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0后书法群体集评
打开文本图片集
陈胜凯
陈胜凯书如其人,天性坦诚率真,创作亦不假矫饰,下笔迅捷凌厉,如奏钢琴乐章,激情澎湃,一气呵成。早先他浸淫晚明书风,与众多当代流行书体无大区别。读研后力求突破,张扬个性,音乐素养自然发挥作用,创作遂趋成熟。又于临池之余,兼学写意花鸟山水,笔墨陡增画意,且未尝疏离音乐,弹唱指挥,仍为生活内容,故而放笔畅神之际,乐感随之而生,节奏跳跃纸上,点画、结体、章法即因节奏而变其貌。从此格致独树,置于万千大展作品间,再无类者,可见书家不能专功于书法,还需广增学识与艺能,否则难脱前人窠臼,难辟自家蹊径。胜凯并不满足已有成就与水平,又攻读中国美院书法博士,师从我的同学王冬龄教授,得其亲炙,书艺更上层楼。胜凯也如其博导,善作巨幅,数丈素纸,直如舞台,任其椽笔挥舞,变幻龙蛇,然而依旧似有金声玉振,满壁韵律节奏。 (洪惠镇)
陈靖
安庐陈靖兄,忘怀今古之间,承其甘苦,明其得失,乐其自适,若其天放,于是陶陶然也。余常向往而不能,遂以其书究其本来。古云:「书如其人」,或有不逮,然所中不远矣。兄谦谦君子者也,胸怀坦荡,秉至诚之道,与之四方,为之叹服。余尝闻兄少年时,致思绪于金石,忘寝食于翰墨。一以贯之,磨砺天真,涤荡根骨,声名早铸,诚非侥幸。而兄不为名缚,尝云:「草根若此,不忘其本。」此言大善,亦是品格使然,犹可贵也。复深藏功与名,淡然而远出,问道于山大,储水以养渔。及后执教山艺,承传教化,学养益进。斯遭若此,慎终如始,他日所期,终可成蔚然也。庄子云:「目击而道存。」由是观其书,何须辨所从来,但探其精神流露处。商周之质,秦汉之气,魏晋之韵,宋元之意,信手拈来,参化古意于本心,生发性灵于自然。 (张志鸿)
戴家妙
戴家妙诸体兼擅,其篆书古雅雄浑,给人以一种幽深厚实之感;其行书深得「二王」之法,书写能力很强,畅达中透露深沉之气,清雅中蕴含朴茂之势,极富艺术感染力。看他的行草小札,随手写来,无不如意。其隶书根植两汉,出入清人诸家,饶有古意。其篆刻的造诣也早已被印坛所公认,上溯秦汉,下逮明清,工写结合,探源竞流,清雅与醇正,在青年一辈印人中确为翘楚。正如其导师祝遂之教授所评价的那样:「近年来,戴家妙精力集中,不为外部纷杂困扰,坚持自己的理想,气息醇正,很为难得。」纵观戴家妙的书法生活,大量藏书与读书极大地丰富了戴家妙的文化视野,提升了书法品格。诗文修养与书卷气息深入到他的书法作品中去,成为戴氏书风独立于时人的重要支点。 (夏琳)
方建光
方建光的学书理路,毫无疑问,是传统帖学一脉。他对帖学一系的历代书家作了全面的研习。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晋人风韵,又可以读到宋四家畅达的意态,特别是东坡「筋骨血肉俱足」的绰约风姿,米海岳雄健俊逸的笔意,对他影响尤深。从他的作品中还可以读到董香光行书清秀中和的书卷气息,以及八大山人冷峻奇峭的结字风骨。他把历代大师这些优秀的营养因子,都吸收到自己的笔端,熔铸陶冶出一种雅健清新、俊逸萧散兼而有之的个人风格。对方建光来说,他明确清晰的艺术指向,深厚的艺术功力和成熟的艺术风格乃至他参与时代书风建构,都足以说明这一问题。方建光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清雅俊逸的书卷气息或者说作品的人文内涵,是他的特点和优势所在。 (耀文星)
顾工
脱巾独舞的顾工,十几年来,按照自己对书法成功路径的设定,不断修行,不断调整。他大量临摹,但跟仅仅袭其形貌者不同,尤与暂得形貌即沾沾自喜者更不同,同时与不重传承,妄自杜撰的野狐禅也不同。他的笔下,可谓笔笔有来历,但字形与笔画又均在似与不似之间。他在昆仑堂美术馆工作的经历,使其有意无意之间观看了大量明清文人书法。对明清文人的趣味,他可谓直探心底,心慕手追,不仅能够做到形神合一,而且心手合一。因此,他的作品由内向外渗透着一股浓郁的明清文人气味。以「万物皆备于我」「不消化不吸收」的立场对待师法对象,顾工的主体立场很明显,对所习碑帖,他都采取了合则取之,不合则舍弃的方式。以自我为主线,使万家碑帖皆备于己,以六经注我之道不断捡拾、寻找、采撷,如百花酿蜜,集腋成裘,最终构筑成自己书法艺术的语素和语法体系。具体言之,对碑,他取其生拙、跌宕;对帖,他取其温润通灵;对二王、米芾,他取其个别字形,以明清趣味对其陌生化;对明清人的字形他多逃避,但对其截流为断的丰腴用笔他又多有采纳;对明清人相对纡徐和缓的节奏,他常借用魏碑或草书的大开大合或起伏跌宕,加以变奏,从而形成自己偶露风怀的节奏韵律,最终造就了古穆淡雅、温柔敦厚的书法个性面目。 (张其凤)
