,尽快提高人员素质,是发展连锁经营的先决条件。要制订培训规划,采取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举办培训班,组织外出考察,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如报刊、电视、报纸、电台等普及连锁知识,使连锁企业的经营和主要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经营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推动连锁经营发展。可根据连锁发展的需要,组建全国性的连锁店行业自律组织,有条件的城市也可成立地方性连锁店协会,并同各国和国际连锁协会建立起联系,沟通信息,培训人才,协调关系。

2.加快企业建设,扩大企业规模

连锁商业的生命力在于规模,规模经营产生效益,这是连锁经营发展久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我国连锁企业可通过以下方式扩大规模:

(1)大力发展特许经营。麦当劳之所以成为全球餐饮业的巨无霸,主要原因就是它是全球最好、最早和最充分运用特许经营的公司。特许经营能够联合加盟双方的优势,各得其利。目前我国多数连锁企业在扩张时常采用直营方式。由于自有资金紧张,使得直营式扩张受到很大制约,而且还受到时间、地域、地方法规、税收等方面的限制。因此,我国有条件的连锁企业可凭借自己的品牌、管理技术、配送体系等优势,以特许经营的形式吸收更多的加盟店,从而以较小的投入来获取较大的收益。

(2)开展合资、合作与合并。我国有条件的连锁企业也可走企业联合的道路来扩大规模。通过企业兼并或资产重组的方式,或强强联合,或以强并弱,形成大型企业集团,与外国资本相抗衡。

3.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加强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走管理兴企、科技兴企的道路。

(1)实行总部统一管理。统一企业识别系统、统一进货、统一核算、统一定价、统一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统一管理、统一税收。总部是连锁经营企业宏观决策和调控的中心,它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和经济效益。

(2)完善供应链,以改进管理流程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优先。零售经营过程采用标准化的运作程序,在充分吸纳国外成功供应链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总部进货、配送中心、库存中心的业务工作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加强分店进货、库存、销货等业务工作经验的设计与管理,采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进、销、存、资金、财务等方面的数据及反馈信息及时进行处理,以做到适时、准确、高效,节约成本。

(3)对市场进行细分,制定满足需求的产品差异化策略,重视企业整体战略。从商品编配服务、店址选择、价格制定到促销,应有一整套的战略和策略,以服务质量为先导,吸引消费者,开拓消费者,提高市场占有率。

(4)提高管理网络化、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是连锁经营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几年来,我国一些连锁企业之所以效益不高,甚至亏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没有真正建立起反应快速、内部管理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国外大型连锁企业都十分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沃尔玛公司就率先使用了卫星通讯系统。2000年,沃尔玛又投资90亿美元开始实施“互联网统一标准平台”的建设。沃尔玛正是凭借先发优势、科技实力,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一跃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跨国连锁集团。为此,我国连锁企业要把发展、运用高科技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来抓,加大投入,积极搞好连锁经营信息处理系统及辅助系统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美国贾格迪什·谢特等:《零售业出现的新变化用其未来趋势》.《参考资料》,1998年12月15日

[2]哈佛商学院MBA教程《零售学》,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年中文第1版

[3]陆满平:《对零售业态的认识》,《中国商贸》杂志,1999年第一期

[4]何春凯:发荣.连锁致胜[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5]陆强华:《连锁经营原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零售业 连锁经营 对策 我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