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言语机制提升高职高专新生报到率
[摘要]新生报到率偏低,不仅造成教育资源浪费,而且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育的公平。文章指出在招生宣传、招生简章、录取通知书等相关环节中要注重言语因素,注重言语方式、言语态度、言语关系、言语伦理、言语调控与管理等,一定程度上对于提升报到率可以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高专新生报到率言语行为
[作者简介]谢声和(1966- ),男,广西贺州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助理研究员,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陈立言(1965- ),男,广东惠州人,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哲学伦理学。(广西南宁53022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言语行为的评价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LSZ040)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7-0171-02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
相关资料显示,最近几年关注高职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不少高职院校第一志愿报考考生与计划比达2∶1甚至3∶1。但是,开学后新生报到率却参差不齐,一些知名度高、地理位置优越、办学规模大、层次高的学校一次报到率(指补录前的新生录取数与实际报到数之比)达到甚至超过90%;而一些规模小、地理位置偏远、知名度低的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一次报到率仅60%~70%,一些学校甚至不足50%。新生报到率低对高职教育的影响是明显的:一是需要逐个征求考生意见然后进行补录,工作重复、工作量加大,造成相关部门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二是由于报到人数的缺额,造成部分专业招生计划未能完成,甚至影响到课程的开设,妨碍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影响招生单位甚至高职教育的声誉;四是由于录取是按计划执行分数优先的投档原则,不报到意味着他们影响了其他报读者的录取机会,同时这些不报到的学生大多选择了复读,对后面的应届高考学生也造成了机会的不平等。
对此,一些有识之士从行业、领域、学校与社会的层面进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不过笔者认为,这些事关全局的做法大都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奏效的,相反从招生的任务和过程来看,有一些直接而又往往被人忽视的因素,与学校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个人如影随形,比如言语行为。所谓“言语行为”,就是指发生在招生宣传、招生简章、录取通知书、招生咨询等环节中的言说、叙述或者对话,包括口头的或是书面的、构建的或是解读的,共同构成了招生单位、工作人员与高考学生及其关心者之间的言语互动状态。
二、言语行为的学理内涵
人们交际的目的在于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交换,而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就是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是一种有具体意义的行为,它包括两个方面,即说的形式和说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形式和内容是合在一起的,但两者有时也是分离的,我们把没有内容的言语行为叫做“空话”“言不达意”。根据行为的过程不同,言语行为又可分为以言述事的述事行为;以言行事的行事行为;以言成事的成事行为。综合来说,人们选择语言成分,组成话语,传递信息,交流情感,进行社会互动与合作,不仅是一个文字成分的选择与组合问题,而且是在通过话语做事,是在实施一定的行为,是在实施由说写者和听读者积极参与的言语交际行为。它不仅是一种语境行为、符号行为,而且是一种互动行为和策略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
本文所谓的“言语机制”即“言语—认同”范式,其实质是言语方式、关系、态度、策略、调控等构成的促动体系;其目的是提高言语行为的信度与效度,让言语对象接受相关的内容,在心理上认同、行为上自觉;其特点是审视信息交流和交换的内涵与目标,通过一定的个人信念和社会舆论,对言语行为进行约定、规范、评价、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处置。
目前世界已进入了一个基于“言语即行事”或“言语使其然”的言语分析时代,其根本性的分析思路就是,人们在说话的同时就已经是在做某事或达到了什么目的。言语行为也成了行事行为。这个思潮跟福柯提及的“话语实践”或“理论实践”有些相同。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言语在需要理解、需要情感为促进因素的合作进程中特别重要,因为在问题讨论与共同进步中,无时无刻不在通过言语来达成意义表述、理解,进而采取行动的行事目的。所以,讨论新生报到率与言语行为的关系并非突发奇想。
三、提升报到率的言语行为
1.虔诚。这主要是对职业教育的情绪情感而言,即对职业教育具有敬重之心,以善相待,故而在言语中表现出对职业教育、对学校、对考生充满着一种亲近感、责任感以及一种以人为本的心理状态。俗话说“言为心声”,所以虔诚必然是发自内心的,如果言语是虔诚的而内心却是傲慢的,这样的假是无法掩饰的。从事职业教育的人对职教事业、对学校、对考生的热爱可对别人的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这份虔诚心对那些对职业教育存有偏见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纠正、引导的作用。相反,如果言语中表达出对职业教育、对学校、对考生的不屑,这对准备升学的考生而言,造成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他们的选择心态也很可能是摇摆不定的,这样“被录取了”却不去报到就并非难以理解了。
2.正名。这是针对言语主体而言。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教化不兴,教化不兴则刑罚不当,刑罚不当则老百姓不知所措。”有些职业院校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临时拼凑宣传、招录班子,既缺少具有“话语权”的领导或高学历、高职称者的参与,也不经过必要的相关培训,更有甚者是交给清一色的在校学生甚至是社会冗杂人员来做这样一个严肃的招生工作,其结果必然会给考生及其关心者以不够严肃甚至被“玩”的感觉,缺乏言语信度,录取后报到率自然也不会高。所以,宣传活动的主体、所说的话、预录通知书的签发、联系方式的记录等招生工作环节,必须名正言顺,要做到正规、严肃,来不得半分投机取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招生的可信度,让报考者心安意顺。
3.真诚。这主要是针对言语的态度而言,即要做到开诚布公、真心为考生考虑。在宣传中,考生及其关心者通过各种途径提出的问题要尽可能地予以回答,多方面进行沟通,百问不厌,诲人不倦。看似不胜烦琐,但是换位思考,这其实是给了高校一个自我表现的良好时机,可以将学校的诚意、困难、优势条件以及未来的发展宏图都告知对方,不仅为对方解除了困惑,还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从往年的情况看,因对学校不了解、不满意而反悔、不入学的人不在少数。因此,在对话中让考生了解到学校的制度,或者承诺,诸如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有助于打消困难学生的种种顾虑。另外,还可以对一些有意入读高职院校的考生发出诚挚的邀约,以示欢迎。
