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统整的学习模式
随着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学习的资源更加丰富,学习的形式更加多样,学习的安排更加灵活,将更加有利于揭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使知识、能力、兴趣融为一体,易于学生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学科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与自然学科整合,教师尝试着运用网络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知识整合的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借助情境中的资源,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网络交流彼此的见解,将多方获取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相应的概念、性质,从而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以《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为例:本课的重点是在网络环境中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并初步了解部分动物的简单分类方法;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部分动物的分类方法。
一、教学策略阐述
设计策略依据的主要理论:
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图、声、像等多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科学与艺术相融的视觉中感受抽象、理解复杂,并能全身心投入学习,这就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激发想象,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合作学习等能力。
教材知识内容的特点:
本课的动物分类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比较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也为今后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动物的科学分类知识进行了铺垫。
教法、环境等的选择:
本课先利用网络设置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而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分析、汇报展示有关动物多样性的信息资料,并渗透动物分类的初步知识,从而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初步了解部分动物的个性特征。
二、媒体设计阐述
采用信息技术媒体的依据:
1.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获得知识创设情景,利用媒体创设一种生动、形象具有动感的
动物世界的情景,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究欲望。
2.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以往课堂中的黑板和粉笔,优化教学环境,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3.采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丰富的资源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初步了解部分动物的个性特征。
4.采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三、媒体与学生认知的关系
1.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给予学生广阔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2.自然界有150多万种动物,涉及知识内容非常广泛。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是通过书本、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方面获取信息。获取信息的途径虽然非常广,但受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也较大。媒体教学的介入让学生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目不暇接的广阔天地。这里面的信息和知识数不胜数,源源不断地涌现在他们面前。拓宽学生的视野,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可见网上资源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知识源泉。
3.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在充满趣味性、生活性的情景里运用网络资源,主动探究,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学生不再局限于教师个人的思维定势中,自由地选择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喜好轻松、愉快地去认识自然界中的动物。信息技術的应用,提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舞台,使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提供了更多、更及时的交流与反馈的机会,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媒体与知识内容、学习活动的关系
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获得知识创设情景。在课程的开始,展示学生自己与动物合拍的照片,迅速引起学生共鸣,再利用媒体创设一种生动、形象具有动感的动物世界的情景,刺激学生用眼看画面、用耳听声音、用脑思考、用口说,多种感官并用与传统的导入方式相比,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它提供了形、声、色三维结合的大量信息。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探究动物世界的强烈欲望。
此时,学生学习兴趣已被激发,已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带在头上,和这个动物交朋友。这个环节为下一步网上有针对性地搜集动物信息资料打下伏笔、确立目标。
为了初步渗透科学的分类方法,我为学生准备了六类(24种)动物的头饰,让学生三人一组,按自己的经验找动物朋友。但此时学生并不知道如何按科学的标准将动物分类,只能根据他们的主观意愿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类。 因此,学生的分类是五花八门的。但老师对他们的分类结果不加以干涉,不进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对自己的分类结果进行评价,达到人机互动。
我为学生事先设计了学习型课件,这个课件包括:动物趣闻(各种之最)、动物知识(各类动物特征、单一动物个性特征介绍)、动物故事、五花八门的动物(图片欣赏)、友情链接(相关网站)、动物与人、求助栏(师生、生生网上交流处)等部分。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丰富的资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初步了解部分动物的个性特征。
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智能强项进行分工,有的收集信息、有的处理信息、有的准备展示汇报,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再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学生自主探究期间老师适时地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突出教师的导航作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提供了更多、更及时的交流与反馈的机会,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关热词搜索: 网络资源 学科 利用 模式 课程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优势学科或兴趣学科心得体会2021-08-27
- 优势学科或兴趣学科心得2021-08-27
- 语文学科教学技能总结2021-09-14
- 学科教学知识(PCK)2021-09-16
- 学科教学理念2021-09-16
- 学科教学知识PCK2021-09-16
- 学科建制化视角下的中国消防...2021-09-24
- 初中体育学科学习与培训2021-09-28
- 学科思想与课程建设培训2021-09-28
- 给教师100条建议让学生喜爱你学科2021-09-28
- 档案利用制度2021-09-14
- 在全市利用外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09-19
- 化学课程资源利用2021-09-28
- 2006年x区利用外资工作方案2021-10-17
- x区利用外资工作情况汇报2021-10-17
- 关于我区利用外资的调研2021-11-09
- *区利用外资及外贸出口完成情...2021-11-14
- 如何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2022-02-21
- 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2022-02-23
- 探索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2022-03-08
-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微课模式应用2021-08-27
- 台资模式与温州模式之碰撞2021-09-23
- 高校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模式研究2022-03-08
- 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模式的研究2022-03-15
- (高校大学)课程建设情况总...2021-08-27
- 《机械基础》课程诊改报告2021-09-06
- 15.2--【理实一体课】课程诊...2021-09-06
- 课程思政优秀课程申报书2021-09-08
- 课程总结2021-09-09
- 谈谈十年课程改革存问题及改...2021-09-14
- 课程简介范文《××××》课...2021-09-14
-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2021-09-19
- 一文读懂”思政课程“和”课...2021-09-28
- 课程思政基本理论之7——课程...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