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已到尾声
当前物价仍在上升,但应该已到或渐至高点,而货币政策也将步入尾声!
从国家统计局7月9日最新公布的6月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可知:我国6月份CPI同比上涨6.4%,涨幅比5月份上升了0.9%,创5年来新高。其中城市上涨6.2%,农村上涨7%;食品价格上涨14.4%,特别是猪肉价格上涨了57.1%。食品价格又一次成为CPI飙升的主要推手。
CPI高位的后果
如此高的CPI所引发的后果主要有四方面:
第一、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消费品支出越来越高,尤其是食品消费支出,即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将越来越高。对于中低收入阶层而言,生活成本升高的结果是进一步减少消费,这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调整。
第二、对于高收入阶层而言,如此高的通胀压力将加重他们对于财富缩水的担忧。同时在投资渠道有限的今天,民间资本急需寻找资金出口,移民、到外国投资受到追捧。
第三、如果CPI的涨势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我国的两极分化问题将日趋严重,社会的不和谐声音也会越来越多。农民拥有的财富本来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就相对较少,但农村的CPI比城市都高,这或多或少有一些“劫贫济富”的味道,或者说国家直接把手伸到了百姓的钱袋子里!
第四、CPI持续高位运行可能会形成“通胀预期”。民众因为预期通胀继续恶化而改变本期行为,这将增大后期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难度。此外,一些企业或者是由于成本上升,或者是想“顺水摸鱼”,可能会启动新一轮价格上涨。7月8日,北京一些大型超市接到鲁花花生油的提价通知,幅度最高近7.6%;金龙鱼食用油5升涨2元;李宁公司第四季度运动鞋产品上涨7.8%、服装17.9%;同时,惠氏、雅培等婴幼儿奶粉也纷纷涨价10—15%等。
过度紧缩殃及池鱼
平息不断走高的物价压力、防范可能出现的资产泡沫是本轮货币政策不断收紧的关键背景。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政策收紧,从融资环境分析,当前的金融生态已进入寒冬,甚至贷币政策也面临超调的险境!2011年1—6月,连续6个月,每月提高0.5%的存款准备金率,这种调整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则从30%的量级调至20%的量级,再调至10%的量级,可以说已跌入冰点。
而这一轮强势调控的初始打击目标便是房地产行业,不断高企的房价使得民怨沸腾,这又是执政党换届之年不可忽视的问题。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对房地产行业的打击方法是“狂轰滥炸”式的,不仅杀灭了害虫,或许连庄稼也一起干掉了——当前中小企业的资金告急已经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这一点。
货币政策制定的初衷一是考虑宏观经济整体的目标,特别是物价,二是考虑资产价格的上扬,特别是着力于调整楼市。但现在来看,货币政策很可能已走向过度收紧!
据此,我们相信,货币政策的收缩空间正越来越窄。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实现今年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已经相当不易,而企业的资金紧张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随着物价预期将见顶回落,总体来说,本轮紧缩的贷币政策已接近尾声。
责任编辑:马小琳
相关热词搜索: 尾声 货币政策 已到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当前货币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突...2021-11-08
- 货币政策在经济欠发达的基层...2021-11-15
- 紧货币政策对农村金融经济影...2022-01-13
- 关于货币政策西部区域效应的探讨2022-03-06
-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的...2022-03-31
- 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2022-04-03
- 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202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