4.尊重。这主要是针对言语的地位而言。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表现在言语中除了要多使用敬词之外,还要允许考生及其关心者有话说完,随时沟通,杜绝那种居高临下、装腔作势、爱答不理的失范言行。此外,处于高职高专分数段的考生,一般成绩都是处于中等左右水平,但他们却不乏文艺、体育或者其他方面的特长,这些学生在很看重学习成绩的高三阶段常常处于不冷不热的境地,一些人甚至有浓重的自卑阴影,所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通过尊重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就变得十分重要。
5.理性。这主要是从言语的内容而言。要引导考生及其关心者理性地看待职业教育,即国家建设需要大量不同文化领域、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才,作为生涯教育、阶段性教育的职业教育,就是为了满足各种现实需要而设立的,其课程设置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有所区别,更多的是侧重于实践性的操作技能的培养,是在培养国家建设一线不可或缺的技能型人才,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个人发展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因此要在宣传活动中反复地强调,一个对未来有使命感的人其幸福感其实是来自多方面的综合,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是自己应该选择的。经过各种理性的言论引导,让考生及其关心者学会思考与判断,这样他们在填报志愿以及报到入学的过程中才会减少改弦更张的情况。
6.践约。这主要是从言语的价值意义而言。言语是一种能力,践约更是一种素质。言语的“价值”有多少,就看有没有践约,或者是多大程度上的践约。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它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招生不是一次性的“买卖”,不是杀鸡取卵、孤注一掷。在招生宣传活动、招生咨询、招生简章和录取通知书上所有表述过的话,承诺要实现的事情,言之凿凿,都必须一件件去落实好,不可漫不经心或者食言而肥。一些学生到学校后数天内还不一定就会注册入学,他们还要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有些学生可能还在家长或者老师的带领下走访其他高校。如果学校有关部门、负责招生工作的教师、领导不是想把学生招来了事,就坚决不能在招生宣传这一环节中大放空炮、滥发通知书。对学生的践约,可表现在许多层面,如实践服务(教育、生活和管理)、责任承诺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让学生感觉确实是得到了关心,自己确实受到了尊重,亲近的情感就会油然而生,断无逃避之理。
7.管理。这主要是从言语的调控而言。在招生宣传活动、招生简章、录取通知书等环节中,由于报考学生及其关心者可能属于不同的民族,言语方式、习惯、心理、规范、理解角度、理解能力等都会有所不同,甚至存在冲突,从而导致一些言语可能会被断章取义、曲解或者误解,所以一定程度上会存在“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情况。为此,一方面要对参加相关活动的校方人员进行言语行为理论的辅导、培训,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认清言语行为对提高新生一次报到率的实际意义与价值,提高实事求是的工作能力,提高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邀请具有一定素质而且关心高职教育的人士和有关管理部门,在招生宣传、招生简章、录取通知书等有关工作中对有关的言语行为进行把关与测评,发现问题及时更正、撤销、调整,如果对考生产生了实质性的利益或名誉损害,还要相应地进行补偿;面对一些人对学校、对职业教育进行恣意的诋毁和诽谤,必要时可走行政甚至司法途径解决。
从以上的分析和叙述中我们知道,讲求言语机制,一定程度上对提升报到率可以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促进作用。事实上,言语机制在提高新生一次报到率的众多因素中是属于最经济、最实用而又最直接的,与其他因素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链条,因此必须正视它而不可等闲视之。所以,高职高专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有社会责任意识,转变观念,注重社会舆论和提高个人语言修养,审视职业教育的理念、内涵、目标,遵循言语的伦理、效用、美学等原则,对在相关工作中有关的言语行为切实地进行约定、规范、评价与管理。
[参考文献]
[1]程峰.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低的原因及对策[J].硅谷,2008(16).
[2]胡明扬.语言学概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3]陈汝东.言语行为的社会道德评价[J].语文建设,1997(2).
[4]吴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若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4(19).
[5]潘懋元.我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看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4(18).
相关热词搜索: 报到 高职高专 言语 新生 机制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2020报到须知2021-09-16
- 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卡2021-09-28
- 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单2021-09-28
- 党员,到社区报到2021-09-28
- 新人报到2022-10-22
- 论高职高专图书馆特色化建设...2022-03-09
- 浅议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个性...2022-03-11
- 对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思考2022-10-21
- 语文使学生充分展示言语智能2021-09-14
- 非言语交流在图书馆服务工作...2022-03-08
- 在学校新生教育周上的讲话2021-09-20
- 新生女性打工姐妹情感支持小组2021-09-28
- 关于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2021-09-29
- 做好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育引...2021-10-11
-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维护的研讨2021-12-21
- 大一新生个人总结2022-01-21
- 社会遗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2022-04-04
- 维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意义2022-04-05
- 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满意程度影...2022-04-05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2022-10-24
- 论性道德的发生机制2021-10-21
- 完善四个机制推进人才开发2021-10-29
- 未成年人犯罪捕诉防一体化机...2022-01-15
- 后备干部培养机制2022-02-12
- 创新评价机制,打造“阳光”教育2022-02-13
- 机制搭就成长梯2022-02-18
- 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人...2022-03-08
- 健全并实质执行内部控制机制...2022-04-04
- 如何创新人才机制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