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一例肺癌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个案护理体会

发布时间:2022-10-28 11:20:04 浏览数:

摘 要: 肺癌属于比较严重的肿瘤疾病,有手术指征者采取手术治疗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晚期患者手術治疗难度大,可辅助放化疗治疗。从过去报道中可以看出,肺癌术后可能并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我院也有个别病案出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主要是各类病因所致的完全或不完全上腔静脉阻塞,导致血流回流受阻,最终出现颜面部、上肢及颈部发绀,以及水肿与浅表静脉曲张等表现[1]。SVCS发生后不仅会加重肺癌的病情,还可能影响预后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为此需尽早诊断与处理。同时,应做好患者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才能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出院。本文就我院2017年11月25日上午9点收治的1例肺癌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实施了护理个案报道。

关键词: 肺癌;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个案;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5-0292-02

一、临床资料

颜某,男性,年龄64岁,该病患于2017年9月26日因“反复咳嗽,咯血1月余”到本院门诊进行胸部CT诊查,结果显示“右上肺占位”,考虑为Ca伴纵隔淋巴结肿大,两上肺轻度肺气肿与两肺少许纤维化病灶。2017年10月7日到上海胸科医院进一步诊查,经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显示“右肺小细胞癌”,ck(+)、TIF 1(+)、CD56(+)。2017年11月25日晨该病患发生“气急,面部浮肿,双上肢肿胀(右侧较为严重),无法平卧”等症状,经轮椅送入病房。体格检查显示“身高164cm,体重60kg,体表面积1.64m2,T 36.4℃,P 80次/min,R 20次/min,BP 135/85mmHg”。询问病史或既往史,主诉并无高血压、糖尿病、药物过敏史,也无家族史,无肝炎结核病史等。该病患神志清醒,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但有气急、颜面部浮肿、双上肢明显肿胀(右侧为甚)表现,但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并无肿大,也无蜘蛛痣、肝掌等,其余体格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诊断为右肺小细胞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待气急与肿胀等症状好转后拟定依托泊苷+顺铂(EP)方案化疗。整个治疗期间,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尤其是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输液护理、呼吸道护理及化疗护理干预。该病患经过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肿块面积降幅不低于50%。

二、临床护理

1、基础护理 及时询问患者生活上存在的难题,尽可能地为他解决,主动予以关心,为他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尽量避免不良刺激。病房定时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新鲜,并保证光线充足,每天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1次。患者颈部与面部等有充血或肿胀等表现,皮肤及粘膜抵抗力降低,容易损伤与感染,为此需维持病患皮肤与床单清洁。患者眼睛分泌物较多时,及时进行清理[2]。床边摆放翻身卡,采取气垫床,定期协助翻身,避免压疮。每日采取呋喃西林漱口液进行口腔清洁,避免口腔感染。对患者病情严密监测,发现异常及时上报与处理。

2、心理疏导 本患者自身罹患肺癌,存在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并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后会加重负面情绪,为此要及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尤其是体质较差、情绪低落,呼吸困难加重,无法平卧等情况下,及时予以心理安慰,加强关心,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缓解或消除负面情绪,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3、输液护理 本患者需要输液治疗,输液前充分获取患者的信任,提高配合度,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3]。选择静脉以下肢静脉为主,避免颈外、上肢、锁骨下静脉,减少上腔静脉压力。下肢穿刺常以浅静脉为主,比如大隐静脉与足背静脉起始段,本患者首选外踝前静脉。下肢静脉输液期间,因血流缓慢,容易出现静脉炎,为此输液期间做好观察,将下肢适当抬高20-30°[3],促进血液回流,避免药物过度刺激下肢静脉。此外,穿刺部位可涂抹活血化瘀与消炎止痛药物(如喜辽妥软膏)处理,缓解输液疼痛。

