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农村低碳水平及现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8 11:30:04 浏览数:

【摘要】低碳农村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环保生态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而农村的情况特殊性导致低碳的推进遇到层层阻力,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包括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和薄弱的经济基础;农村居民人口素质及环保意识;农村农业生产科学普及程度;农民能源来源和利用方式及政府财政投入、政策支持不足等方面。

【关键字】低碳农村;低碳现状;低碳生活;环境保护

前言

我国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现阶段,全国范围内仍有近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而在全国及全球在积极地开展低碳环保行动,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更多的目光被投向城市环境和工业体系,农村低碳构建相对起步较晚,政府推行力度较小,发展程度较浅。

基于低碳建设的紧迫性,为解决低碳构建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本文基于现场调研,针对现阶段农村低碳生活现状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今后农村低碳建设政策及措施的制定与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调查方法

1.1抽样说明

在各个调研地域,随机向村民发放问卷,实行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确保调查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1.2分析方法

数据进行统一的统计处理,利用表格,图像等分析平面工具,结合国内外的文献,对问卷中的重要代表问题逐个进行结果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低碳意识

2.1.1年龄影响

受访村民的年龄大多分布在40岁至60岁以及六十岁以上年龄段。这部分群体的低碳了解度仅为23.6%。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在生活中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弱。但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最具地摊潜力。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贡献者,每个人都想通过节约不必要的生活花费而达到削减生活成本的目的。因此,对这部分群体进行低碳具体方法的宣传和指导是必要且有效的。

对于20岁以下及20至30岁这部分年轻群体,个人习惯的可塑性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兴趣较强,同时,大部分为有机会接受各方面教育的群体,网络媒体的参与度很高。在调查中,这部分群体低碳的认知度达到89.7%。

2.1.2文化程度

受访地的总体文化程度相对良好。其主要集中在中学和小学文化程度。且文化程度越高,低碳意识相对较高。在有关低碳问题认知的问题,选择熟悉含义和具体内容的受访村民中89.3%具有中学及以上文化,直接说明了由于文化水平较高,接受媒体宣传和新名词的能力相对较强,因此,低碳意识较小学文化程度及没有教育经历的村民低碳环保意识略强。

2.1.3性别因素

关于受访村名性别与低碳意识问答结果,我们看到,在有关低碳了解的不懂程度选项中,男性村民的人数多于女性。从中我们尝试得出男性低碳意识略高于女性的初步结论。结合我们调查过程中的交流记录,我们分析其中的原因在于男性对于新闻媒体比较关注,而女性对于电视剧等影视剧敏感。因此,从接受低碳内容宣传的机会上讲,男性的关注机会略高于女性,从而造成男性低碳意识高于女性的结果。

2.2低碳生活

2.2.1节能家电

关于受访村民在选购家用电器时是否会考虑低碳和节能效果的基本情况,有近一半的村民在选购家用电器时会把用电器的节能环保效果作为购买产品一个考虑因素。也可以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节能环保型产品在受访地的普及度相对较高,据调查,其中普及程度最高的是占96.2%的节能灯。

在调查中,我们还特别关注了村民们之所以不会考虑节能低碳的原因,并做了一定的分析和推断。在问及原因时,近四分之三的村民表示,由于节能省电的家用电器一般价格相对高昂;而其余的四分之一左右的村民则表示缺乏节能环保意识,而在选购家电是更多的是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品牌,而忽视了节能这一方面的因素。

2.2.2能源燃料

农村家庭使用的燃具种类是家庭生活总体碳排放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种类的燃料在使用时做造成的碳影响有着极大的差异,比如电,沼气是相对比较清洁低碳的燃料。

在受访村民中能源结构的大致分布,我们可以发现电是使用最多的燃料,其次是煤气,而天然气和蜂窝煤的使用相对较少,那是因为调查地地处南方,天然气和燃煤的储量较小,且他们的生产、销售、运输产业链和普及度相对北方并不完善,因此使用量相对较小。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秸秆和木柴在村民日常生活中用量也是较大,其原因在于受访地处丘陵地带,植被茂密。木柴作为一种取用方便,来源广泛,经济的燃料自然是村民们的一大选择。而秸秆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生产废料,作为燃料也算是物尽其用,但因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觑。

2.3低碳生产

2.3.1秸秆处理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质素。2000~2003 年全国秸秆被露天焚烧的总量约1.36~1.43 亿吨,占秸秆总产出量的 23%左右。但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67.4%的村民都会选择将自己的农余秸秆焚烧处理,当问及原因时他们最多的回答在于这样处理比较方便,还可以收获草木灰作为肥料。而与此同时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他们均表示对此没有考虑。

2.3.2用药情况

化学肥料和合成农药是长期以来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材料,然而,如何合理正确使用这些基本的生产材料关系着农田品质能否良好维持,关系着农业生产的总体碳排放。同时,我们看到有关农产品农药残留等食品的安全问题屡见报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民对于怎样适时适量地使用化肥农药。我们了解到93.4%的村民使用农药都是按照个人经验,加之文化水平有限,看不懂新型农药的用法用量说明书,极易造成化肥农药化肥的不正确使用。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不仅有可能对使用者的健康及土地的性质造成负面影响,更有可能产生农药残留等连锁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而对社会形成极大不利。

结语

通过相应的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村民的低碳意识普遍不强,生产生活中存在着诸多的“高碳”问题。当地的产业相对单一,结构有进行调整的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受访地的家庭低碳意识,养成环保习惯,有助于于农村家庭用能结构的改善,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推进。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方式依旧粗放落后、能耗高、碳排放量大。在日常生活方面,农民生活用能效率低下,新能源开发利用滞后,同时农民低碳意识薄弱,推进低碳农村建设氛围不足。

【参考文献】

[1]陈晓春,唐姨军,胡婷. 中国低碳农村建设探析[J]. 云南社会科学,2010,02:107-112.

[2]陈克毅,支三福. 低碳农村经济初探[J]. 山西农经,2009,06:22-24.

[3]周建发. 我国建设低碳农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2,09:5640-5642.

相关热词搜索: 现状 水平 农村 研究 低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