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入睡“安抚神器”

发布时间:2022-10-27 12:35:03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奶嘴对于很多宝宝来说,更多时候是一种安慰,他们习惯吮吸的动作,使用奶嘴会让宝宝感觉舒服和安心。不少宝宝一两岁了还要含着奶嘴入睡,但这并不是个好习惯哦!

含奶嘴睡觉有五大隐患

隐患1:易患 “奶嘴性牙齿”和“奶瓶龋”

3岁以下幼儿的骨骼发育尚未定型,如果宝宝长期含着奶嘴睡觉,易患“奶嘴性牙齿”,就是俗话说的“暴牙”“龅牙”, 也叫上下颌前突、鸟嘴畸形、突颌畸形等。

表现为宝宝的上下门齿及上下颌骨向前突出,放松状态下,上下唇多不能自然闭合,笑时牙龈大量外露,说话漏风,发音不准。影响宝宝的容貌,从而引发自卑心理。

宝宝入睡时含着奶嘴不断吸吮奶瓶而造成的龋齿,医学上称为奶瓶龋(又称哺乳龋),俗称“奶瓶性蛀牙”。

主要是奶中的糖分会残留在上颌乳切牙(即门牙)的唇侧面及邻面,成为细菌的培养基,久而久之,在乳酸杆菌代谢作用下,使糖酵解产生有机酸,侵蚀牙齿表面的釉质,牙齿被破坏得千疮百孔,那些爱钻洞的细菌又趁伙打劫,将牙齿中的蛋白质进行溶解而造成大面积龋坏。

隐患2:易引起胃肠道不适

宝宝入睡时含着奶嘴不停地吸吮,剌激唾液腺不断地分泌唾液流出口外,致使消化酶丢失,易患消化不良。如果同时吞咽了过多气体,既易造成肚子胀气,又可引起肠痉挛而发生腹痛。

隐患3:诱发感染性疾病

婴幼儿的免疫系统的功能发育还不健全,防御能力较差。如果让宝宝常含奶嘴,又不注意奶嘴的清洁卫生,奶嘴上病菌会趁机而入,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气管炎、胃肠炎等感染性疾病。

隐患4:干扰宝宝自我能力的发展,易形成行为依赖

有些宝宝含着奶嘴才能入睡,若不让含着奶嘴便哭闹不安;有些宝宝是吸吮着瓶中的奶才能睡觉,不让吃就不睡;有些宝宝大了还整天嘴里叼个奶嘴,看似怡然自得,却妨碍了母子之间的亲昵对话和感情交流,减少了学说话的机会,影响了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一旦这种依赖行为在幼小的心灵中形成,影响宝宝心理健康发育,妨碍自我能力的发展,长大了在学习或工作上也难以独自完成艰巨任务。

隐患5:堵住口鼻造成窒息

宝宝含奶嘴入睡,如看护人照看不周,宝宝翻腾时如脸朝下趴着睡觉,奶嘴就有可能堵塞孩子的口鼻,造成窒息,后果不堪设想。

戒奶嘴行动指南

爸爸妈妈应明白,奶嘴只是用来吸奶的,不能把奶嘴当成哄宝宝入睡的“安抚神器”。所以,宝宝长到4~6个月大后,妈妈在开始做戒掉奶瓶的准备的同时,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以免对奶嘴产生依赖感。

妈妈可以这样做:

1.为了淡化宝宝对奶嘴的依赖心理,不要给奶嘴起一些什么“嘴嘴”“吸吸”“甜甜”“乐乐”等昵称。这样容易使奶嘴变得人性化、宠物化,宝宝便会把奶嘴当作陪伴自己的“朋友”,难以割舍。

2.对大点的孩子,可以试着告诉他:“奶嘴只是给小宝宝用的,你现在已经是大孩子了,不需要含着奶嘴睡觉了。”接着征求孩子的意见:“我们把奶嘴作为礼物送给小弟弟、小妹妹,好不好?”一般孩子都会乐意这样做,也能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好品格。

3.及早培养宝宝用水杯喝水。从6个月开始,可以训练宝宝学习用鸭嘴杯喝水。1周岁后,可换用吸管杯给宝宝喝水,熟练后可训练宝宝用杯子喝水,就应逐渐用普通水杯替换鸭嘴杯或吸管杯。

4.对已养成含着奶嘴睡觉的宝宝,戒掉奶嘴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当宝宝睡觉哭闹着要奶嘴时,不能用奶瓶或糖果等零食来哄他,可给宝宝喜欢的玩具,或给他讲充满童趣的故事,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相关热词搜索: 神器 安抚 入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