4、 呼吸道护理 为了减少肺部并发症,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时吸痰与吸氧,维持呼吸道畅通。室内禁止吸烟,减少呼吸道症状。同时对患者的呼吸、心率及末梢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呼吸困难作为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最为常见的症状,若出现后应及时取头高脚低位,抬高45-50cm,促进膈肌降低,扩大胸腔,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困难。若需要应用利尿剂,则严密监测24h尿量,维持体液平衡。对患者有无缺氧症状进行观察,予以持续吸氧(低流量),若有口唇发绀与呼吸窘迫,则采取高流量吸氧,待症状缓解后改为中流量吸氧处理[4]。患者平稳状态下,指导他们幼小的咳嗽,协助他们翻身,并做好叩背,酌情采取30mg氨溴索+5mg特布他林等药物处理,通过雾化吸入治疗改善通气状态,促进黏稠痰液稀释后咳出,也可达到消炎、利尿及平喘等作用。

5、 化疗护理 本患者采取化疗方案治疗,化疗期间容易出现恶心与呕吐等不良反应,可采取5-HT3受体拮抗剂处理,并联合采取地塞米松止吐[5]。此外,本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粒细胞减少,积极采取升粒细胞方案治疗,并且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卫生与隔离,监测体温变化,避免继发性感染。

6、疼痛护理 患者疾病本身会带来疼痛,同时化疗、输液等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或加重疼痛,为此应做好疼痛护理。利用放松疗法处理,调整体位或按摩促使机体松弛,阻断疼痛反应,或让患者想一些开心的事情,分散注意力,转移疼痛。若依旧无法止痛,则采取WHO三步阶梯止痛法处理,即轻度疼痛采取支持疗法(布洛芬、阿尼利定等镇痛药)、中度疼痛予以弱麻醉镇痛药(可待因、布桂嗪等)、重度疼痛采取强麻醉镇痛药(吗啡)。

7、 肿胀护理 为了减少压疮、水肿及肿胀等症状,应定期变化体位,要求患者穿柔软的衣服,勤换内衣,按摩骨突,避免压疮发生。肢体出现水肿后,加强该处皮肤保护,避免对此处进行穿刺与测量血压及禁用热水袋,尽量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

三、讨论

1、疼痛与呼吸道护理的必要性。

肺癌伴有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因疾病本身会导致疼痛,治疗期间输液,以及化疗治疗都可能加重疼痛反应,使得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较差,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不愿意治疗。为此,必须要做好患者的疼痛护理,及时缓解疼痛反应,提高愉悦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本病患者若有呼吸道症状或并发症,会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与康复,为此要加强呼吸道管理,确保呼吸畅通。一旦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查找原因,针对性处理,利用吸氧、吸痰及药物等方式处理,及时促进呼吸道畅通,增强免疫力,从而改善病情,更好地完成后续治疗与护理。

2、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心理护理干预属于临床护理比较重要的缓解,及时发现患者的负面情绪,针对性疏导,可以提高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肺癌患者心理情绪较差,并发症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后负面情绪加重,对治疗与护理会造成不利影响,为此需尽早发现与处理。通过心理支持与感情交流,使得患者得到安慰,緩解孤独,增强安全感,促进情绪稳定[6]。同时,对患者家属要做好心理疏导,通过提高家属的情绪来感染患者,使得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呵护,从而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感受到家庭的关爱,更好地配合治疗。

四、总结

肺癌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不仅会影响肺癌的治疗,而且容易并发其他并发症,如呼吸道症状、感染等,同时化疗期间有恶心呕吐症状,会影响治疗,加重患者负面情绪,为此要及时采取护理干预,疏导负面情绪,提高配合度与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

参考文献

[1] 盛凯,王娟,汪晴晴等.肺癌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68-69,71.

[2] 邢志花,谢君雯,曹霞等.肺癌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35例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5,15(4):446-447.

[3]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1):45-46.

[4] 王辛,王淑清.1例肺癌术后合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病人的临终护理[J].全科护理,2011,09(11):1031-1032.

[5] 刘倩倩,汤绍辉.以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为唯一表现的周围型肺癌1例[J].广东医学,2015,36(21):3420.

[6] 沈群英.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放化疗46例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71-72.

相关热词搜索: 肺癌 综合征 阻塞 个案 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