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源国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研究
摘 要 2009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面对金融危机、油价上升和日益严峻的节能减排壓力,美日欧等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研究。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技术路线还不清晰,存在很多问题。为了确保新能源汽车平稳健康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研究对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基于能源国情;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前言
近年来,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世界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加上世界环保组织提倡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受到了行业发展与社会上资源分配发展的重视。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巴西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的展开了研发与实践。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来看,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种类、技术成本、技术成熟度以及动力燃料的选用上,各国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制定合理的产业化发展战略以及技术发展路线,对于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向绿色环保节能型能源汽车转型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1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概述
1.1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及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未来汽车保有量将保持进一步增长的态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汽车产业仍将会保持一种较快的增长势头,这必然导致石油对外依存度急剧上升。另外,由于汽车尾气等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也正在困扰着发展中的中国,如果不采取措施甚至会更加严重污染环境。传统能源的短缺和有限性,凸显了新能源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2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
第一,中国政府对发展新能源汽车高度重视。我国政府通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初步构筑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多元化发展战略。2009年3月,正式了公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目标之一,就是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配合国家整体战略规划。在代用燃料汽车方面,已基本确定了因地制宜发展的方针政策。
第二,中国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拥有较好的社会基础。目前,中国轻型电动车产销量已经占到全球的90%以上,电动自行车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国内动力电池、电机的产业发展,同时使得电动车的理念深入人心;另外,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第三,中国的能源状况、自然资源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比较有利。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车用燃料电池技术不断进步,锂动力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油电混合动力技术进入产业化,这一系列技术非常适合在我国能源资源状况下推广应用。
2 新能源汽车种类及技术分析
第一,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所以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与传统汽车相比的优点分析,提高了发动机燃烧效率,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了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减少了机油泄漏带来的水污染。
第二,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运行的车型,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动力。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可让电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制动时、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采用混合动力后可以自由调整负荷少或者多时的功率输出与能量控制。
第三,生物乙醇汽车。使用乙醇为燃料的汽车,也可叫酒精汽车,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应用乙醇汽车。优势分析,可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增加氧含量,在汽车上使用乙醇,使汽车缸内燃烧更完全,可以降低尾气的害物的排放。
第四,氢动力汽车。氢能汽车是以氢为主要能量作为移动的汽车。燃料电池和电动机会取代一般的引擎,即氢燃料电池的原理是把氢输入燃料电池中,氢原子的电子被质子交换膜阻隔,成为电能驱动电动机;质子却可以通过质子交换膜与氧化合为纯净的水雾排出优势分析。氢动力汽车排放出的是纯净水,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氢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最理想的替代方案。
第五,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但是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优势分析,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除硫和微粒外,其他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1]。
3 新能源汽车长期发展技术路线研究
从2015-2030的中长期尺度来看,从“十三五”的“三化”,即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要扩大到“六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化,电动化和能源低碳化结合。电动化如果不跟能源低碳化结合的话,电动车可能无法做到很低碳。低碳的关键在于电的来源要朝可再生能源发展,现在有智能电网规划、能源互联网规划和氢能发展规划。所以我们电动化这一块跟能源结合得很紧密,往能源纵向整合,电动化跟能源低碳化相结合。
第二化,轻量化和制造的生态化结合。轻量化不仅仅是把东西做轻,其注重的是电动汽车乃至整个汽车工业制造角度的大变革。这和工信部推进的工业4.0智能制造专项紧密相关。将来的销售模式是网上个性化定制、网上下订单。在制造方面,增材制造3D打印会发挥重要作用,如果用了碳纤维之后,以前几大工艺都要变革,材料需要再循环,这些都是下一步需要发展的,现在在这方面还仅仅是起步,而且重度还不够。
第三化,智能化要跟网联化结合。智能化跟网联化目前基本上还是分开得比较多,目前的网联,主要体现是可以把手机的功能放在车上。目前有部分互联网汽车,把手机所有的功能放在车上,但是跟车的控制本身的联系并不多。未来智能网联的发展将实现通过网络控制,利用网上的大数据进行整车决策的推理。现在用的GPS也还没有融入汽车的整个控制里面去。因此未来汽车的发展将实现汽车的自动控制和网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即所谓的智能网联技术[2]。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产业向节能高效的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毋庸置疑会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研究,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进步的主要保障,是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方案自主创新研发的动力,是维护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利益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盛德浩,李洪.浅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总体布局和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0,(11):266-267.
[2] 迟佳男,孙丽玮.浅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12,(20):137.
相关热词搜索: 新能源 国情 中国 汽车技术 路线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环...2021-10-16
- 中国能源信息网:新能源的开...2022-02-23
- 节能减排考核为新能源发展提...2022-02-25
- 《科学时报》:牟晓春:发展...2022-02-25
- 国外新能源和节能政策及其启示2022-02-26
- 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022-03-24
- 新能源产业化的路径探讨2022-04-05
- 新能源公司创先争优信息交流2022-04-13
- 公交行业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2022-10-26
- 心系闺情甘寂寞,梦魂归帝爱国情2022-03-22
- 2篇,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军...2021-08-27
- 对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国...2021-08-27
- 学习《中国共产党军队党建设...2021-08-27
-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军队党...2021-08-27
- 中国梦少年梦演讲稿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2021-08-27
- 庆祝伟大中国共产党诞辰99周...2021-08-27
- 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讲稿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我国提出发展机械工程技术“...2021-09-06
- 新医改的一系列“第一次”和...202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