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吴晓邦和戴爱莲的舞蹈历史价值
[摘 要]谈到舞蹈界的先驱人物,当数吴晓邦先生和戴爱莲先生。他们在20世纪初那个中国舞蹈还处于开荒阶段的时刻,都把自身在海外吸纳的舞蹈经验知识和舞蹈发展思维运用到中国舞蹈的发展中,主要在开拓“新舞蹈”、发展民族舞蹈文化、促进舞蹈内趋科学、培养舞蹈教育人才这四个方面让中国舞蹈的枝芽渐渐盛开,为以后中国舞蹈的枝繁叶茂积蓄了营养价值。
[关键词]吴晓邦;戴爱莲;舞蹈;历史价值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11-0112-02
20世纪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文化交流频繁,社会矛盾冲突,一切新的因素在这种变化中屯蓄力量等待着破土而出。吴晓邦和戴爱莲就是生长在这个关键时期的重要艺术家,他们的出现使得中国舞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其贡献对中国舞蹈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两位中国舞蹈界的泰斗级宗师是中国当代舞的先驱人物,也是卓越的舞蹈实践家、理论家、教育家。
一、开拓“新舞蹈”
中国五千多年的舞蹈历史书写了中华文明独具风采的一个灿烂篇章。舞蹈史学家从零零散散的历史典籍、名诗佳句、文物图像中寻觅舞蹈的身影,成功勾勒出舞蹈伴随着华夏历史进程跌宕起伏的印记,反映了古代丰富的舞蹈艺术活动。但与其他艺术相比,会发现中国古代很少有社会知识分子真正参与到舞蹈艺术的活动中。在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中,宫廷女乐占据了传统舞蹈主流的地位,舞者大多数都是身份低微的“伎娼”,而民间舞蹈则主要也是以农民群众为主的娱神娱人的动作表演,这就造成了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创作缺乏知识分子的参与。与之相对的是,无论是文学、音乐还是绘画的艺术史中,都有着大量知名的艺术家,很多艺术家都有着独立的艺术品格。虽说舞蹈史上有众多的表演者,但出色的表演艺人屈指可数,而且他们很少形成自己独立的舞蹈艺术品格,缺少带有鲜明艺术个性创造的作品。历史记载的舞蹈很多,但很少有舞蹈艺术家的创作,能反映社会生活的重大矛盾、冲突,触及人物内心灵魂的舞蹈寥寥无几。而20世纪由吴晓邦和戴爱莲创作的新舞蹈则是对这种古代舞蹈“异形”艺术状态的彻底颠覆。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转折关头,军阀混战、人民困苦的现实与旧上海的花天艳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吴晓邦深受日本舞蹈《群鬼》极为强烈的心灵震荡,尽其所能地为新的舞蹈发声。吴晓邦在日本学习现代舞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现代舞表现现代意识是当时中国舞蹈所缺乏的。他借鉴西方现代舞表现形式,将现代舞精神融入中国现实生活的表达之中,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精华的继承使命,用中国人熟悉的肢体语言,如武术、戏曲、民间歌舞等表演,将外来营养系统化、中国化地吸收整合,为我所用,开拓创新,使中国有了新舞蹈。戴爱莲同样把德国表现主义舞蹈的创作方法与中国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艺术探索。这种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舞蹈体现了中国之精神。
他们的新舞蹈不再仅是取悦于历代君主的莺燕身姿,不再是脱离社会生活底蕴、人物内心深处灵魂的“空核”动作,而是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现实人生,深刻尖锐地剖开社会的是非善恶,反映出人世间最普通的人那既有欢乐又有痛苦的生活。这是一种培养高尚情操、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艺术。舞蹈就这样以一种崭新的气象冲击了当时靡靡之音的颓废风气,唤醒了冥冥之中的混沌睡意。无论是吴晓邦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丑表功》《饥火》《宝塔与牌坊》,还是戴爱莲创作的《东江》《卖》《思乡曲》《空袭》,都能深刻体现出编导家有着与人民血脉相连的伟大心灵。他们用控诉、讽刺、象征等手法,揭露敌人的残暴和社会的黑暗,热情讴歌抗日英雄,引领着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奋发向上。这些作品都是富有艺术家个性的艺术创造,逐步形成了他们独立的艺术品格,也在传统的基础上使中国拥有了具有自身品格和价值观的舞蹈。他们的新舞蹈矫正了旧时古代舞蹈艺术的“异形”姿态,唱响了新世纪的主旋律奏章,奠定了中国当代舞的基本基调与艺术精神基础。
