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2-10-28 09:50:04 浏览数:

摘 要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神经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100ml加入依达拉奉30mg,2次/日,疗程14天,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研究组),对照组仅用同剂量、同疗程的丹参川芎嗪。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脑梗死安全且疗效明显。

关键词 依达拉奉 丹参川芎嗪 急性脑梗死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47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是威胁当今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根据最近的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脑水肿及组织损伤与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有着密切相关性。因此,自由基清除剂的开发应用是目前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该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1]。丹参川芎嗪可以通过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提高抗凝和纤溶活性,降低血液黏滞度,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动力学,减轻脑水肿,清除自由基及减少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降低应激性,而发挥组织保护作用[2]。本文诣在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从而探讨其治疗机制。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两组。研究组90例,男55例,女35例,年龄40~72岁,平均58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梗死71例,分水岭2,颞叶9例,枕叶3例,脑干5例;合并高血压32例,糖尿病25例,高脂血症72例,有吸烟史46例。对照组90例,男58例,女32例;年龄42~75岁,平均60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70例,分水岭3例,额叶2例,枕叶3例,颞叶8例,脑干4例;合并高血压35例,糖尿病23例,高脂血症68例,有吸烟史44例。两组治疗前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排除标准:①半年内有心肌梗死史、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史;②伴有严重精神疾病,痴呆;③合并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④伴有严重的肺、肝、肾、心、脑功能障碍。

纳入标准:①符合《神经病学》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4];发病时间48小时内;③均经颅脑CT或MRI确诊;④年龄<80岁。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低颅内压、促脑代谢治疗,对伴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根据病情给予适当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静脉点滴。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100ml加入依达拉奉30mg,2次/日,疗程14天,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疗程14天。

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头颅CT或MRI至少在发病后7天或14天复查1次。

疗效判断标准:按改良爱丁保与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5],并结合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病残程度)评定疗效。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量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0%,病残程度1~3级;②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③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或死亡[3]。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及进步均未治疗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为治疗显效。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改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检查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四项,两组未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讨 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研究表明有多种脑损伤机制参与其病理发展的过程[6],而其中自由基在缺血后的脑损伤中起关键作用。脑缺血期间和再灌注损伤后增加的自由基,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DNA损伤及蛋白质氧化,故导致细胞膜损伤、神经元死亡和脑水肿,从而引起神经功能缺损。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能缩小缺血半暗带的范围,减少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还能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发挥抗缺血作用。且其血脑屏障透过率60%左右,能在脑内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障碍[7,8]。血栓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一般由于血管内膜损伤从而引起局部的血小板聚集,导致管腔狭窄、闭塞。急性脑梗死后,梗死灶周围存在缺血半暗带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在于尽短时间内恢复脑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抢救缺血半暗带。急性脑梗死首选的治疗是溶栓,而溶栓应在发病后3~6小时的时间窗内完成,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目前国内很大部分的患者就诊后无法完成溶栓治疗。而丹参素、川芎嗪是通过现代工艺,从丹参、川芎嗪药材中提取并分离出来的有效单体。丹参素药理作用具有改善微循环,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障碍等[9],川芎嗪药理作用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耗氧量、抗氧化、抑制自由基的作用,减轻脑缺氧、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增加脑内血流和活血化瘀的作用[10]。本研究结果表明,依达拉奉、丹参川芎嗪联合治疗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确切,且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二者联合无疑是一种优化的治疗方案,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Edaravone Acute Infarction Study Group.Effect of a novel free radical scavenger edaravone(MCI-186)on acute brain infarction.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double-blind study at multicenters[J].Cerebrovasc Dis,2003,15(3):222-229.

2 唐修学,陈采莲.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病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4,26(2):251.

3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4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4.

5 李清美,潭兰,韩肿岩.脑血管病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0-118.

6 郭秀丽,吕佩伟,邓秀丽.依达拉奉与降纤酶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6):1746.

7 Uno M,Kitazato KT,Suzue A,et al.Inhibition of brain damage by edaravone,a free radical scavenger,can be monitored by plasma biomarkers that detect oxidative and astrocyte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Free Radic Bio Med,2005,39:1109-1116.

8 Amemiya S,Kamiya T,Nito C,et al.A nti-apoptotic and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edaravone following transient focal ischemia in rats[J].Eur J Pharmacol,2005,516:125-130.

9 杨继英.丹参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8(4):45-46.

10 赵玉清.磷酸川穹嗪注射液药理毒理研究综述[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80-1781.

相关热词搜索: 丹参 疗效 临床 达拉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