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关于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26 09:35:04 浏览数:

摘 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增强和保持创新活力,实现科技、经济跨越发展的基本条件保障。本文结合宝鸡实际提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结论: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对优化科技资源和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指导思想 建设原则 重要任务

科技平台是增强和保持创新活力,实现科技、经济跨越发展的基本条件保障。宝鸡市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是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资源进行合理重组和系统优化,以促进全市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宝鸡的产业发展现状和科技资源的基础,本文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宝鸡市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一、宝鸡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建设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不断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注重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配套优化,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大科技资源统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宝鸡市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加大科技资源统筹、构建创新体系等各个方面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应用。截止目前,已建成城市技术创新能力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领导决策信息服务平台、科技文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大型仪器设备调剂服务平台、中小企业信息网、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高新区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宝鸡市人才数据库、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行业信息服务平台、蔡家坡汽配商贸信息服务平台、“两区多园”信息服务平台等综合性科技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共有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95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为19.7%。其中3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2个、省级13个、市级19个),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5个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2个、省级33个、市级10个),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工业研究分院。这些技术中心的建立,成为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发展的强大引擎。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改善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近五年来,全市取得各类科技成果 836项,295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奖励,其中2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获得市最高科学技术奖。4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38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累计申请专利2791件,授权152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0件,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建设进展顺利。

二、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围绕宝鸡的产业发展现状,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 以区域科技创新为服务重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资源,通过重点建设研究实验室、和大型科学仪器与设备共享平台、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网络环境平台等重点工程,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

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共享,制度先行。以资源共享为核心,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按照不同类型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先行试点,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平台建设。坚持综合集成,优化配置。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扩充增量、盘活存量,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三、加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内容

主要任务:结合实际,现阶段重点需要做好四方面的任务: 一是构建和完善信息保障系统。对现有的科研开发地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科技文献、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信息、科学数据、科技网络等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充分利用区域内国家资源和省上资源,加快实现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形成适当集中与适度分布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格局。二是建立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估监测机制,推进管理方式创新,创造公共资源公平使用的制度环境。三是培育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机构。建立人才凝聚机制,培育、形成一支专门从事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重点内容:1、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与设备共享平台。统筹省市相关研究实验资源,采取政府资助,有偿服务等手段,建设汽车零部件、石油机械、机床工具、电子电器、仪器仪表、新型材料、通用机械、化工产品等分析测试中心,建立一批区域性科学研究基础平台,为相关领域中小企业服务,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研究制定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管理体制和运行办法, 形成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的长效机制。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数据库,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等资源的共享,形成覆盖全市,联接省上和国家的共享网络,提高仪器、设施的综合利用率。

2、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单位及大中型企业,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整合、扩充、改造、提升,通过建设面向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科技园区、农产品销售等建设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骨干网络平台环境。整合骨干企业技术创新信息资源,建立专业化数据库,开发网络化协同设计与制造、网络协同商务等系统,开展工业设计、工业分包等试验示范,发挥带动辐射作用,促进产业集群作大作强;加快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市中小企业信息网为载体,通过加强企业信息服务支撑系统及信息服务应用系统等建设,优化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的平台环境,加强网络门户技术、数据集成技术,自助建站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及相应的中间件和工具集的技术开发,提高网络的现代化水平;建设科技园区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招商引资、办事指南、统计分析、共用设施、新产品、新技术、产品销售等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优势农产品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农产品供求信息即时发布制度,用信息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3、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加强和完善宝鸡市科技文献资源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开辟利用国内外科技文献资源的各种渠道,扩充、集成科技文献资源,加强专利、工艺、标准、科技报告等文献资源的建设。实现印刷版和电子版、网络版资源互补。强化数字化科技文献资源库建设,促进我市与国家及省际访问科技文献网络系统的对接和共享。开发应用数据压缩技术、镜像技术、定制服务系统、竞争性情报系统等先进的科技文献应用技术,提高文献集成及应用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郝立勤 公共科技平台建设与政策探讨 科学学研究 2006(12)

〔2〕 吴生高 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科学与经济 2007(06)

〔3〕 吴守辉 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系统构建和若干对策现状和对策研究 中国科技论坛 2009(10)

作者简介:樊鸿飞(1971-),男,工程师,陕西省宝鸡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软科学研究和科技信息管理研究,参与编写市级科技规划、有关科技政策的制定和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咨询服务。

相关热词搜索: 科技创新 实践 条件 思考 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