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工学模式下实习党员的教育管理初探

发布时间:2022-10-26 18:10:07 浏览数:

摘要: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顶岗实习成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教育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这种时空错位的教学管理组织模式给学生党建带来了不少困难。文章通过分析工学模式下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和存在困难,对加强和改进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措施和意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模式 党员教育管理 顶岗实习党员

高职院校工学模式下实习期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一个容易忽视的环节。由于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前两年进行理论学习,最后半年到一年时间是进行生产实践教学,因此,大多数刚刚发展起来的学生党员在大三时多以顶岗实习为主。对此,加强高职院校实习期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实习期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水平,建立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实际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学模式下顶岗实习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和困难

1.1党组织关系转移难。

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中组发[2004]10号)规定:实习的学生,凡离校超过三个月的,均应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转移去向可参照毕业生办理。但是,由于高职学生大多数是到企业单位实习,很多公司尚未成立党组织,顶岗实习党员想接转组织关系,遇到无处可转、无处可接这种尴尬局面。同时,学生顶岗实习一般为6~10个月,期间受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数学生会变换2~3个实习单位。这无疑给组织关系的转移带来了很大困难。

1.2党员实习地点分散,难以开展组织学习。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所找的实习单位都是各不相同,因此,顶岗实习党员分散在各个地区,如我校学生党员不仅分布在省内各个地市,还分散在广州、深圳、珠海、福建、上海、江浙、海南等地方。由于不同企业,排班也不一样,因此,很难集中组织顶岗实习党员学习。

1.3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组织观念较淡薄。

部分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在离开学校党组织后,由于长时间流动在外,或忙于更换就业岗位,或受到顶岗实习单位管理制度的约束,无法经常请假回学校参加党组织活动。缺乏了党组织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有的顶岗实习党员政治热情下降,对党的事业不关心,组织观念比较淡薄;有的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不主动向学院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把自己置于党组织之外,成为“自由分子”,等等。

1.4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考查、转正难以正常开展。

在顶岗实习党员转正考察期间,由于实习点较分散,同一支部党员因不在同一实习单位而无法对其发表意见,加之部分顶岗实习党员在顶岗实习期间与学校党组织联系不够紧密,学校党组织难以掌握其思想动态及具体工作、学习情况,因而培养考查难以落实,转正程序难以正常进行,给预备党员转正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2.工学模式下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措施

2.1制定实习生党员管理办法,实行跟踪调查反馈体系。

将学生党建工作纳入顶岗实习中,强化顶岗实习党建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对顶岗实习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兼顾或重点覆盖党建工作,确保顶岗实习期间党建的有效性。因此,制定实习生党员管理办法,如制定《顶岗实习学生党员须知》或《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小读本》,要求实习生党员定期向支部递交思想汇报。支部在他们学习和汇报的基础上给予指导和鼓励,同时利用电话等方式进行跟踪追访。基层支部根据跟踪调查情况及平时表现对实习生党员做出实习期考察鉴定。

2.2学生党员顶岗实习离校前做好三件事。

一是给全体顶岗实习党员上一次党课,提醒他们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告知他们离校期间需要特别关注相关基层支部党建政策规定,以及这些信息在哪里能够获取,规定他们在实习期间每隔一段时间到指定地方查看通知信息,以及在规定时间内和辅导员以电子邮件、qq聊天、信函或电话等形式回报近期情况;二是建立实习生党员档案及时准确地掌握顶岗实习党员的去向,包括要求他们在电话号码更新或丢失后及时告知支部负责人或者负责组长等;三是指定支部专人、小组长负责与顶岗实习党员的日常联系,强化顶岗实习党员的学习教育。以实习单位区域性分配小组长,并且离校实习前必须明确告知小组长的各项职责,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联系每位党员。

2.3结合顶岗实习单位特点,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创新学生党建活动形式,提高活动实效。

在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实行“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顶岗实习学生党建是有别于校内的常态学生党建,党员学生的行为受企业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校内制度的制约。把党建的各项活动围绕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提高而展开,如顶岗实习先进学生党员的界定等;同时,实现学生党建与有条件的企业党建良性互动。通过加强党对顶岗实习党员的领导,强化党组织的功能,将这“真空期”的学生党建纳入校企合作的范畴,共同培养,开辟高职人才培养和学生党建的新思路。

2.4以创先争优为契机,抓住适合的时机开展教育。

紧跟国家时事政策,充分抓住合适时间点,及时对顶岗实习党员进行教育,不断强化他们的党员意识,教育他们树立服务意识,在实习就业工作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如,及时开展组织党员学习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年大会的讲话,以及组织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营造创先争优教育的顶岗实习党员学习组织氛围。

2.5建立教育管理服务的立体网络沟通平台。

针对顶岗实习党员分散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除了依托常规的网站、手机、电话等工具外,还要依托毕业生党员qq群、电子邮箱、飞信短信群发平台等。通过构建起来的立体网络沟通平台,让顶岗实习党员与支部组织交流、开展谈心活动;也可让他们汇报自己的工作和思想情况,缩短党员与组织的时空距离感;还可以在网上直接指导党小组组长开展工作,加强与顶岗实习党员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政治教育。

2.6开展顶岗实习后党员谈感受活动。

要求预备党员实习回来后,第一时间到支部报到。通过开展实习归来谈感受活动,要求预备党员将实习中的体会、收获等进行总结。基层支部组织安排专人与顶岗实习党员谈话,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对顶岗实习党员进行思想教育。

3.结语

高职院校工学模式下顶岗实习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学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本文所谈及的教育管理措施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思路和途径,丰富了学生党建工作理论。因此,经常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方法、措施进行探讨和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同时,这必将给基层党支部的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党员教育管理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贤华.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探究[J].学校管理,2010(24):143-144.

[2]唐百锋.论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机制的构建[J].党史传承,2011(2):34-36.

[3]张海娟.高职院校实习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8(31):239-240.

[4]周洁.高职院校实习期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62-64.

[5]杨丽贞.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81-82.

[6]张馨.高校预备党员再教育问题与科学机制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113-115.

相关热词搜索: 工学 初探 教育管理 党员 实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