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学前教育视野下我国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摘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民办幼儿园迅速发展,有效地缓解了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的困境,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但是,在民办幼儿园迅速发展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问题,如缺少法律保障、资金不足、监管不力、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会影响和制约民办幼儿园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积极探索和寻求促进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策略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存在问题;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7/08-0079-03
【作者简介】于淑贞(1982-),女,山东济南人,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张晗(1978-),男,山东临沂人,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一、民办幼儿园在普及学前教育中的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民办幼儿园将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民办幼儿园迅速发展,有效地缓解了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的困境,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据悉,截至 2009 年,我国民办幼儿园有 8.3 万多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 62%以上,在园幼儿数达到 11341694人,占全国入园儿童的 43%。[1]民办园的发展,也与国家提供优惠政策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策略不无关系。《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但是,在民办幼儿园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问题,如缺少法律保障、资金不足、监管不力、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会影响和制约民办幼儿园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积极探索和寻求促进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策略是当务之急。
二、当前我国民办幼儿园面临的问题
(一)资金不足,办园经费得不到保障
资金短缺,是制约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投资主体相对单一,经费来源除了举办者的部分投资外,基本上依靠幼儿园所收取的保教费来维持运转。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教育乱收费等。尽管《意见》颁布后,各地都相继设立了学前教育的专项资金,增加了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但是经费基本上都投给了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是僧多粥少。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宋映泉利用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4月~6月在河北、安徽、浙江三省25县抽样获得的 591 所幼儿园的微观数据,分析了在不同类型幼儿园之间政府财政投入的差异。在591 所幼儿园中,有255所(即43.1%)获得了财政拨款支持,但绝大多数民办园没有获得政府财政支持,在218所民办园中,只有8所(仅占3.7%)获得了政府财政拨款。[2]
(二)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尽管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并且对于目前缓解“入园难”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国家并未强化对民办学前教育管理。同时,为了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各地在民办幼儿园的审批方面政策宽松,又缺乏相应的监管部门,导致民办幼儿园问题很多。如收费方面,根据《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民办幼儿园保教费、住宿费标准,由幼儿园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根据保育教育和住宿成本合理确定,报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执行。享受政府财政补助(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和税收、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安排专项奖补资金、优惠划拨土地等)的民办幼儿园,可由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合同约定等方式确定最高收费标准,由民办幼儿园在最高标准范围内制定具体收费标准,报当地价格、教育、财政部门备案后执行。由于民办幼儿园的收费备案后即可执行,再加上监管不到位,所以出现了部分民办幼儿园抬高收费的情况。还有些民办幼儿园无办园资质,但由于监管的缺失,这些幼儿园靠着低价收费、方便接送等优势,吸引幼儿入园。
(三)教师队伍不稳定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但实际上民办幼儿园教师与公办幼儿园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岗前培训、职后培训等方面差别都很大。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幸福指数不高等原因,使得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流动性非常大。
(四)内部管理相对滞后
民办幼儿园的承办者呈现多样化趋势。有的承办者有较强的服务社会意识、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有的承办者既没有幼儿教育从业经历,也不太熟悉教育管理的要求,仅仅把开办幼儿园当作谋利的工具,而且在管理方面,缺乏民主管理意识,内部管理混乱、滞后,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和安全问题不断,对民办幼儿园整体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三、促进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策略
(一)增加对民办幼儿园的资金支持
据美国一项长达30多年的追踪研究表明:在学前教育上每投资l美元,可获得17.07美元的回报,其中4.17美元是对个体成长的回报,12.90美元是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回报,体现在社会福利、补救教育、防范犯罪方面投入的降低以及纳税的增加等方面。[3]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在日本,虽然公立、私立幼儿园经费的主要来源不同,但是政府补贴仍然是私立幼儿园经费的重要来源,占到了百分之十几的份额。并且日本政府通过法律保证了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财政补贴,还通过减免税收来多方减轻私立幼儿园的经费负担。[4]增加对民办幼儿园的资金支持,是促进学前教育健康、稳定发展,体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做出的一项大的改革。《意见》颁布后,全国各省、市都相继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对政府扶持民办幼儿园做出了一些相应的规定。但是各级政府具体投入多少、如何统筹分配等问题仍然比较模糊,需要进一步细化。首先,要确定各类民办幼儿园的性质,是“普惠性的幼儿园”还是“高档幼儿园”。幼儿园的性质不一样,投入也要有所区别。厦门市政府从2011年秋季开始,对经正式批办、愿意执行最高限价的民办园给予财政补助,根据民办园等级的不同补助的金额也有所区分,最高为每生每月350元,最低为每生每月100元。目前在厦门市288所经正式批准开办的民办园中,有八成以上的民办园愿意接受“限价”。[5]其次,要制定政府、幼儿园、家长三方合理分担成本制度,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政府分担比例,使资金投入得到保证。同时,通过政府的监督,保证专款专用。
(二)组建稳定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要制定最低生活标准,并对照公办幼儿园教师缴纳各种保险,使民办幼儿园教师真正享受与公办幼儿园教师同等的地位,这对稳定教师队伍至关重要。2003年浙江的杭州、温州、台州等地已相继出台了民办教师按事业单位人员政策投保,享受事业单位退休计费的政策。[6]
