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动画角色设计研究——关于动物角色设计在动画中的研究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2-10-27 17:05:03 浏览数:

[摘 要]我国动画产业方兴未艾,开发自己本民族的经典动画形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动画影片中因为有了大量动物元素的出现而显得丰富与精彩,本文针对动画设计中的动物角色的源头、特点、表现形式和作用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动物角色设计分析以及相关影片的角色解析进一步探索动物角色所具有的无穷魅力,在当前中国动画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作出一些努力。希望以此摸索出一条创造本民族特色优秀动物角色设计的道路。

[关键词]动物角色 设计 动画

一、动画中动物角色的源头

我从历史时间段来分析:史前人类岩洞壁画中的动物形象是最早的雏形。(图1)。 古埃及神灵的头多为动物,比如狼头的奴比斯。(动画影片《埃及王子》中的骏马)(图2)

在法国韦泽尔峡谷的封德高姆壁画岩洞中,保存有约在两万年以前的彩色绘画。画有许多披毛犀牛,牛身体为赭石色,能分出明暗,背部和腹部有十几条倾斜的弧形线条,不仅显示出身上的长毛,也显示出宽大的体躯。所画的其他动物也用了透视法,形象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二、动物角色设计的分类

当前对动物角色设计的分类大致归纳为三种方式。

首先,在动画作品中由造型的表现形式分类,动物造型主要分两大类:写实的动物造型和夸张的动物造型。设计写实的卡通动物要求身体结构和运动形态都要以现实为依据,造型要求严谨。夸张的动物造型虽然不象写实人物那样要求严格,但是也要遵循一定的结构规律,卡通动物造型原理在保持其基本结构及关节关系不变的基础上,夸张其局部的长短和大小,以实现动画角色滑稽,可爱的造型效果。同时,明确角色的性别,身份,生活背景和性格对角色设计来说也非常关键。

其次,动物由于种类不同,动画造型设计按其骨骼结构的不同将动物分为:四肢动物爪类动物 ,蹄类动物;禽类动物家禽动物,飞禽动物;鱼类动物大鱼,小鱼,长尾鱼。在越来越多的动画片中,动物常常作为重要角色出现在剧情之中,动物与人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解各种动物的身体结构,各种动态和它们的喜怒哀乐,对塑造动物角色相当有必要的。掌握各种动物的骨骼结构是设计动物角色造型的基础,也是学习动物运动规律的基础。

此外,按性格分类:可爱型、滑头型、莽撞型、慈爱型、阴险型。

三、动物角色设计的一般表现方法

形的夸张表现----外形与体态。给予影片的需要对动物形象做适当的夸张,但要保持动物原有的外形特点。在进行角色创作时,常将动物表现成似人非人的怪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拟人手法,当然除了用拟人法外,还要对角色进行强调的表现,例如:笑时,嘴可以咧到鼻子的上方;心惊呀时,下巴可以掉到胸品下方等等;只要和谐且不会改变动物的特征,就可以大胆的夸张变化。幅度的夸张表现----动作与行为。夸张与细腻并存的表现----表情与内心。这是表情表演充分显示其内心的情感活动,动物角色夸张、细腻的表演是吸引观众额法宝。

四、动物角色设计的创作过程

收集素材:在动画世界里,动物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这方面成功的例子很多,要注意收集并分析;了角同一种动物的不同种表现方法,以便更好的掌握它的形象特征。

贴近生活:了解动物的形象特征表现手法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掌握动物的生活特征,这样才能使创作出来的作品更生动,更具有亲和力。

巧妙运用:如果说“收集素材”是基础,“贴近生活”是提高,那么“巧妙运用”就是升华;因为,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决解问题,以获取在其它方面无法学到的,也就是经常说的“经验值”。

五、动物角色设计在动画中的作用

动物角色能够给观众带来新奇感。夸张的动物设计酝含着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和设计理念,有的设计师会将动画角色设计与身边动植物相联系,在动画人物造型上达到新的突破。很多动画影片中动物角色也作为影片中的重要“演员”出现,这些动物角色从动态到情感不在是单纯性的动物,而是被创作者人性化了的角色,参与影片故事。

动物和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他们的命运和故事牵动着我们的心,他们在用行为和情感在给我们讲述人生哲理和生存意义。动物夸张可爱的表现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动画中有了动物角色的参与,使动画的情感表达和视觉传达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同时具有趣味性,增进了观众与影片的情感交流。

同时,赋予动物一个人的身份和性格,可以增添角色的趣味性。将动画中的动物形象拟人化,这与将人物拟物化的原理是一致的,为了使动物角色更加生动,在保留动物基本的结构特征的基础之上,将动物的形态塑造得与人类相似,赋予它人的动作和表情,使之更加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六、现代文化语境下的动漫动物角色形象消费需求

人们的动漫动物角色消费需求分为“针对性需要”与“怀旧性消费需求”。

不同世代的人在青少年时期由于一方面具有追求美好事物和认识世界的人类本能需要,另外又具有基于其较短的心理自然发育期和较少的生活学习经历而形成发展程度较低的审美能力,所以会对能满足其追求美好事物和认识世界的人类本能需要,且与其较为初级审美力相适应的客体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图画,产生兴趣即需要。而动漫形象设计正是以图画为内容的产品,所以不同世代的人在青少年时期均会对某一动漫形象产生需要。由于不同世代的青少年这一需要的产生是基于上述相同的原因,且针对共同的动漫动物角色形象,所以将其总结为“针对性需要”。

人们会对青少年时期曾经消费过的某一经典动漫形象产生重复性的消费需求,就形成了“怀旧性消费需求”。“我们喜爱那些能够让我们回忆起过去的产品”(迈克尔所罗门)。可为什么怀旧如此受消费者欢迎呢?因为“我们需要一些来自过去的温暖的模糊的东西。”而人们心中产生的对于一些“来自过去的”“温暖的”“模糊的”东西的需要正是“怀旧性消费需求”。因此,某一特定世代的人在成年后的回忆性需要具有两重含义:一方面人们有一种对来自过去的、具有温暖性的即能给人们带来温暖感受的形象设计进行回味的需要,另一方面人们还有一种对来自过去的、具有模糊性的东西进行回味的需要。

七、总结

动物角色形象设计以其极具亲和力、及富人性化的特点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同时这也是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显角色特点、营造卡通形象、拉近消费者情感的绝佳途径。

参考文献

[1]《世界动漫艺术圣殿》 十一郎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世界动画万象橱窗》 2006,5,16

[3]《动画概论》丁海祥 姚桂萍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0

[4]《动画技法》严定宪 著

[5]《动画美术设计》 吴冠英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6]《原画》 李杰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 角色 研究 设计 画中 探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