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浅谈初中化学学习兴趣及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2-10-28 08:20:04 浏览数:

摘 要:本文针对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学习习惯,结合中学生心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究: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重视课堂诱导探究导课悬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搞好课堂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第二课堂,是发展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化学学习兴趣 习惯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成功教育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入手。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当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而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主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波的心理成份,没有丝毫的强制性,是学生搞好学习最重要的动力源。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是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1、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

有句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把对教师的情绪体验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学生对一位教师有好感进而就会对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所以再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努力教好功课,全面关心学生,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

2、重视课堂诱导探究导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课堂诱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深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

3、搞好课堂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培养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许多化学前辈和卓越的化学教师都一致认为,只有化学实验才能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

首先,教师要按要求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在教学中,要重视演示实验并选择时机设置实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课题1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瓶生烟”等奇景,让学生不自觉中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坚定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当然仅靠一节绪言课是不够的,在整个化学教学中都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然容易半途而废。所以课本中出现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完成。这不仅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途径,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其次,学生实验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特别是被教师生动的演示进一步激发之后,不仅对观察现象感到有趣还渴望试一试。因此大多数学生有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第二课堂,是发展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力手段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适当放松,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

1、培养学生强烈求知的习惯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所谓“兴趣”,是指那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孩子对学习的特殊喜爱和强烈的倾向性。

2、培养学生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习惯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特殊语言,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的工具。化学用语掌握的不熟练、不准确,就很难学好化学。纠正化学用语读、写中的错误习惯,比学习新知识更困难,因此教师的教学及任何示范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读、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其它条件,符号的表示,必须强调规范化,对作业、考试的评分必须严格,要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扩大或养成不良习惯。

3、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只有不断的总结反思才能得到提高。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内容较多而且比较琐碎,记忆起来很不方便。因此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应该养成时时刻刻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刚进入初三,学生对化学可能还比较陌生,不能有效的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时教师应当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归纳总结的习惯。

4、培养学生学用结合,勇于实践的习惯

教育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实践出真知。洛克就强调儿童学习中的两个习惯:热爱求知和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化学是一门源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去的学科,化学教学只有密切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所具备的化学素质的要求,树立化学应用的意识,才能提高创造性地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化学教学要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为学生提供接触实际、应用化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化学兴趣,是我们化学老师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和重视兴趣在学生学化学中的动力作用,千方百计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持久、主动地学习化学。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王磊.普通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2] 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 宋心琦.普通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学习兴趣 培养 习惯 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