二、发扬民族舞蹈文化
吴晓邦强调应该积极保存国家各民族优秀的歌舞艺术,不断创造新的民族歌舞。最重要的是,他第一个把各民族舞蹈分为独立的分支学科,通过加强对各民族舞蹈的研究,促进民族舞蹈的繁荣发展。
戴爱莲虽生在国外、长在国外,从小受着西方教育,却一心挂念着中国,希望能挖掘出代表中国的民族舞蹈。她高举民族舞蹈大旗,深入西康藏族地区,将考察、搜集、整理到的少数民族舞蹈加工整理后搬上舞台,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边疆舞蹈大会”就是展示戴爱莲民族舞蹈工作成果的一次大集合,充分展现了汉、藏、维、羌、瑶、彝六个民族舞蹈的璀璨风貌。她首开整理、加工中国民族舞蹈之先河,打开了民族舞蹈的灿烂宝库,第一次将民族舞蹈搬上真正的舞台,让众人共享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激励我们继承发扬民族舞蹈文化。而对中国舞蹈的“根”的寻觅成为吴晓邦和戴爱莲一生的牵挂。
三、促进舞蹈内趋科学
吴晓邦和戴爱莲不仅有丰富的舞蹈创作,在舞蹈理论上也卓有建树。作为新舞蹈艺术的先驱,吴晓邦和戴爱莲都有过留洋求學的经历,但他们都把在国外学习的经验知识带到国内舞蹈艺术领域,并对中国舞蹈艺术进行了科学的探索。
吴晓邦是中国第一位提出建立舞蹈学科的伟大宗师,他在吸收西方现代舞科学精神的同时率先提出舞蹈学的整体框架和命题,创建了自己的舞蹈理论体系和“自然法则”的舞蹈训练体系,使中国舞蹈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科学化的分析。吴晓邦舞蹈理论涉猎广泛,主要可以分为五大类别:舞蹈基本理论、舞蹈基础资料理论、中国舞蹈史理论、跨科学舞蹈理论、舞蹈应用理论。他并不拘泥于单一舞蹈理论,而是以博采众长的学术精神科学吸收古今中外、相关学科的优秀文化为自家门派所用,使得理论内容获得了良性殷实的营养。这也与他强调立体化、整合性的素质教育有关。科学的舞蹈理念作为认识舞蹈本体、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先导力量成为吴晓邦的教学特色。他领导制订的舞蹈学科12年远景规划,为我国的舞蹈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现在的舞蹈学科体系更是对以吴晓邦理论为基础框架的拓展和深入。事实证明,经过时间与实践的推敲与考量,吴晓邦舞蹈观之先觉更凸显了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戴爱莲在西方学习的古典芭蕾、拉班的情感表现方法、舞台技术理论及舞谱等艺术经验,都日渐成为她的艺术素质,这种艺术素质是她日后回国促进中国舞蹈发展的必备条件。戴爱莲在中国积极推广她从西方学习的拉班舞谱,并通过拉班舞谱向国外介绍了许多中国的舞蹈艺术。这是一套既科学又形象并富有逻辑性的舞蹈分析记录体系,对于动作的捕捉、保存动作和探索科学的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戴爱莲运用拉班舞谱记录和分析中国民族民间舞,并在舞蹈研究、编导、教学等领域运用拉班舞谱来组织实践。更值得一提的是,她运用拉班舞谱对中国古代舞蹈进行“复原”,如对唐代敦煌舞谱残卷的《酒令舞》的破解与记录等。拉班舞谱的运用更是一次对舞蹈艺术的严格规范。虽说在电子影像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拉班舞谱作为一种舞蹈记录方式已不存在太大优势,但它对舞蹈艺术分析和思考的科学性是电子影像技术无法替代的。拉班舞谱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让原本看似毫无规律可循的感性舞蹈艺术,多了理性审视的关照视角。此外,她还坚持在中国传授科学严谨的切凯蒂芭蕾训练体系,积极引入国外优秀芭蕾艺术家到中国教学,使得中国芭蕾在戴爱莲的辛勤栽培下,一开始就有了系统缜密的教学体制做支撑,这为以后中国芭蕾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四、培养舞蹈教育人才
吴晓邦和戴爱莲始终身体力行地在舞蹈人才教育这块领地播种耕耘。吴晓邦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推行启发式教学方式和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理论、创作实践、形体训练),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吴派学子。他作为舞蹈学科学位教育的奠基人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为舞蹈学科研究培养了出色的研究性人才,他们在日后也成长为舞蹈学科的第一批研究生导师,并逐步发展成了今日的“导师梯队”。现在艺研院的舞蹈研究性人员队伍越来越庞大,绝大多数成为舞蹈学科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为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戴爱莲作为北京舞蹈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和中央芭蕾舞团第一任团长,在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专业舞蹈人才的同时,坚持促进中外舞蹈交流工作,将中国的舞蹈作品和人才介绍给世界,提升了中国舞蹈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