何国门
何国门在艺术实践上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画画,只用水墨便浸润出了一幢诗意的水泥房子;他刻章,刻楷书还不算,硬是不可思议地将草书线条盘进了方寸之中;他的书法,你只觉得有意思,却难以指认源于哪一家哪一派。把何国门的书画印放在古人堆里,那形貌绝不类似,但笔意、墨趣、刀味一样都不少,而且一边堂堂正正地坚守着气象、神韵等传统精髓,一边又匠心独运地去拓展当代的新图式。所以对何国门我不可能有其它的教法。我不觉得我的经验对他会有用:我只是对古人尽可能的深度阅读,或偶有发现,便将其消化融入自己笔下,积以时日渐成面貌。倘能有所「发现」,说明我心尚不迟钝僵化,只有借助「发现」才能有所长进,可见仍是常人的路数。何国门似乎不是,他研究古人,内心好象有个坚实的念想,着意要寻找出别样的可能来,竞有些类似于科学家的「发明」。「发明」与「发现」相比,显然更张大了作者的主体能动性。何国门这种近乎天才的自我设计,居然能够成功,也是个奇迹了,只能作个案看。 (鲍贤伦)
何连海
何连海好以先秦古文字入印,又好以岩画的某些艺术元素入印,这就构成了他印章的奇诡瑰丽、神秘浪漫的风格,这就是他独特的文化背景及情境性。何连海印章的艺术性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字法奇诡瑰丽、高古典雅。古文字造型奇特,字形诡丽,体现了先民丰富的想像力,以之作为创作的素材,显示出何连海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深刻的心灵体验;一是刀法洁净,利落干脆。何连海讲究用刀以体现笔意。他的刀法,以两字概括就是「干净」。所谓「干净」,就是刀不妄下,下刀果敢,走刀简洁,不杂过多的手腕动作,也不作夸张的人为修饰。他的印,线条干净、劲挺,体现吉金文字的审美外观,这种刀法,在黄牧甫那里是炉火纯青,在何连海手下也是运用自如。他的古玺印风格的印章,其线条都可以说是典雅、光洁、挺劲,富于弹性;三是章法有现代审美的图式创新。何连海的现代审美意识强烈,他对传统印章程式化弊端的认识可谓洞若观火。为了突破老面孔的旧框,他大胆采用现代艺术的形式构成施之印章的章法处理,因而,他的印有新形象、新生命。他的求变是通过如下一些途径实现的:一是大幅改变文字素材的识读功能,淡化其单一字形的藩篱,使印面具有更强的形式感;二是以岩画和其他艺术门类的画面构成来丰富印面的形式,故何连海的印具有美术图案化的某种审美趣味;三是空之又空,玄之又玄。他的印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空疏,留下大量的空白。 (楚默)
相关热词搜索: 书法 群体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五年级下册书法课教学设计2021-08-27
- 拍场书法作品行情分析.doc2021-08-28
- 陈独秀书法2021-09-08
- 创办书法特色学校的实践与研究2021-09-26
- 王国维书法《人生三境界》2021-09-28
- 书法作品幅式2021-09-28
- 书法作品表,(2)2021-09-28
- 教师书法作品展示活动2021-09-28
- 小学书法作品练习纸2021-09-28
- 丁祥红原创书法作品欣赏!2021-09-28
- 从群体走向团队2021-11-13
- 群体性事件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