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胡锦涛为希望一号搭载实验揭晓结果等

发布时间:2022-10-27 10:40:04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胡锦涛为希望一号搭载实验揭晓结果

5月31日上午1 0时30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中国科技馆新馆,同出席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全体小代表和部分中外少年儿童一起参加“体验科学、快乐成长”活动。总书记高兴地拉着孩子们的手走进展厅,兴致勃勃地参观有趣的科普项目。

在探索与发现展厅二层中央大厅,刚刚结束希望一号科普卫星无线电通信活动的少年儿童们兴奋地迎接总书记的到来。胡锦涛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此时正在进行的希望一号科普卫星五色土搭载实验结果揭晓活动。北京景山学校学生刘重华拿起自己设计的五色陶瓷珠实验盒模型,向胡爷爷解释自己设计实验盒的构思。得知这个实验已经吸引了全国2万多名小朋友参与实验结果竞猜,总书记称赞刘重华的设计创意很好。

激动人心的实验结果答案揭晓时刻到了,总书记和刘重华一同触摸揭幕台上的辉光球,大屏幕上随即显示出希望一号科普卫星传回的实验结果照片。总书记为孩子们的实验取得成功感到高兴,勉励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本领,将来努力成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希望之星”。

据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晓敏介绍,胡锦涛总书记参加活动当天,参与活动的少年儿童代表利用卫星飞临中国上空的3个时段共进行了3次无线电通信活动。目前,卫星状态良好。

贾庆林视察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

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钱运录;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市委副书记、滨海新区区委书记何立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段春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副总经理雷凡培等的陪同下,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天津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视察工作。

在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储箱焊接厂房,马兴瑞和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向贾庆林介绍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即长征五号火箭的研制进展情况。贾庆林一边察看,一边询问,认真地了解现场部分火箭部件的技术水平,并鼓励科研人员研制生产出最好的产品来。

结束参观临别前,贾庆林紧紧地握住马兴瑞的手郑重嘱托道:“一定要紧跟国际先进航天技术和发展趋势,敢于奋起超越,使中国航天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航讯)

航天科技集团携手哈工大 创建空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6月5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投资5亿元与哈工大共建的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在哈工大科学园隆重揭牌,这是中国投资最大的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院的成立将使双方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务实高效、开放灵活的产学研持久合作平台,为全面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和世界一流大学、提升我国空天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发挥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引领、辐射、支撑和带动作用,为我国破解校企“产学研”合作瓶颈提供新的范本与发展之路。

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的成立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哈工大在长期合作基础上的又一次强强联合,将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合作创新平台。此举不仅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富国强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具有航天特色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的重要举措,更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的空天重大科技成果,培养国际化、高水平专业人才和创新团队,提高国家空天技术领域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双方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的战略举措。

目前,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该院将围绕世界空天技术领域发展的热点,发挥双方优势,重点开展空天飞行器系统技术、空天信息技术、空天材料技术、空天能源与动力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年内将投入不低于5亿元的研究经费,学校将集中优势学科、汇聚优秀人才进驻研究院,并将在人员配备和聘用、设备使用、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建立有利于人才引进,使用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新机制。(武讯)

“子午工程”首枚气象火箭发射成功

6月3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承担的我国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检测子午链首枚气象火箭,成功搭载我国首枚GPS探空仪发射升空。试验获得了我国低纬度地区20千米~60千米高度的高精度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压力和风场的完整探测参数,我国“子午工程”首枚气象火箭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子午工程”属国家重大基础科学工程,该工程致力于建成一个大型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运用地磁(电)、无线电、光学和探空火箭等多种手段,连续监测地球表面20千米~30千米以上到几百千米的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空间环境中的地磁场、电场等参数。该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提升我国空间环境研究能力,为今后我国卫星、通信、导航、电力、载人航天等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本次飞行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利用探空火箭开展临近空间探测和科学技术试验的工作在一个新的基准上再次起步,将为科学研究、技术试验以及空间环境保证提供更多的数据和更大的支撑。 (航讯)

航天科技集团与国防科大搭建合作创新平台

5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在京召开战略合作座谈会,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将不断探索和实践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重点在航天与材料工程、计算机科学、导航与信息处理、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并共同培养高水平航天人才,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和国防科大校长张育林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据了解,双方将本着“集中优势、合作创新,协商一致、共谋发展,加强转化、务求实效,成果共享、互利双赢”的原则,搭建合作创新平台,联合申请重大科技项目,组建联合创新团队,共享研究试验条件,建立成果转化机制,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建立双方高层会商机制。 (航讯)

航天科技集团气动脱硫技术通边权威鉴定

在我国积极履行减排承诺、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的热潮中,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重点打造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化项目之一——气动脱硫技术通过鉴定。

评审委员会由中科院院士王文兴担任组长,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华能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农业部工程规划研究院等权威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专家认为,气动脱硫技术是一种高效脱硫技术,特点突出,有多种工艺选择,液气比低,节能效果显著,兼有对超细粉尘的捕集作用,该技术总体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专家建议,该项技术成熟可靠,应在电力、石化、冶金等行业和领域推广使用。

据悉,气动脱硫技术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发挥航天高技术优势,合理转化空气动力技术,针对中大型锅炉特点而研制的烟气脱硫治理技术。目前,该院气动脱硫技术已经建立了科学可靠的数学模型,可以实现不同工况、不同条件、不同要求的工程应用。(航讯)

我国通过卫星监测冰岛火灾和美油井事故

近期,在冰岛火山喷发、严重影响欧洲地区空中交通的灾情发生,及美国“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发生严重爆炸之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迅速开展了灾情的卫星监测工作,及时把监测结果反馈到相关国际组织,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航讯)

相关热词搜索: 搭载 揭晓 实验 希望 胡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