结 语
吳晓邦和戴爱莲就这样高举着坚定文化自信的旗帜,在创作表演、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舞蹈独有的道路。这种始终体现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照和对中国舞蹈自立自强的信念是为我所用、破旧立新的智慧,更是艺术家独立意识的思想成果。
“择一事,终一生”,他们用砥志研思的毕生心血回馈着那份心系中华舞坛的责任担当,用一生的时间为“后浪者”稳扎地打下半片舞蹈江山。蹒跚于先生们开拓的路,沐浴着先生们教育思想的光芒与恩泽,怀揣着万分崇敬之情,同时感慨先生们对舞蹈真诚如炽的热爱、终身不渝的人格品性、崇高的奉献和拼搏精神以及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舞蹈同人们不忘继续发扬先生们的优秀学术成果和精神品质,继而为打下舞蹈另半片江山贡献出应有的力量,这应算是对已故的两位宗师舞蹈生涯的最好延续……
[参 考 文 献]
[1]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2]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刘露心)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舞蹈 价值 历史 戴爱莲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浅析企业干部职工价值取向2021-08-27
- 浅析生态文明审计方法2021-08-27
- 浅析钙业公司压力容器腐蚀减...2021-08-27
- 浅析会计信息安全问题2021-08-27
- 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2021-08-27
- 浅析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设计方案2021-08-27
- 浅析新闻传播中知识产权问题2021-08-27
- 浅析央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2021-08-27
- 浅析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2021-08-27
- 浅析农村地区通信工程项目规...2021-08-27
- 舞蹈种类——东西方不同舞蹈2021-09-28
- 老年学校声乐舞蹈班开班典礼致词2021-09-29
- 舞蹈兴趣小组训练计划2篇2021-10-20
- 舞蹈兴趣小组训练计划2021-10-20
- 舞蹈班教学计划四篇2022-04-23
- 产品美学价值及设计维度研究&...2021-08-27
- 课程类型化内逻辑价值取向及实践2021-08-27
- 坚定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党员价...2021-09-22
- 树立两个利益至上价值观促进...2021-10-02
- 再论人生价值观2021-10-02
- 八荣八耻与社会主义价值观2021-10-20
- 落实发展先进文化要求加强军...2021-11-17
- 浅谈价值规律在药品监管工作...2021-12-06
- 先进的企业价值观是发展的持...2022-01-05
- 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2022-01-10
- 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2021-08-27
- 长征历史剧《绝命后卫师》观...2021-08-27
- 草根立场与新历史主义.doc2021-08-28
- 弥补精英历史与大众历史断裂创举2021-09-05
- 铭记历史,始终不忘党历史,(上...2021-09-06
- 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历史性贡献2021-09-16
- 建党一百周年主题征文:回顾...2021-09-18
- 《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现实和...2021-09-27
- 同一历史时期中外阶段特征对比2021-09-28
- 历史资料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