要组建高质量的民办幼儿教师队伍,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把好入口关。增加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数量,提高民办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二是增加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和职后培训。职前培训可以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也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或者幼儿园的业务园长、骨干教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在幼儿园内部开展。职后培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是园内教师之间教学活动的互相观摩、研讨;可以是派教师到公办幼儿园或办得比较好的民办幼儿园跟班学习;可以是教育部门选派优秀的教师到民办幼儿园进行现场指导。
(三)完善幼儿园内部管理
民办幼儿园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加强自身管理是关键。已设立董事会的民办园应合理配置董事会人员结构,制定完善的董事会章程,成立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落实园长负责制,让园长真正行使教学和具体行政管理职权。对于不具备成立董事会的民办园来说,关键是要破除小农经营管理意识和狭隘的家庭樊篱,以开放、 包容、 民主的眼光来组建科学合理的决策机构,避免一言堂式的独断专行和限于细枝末节的园务工作而不能自拔的家庭主妇式的管理。[7]
(四)重点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意见》提出: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学前教育实现普惠性目标意味着不断扩大学前教育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尽可能让所有适龄儿童都拥有享受低价、优质学前教育服务的机会,使学前教育服务体系真正平等惠及所有儿童,即“让所有儿童在自愿的基础上都能有机会接受由公共财政支持的学前教育”。[8]因此,在创建普惠性幼儿园时应注意:首先,普惠性并不代表教育质量的降低,有质量的普惠性幼儿园才能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政府应该从课程的设置、教师的配备、玩教具配置、饮食的卫生、消防安全等各方面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并进行有效的监管。其次,创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创建多样性的幼儿园,允许高档幼儿园的存在。第三,要设置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真正落实政府的财政投入。要确定政府和家庭各自承担的学前教育费用比例,根据各家庭的收入及纳税情况确定政府及家庭所承担的比率,使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使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有些新建小区的配套幼儿园,或者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教育质量比较高的幼儿园,当地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能否建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对于建成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府一定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做好监督、检查的工作。
(五)民办幼儿园要加强特色建设
民办幼儿园在坚守保育和教育质量基础上,要坚持自身特色建设。特色建设是一个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需要指出,特色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是环境、课程、师资、管理等整体建设的结果,并不是开设英语、音乐、美术、乐器等特色课程。民办幼儿园要想办出特色,既要遵循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规律,又要发挥民办幼儿园制度活、机制灵的优势,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在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园本课程开发、幼儿园环境创设上打造自身的特色,创建自身的品牌。当然,民办幼儿园特色建设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参考文献】
[1] 董洪亮.办好民办幼儿园支持很关键[N].人民日报, 2010-06-23.
[2] 段茹宏.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述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33.
[3] 沙莉,庞立娟,刘小蕊.通过立法强化政府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职责——美国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7,(02):7.
[4] 李莉.中、日发展私立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J].文学界(理论版),2012,(08):363.
[5][6] 张娜.政府扶持民办幼儿园方式的选择[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30,36.
[7] 陈静.我国民办幼儿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早期教育,2010,(01):17.
[8] 丁秀棠.“普惠性”目标定位下民办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3,(03):16.
本文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课题“普及学前教育视野下我国民办幼儿园生存状况及发展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2011-YB-13)、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课题滚动课题“基础教育政策背景下我国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3-SD-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顾丽娅)
相关热词搜索: 学前教育 幼儿园 视野 普及 策略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分析2021-08-27
-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基本技...2021-08-27
- 学前教育专业个人实习报告2021-08-27
- 学前教育城乡联谊活动经验介绍2021-09-11
- 学前教育待遇2021-09-28
- 谈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法律保障2021-10-18
- 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多元化教学...2021-10-20
- 关于学前教育是否被重视的辩...2022-04-10
- 落实政府责任是学前教育健康...2022-10-25
- 幼儿园班级管理重点思路2021-08-27
- 幼儿园安全风险评估2021-08-27
- 幼儿园冬季远动会总结2021-08-27
- 幼儿园开学教学教案设计2021-08-27
- 疫情期间幼儿园就餐方案,幼儿...2021-08-27
- 幼儿园家长沟通记录1002021-08-27
- 幼儿园租赁合同2021-08-27
- 大学生幼儿园实习报告2021-08-27
- 幼儿园个人工作总结2021-08-27
- 幼儿园假期开学通知2021-08-27
-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两型社会...2022-02-23
- 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总结2021-10-16
- 老年体育普及与提高论文2022-04-07
- X县普及实验教学工作实施方案2022-04-15
-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创新策略2021-08-27
- 政策和策略是党生命2021-09-14
- 拓展策略性思维,提高公务员的...2021-11-17
- 动物园景区市场策略与广告宣...2022-01-23
- 高校贷款风险与控制策略2022-03-06
-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问题与策...2022-03-15
- 浅探政府会计改革的策略选择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