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
摘 要:本文分析了由于农村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土壤污染、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等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对环境的危害。探讨了从基础建设、生态农业、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措施来协调农村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中图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9499(2007)01-061-03
On the Urbanization of Villages and Envionmental Protection
SUN Yi,LI Xiao-yan
(College of Humanities,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Abstract:The urbanization of villages has brought about soil pollution,life pollution,industrial pollution,etc.The paper analyzes these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shows their harm to environment.Measures are explored to harmonize the urbanization of villages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aspects of infrastractural contruction,ecological agriculture evironmental management,etc.
Key Words:the urbanization of villages;environmental pollu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推进农村城镇化,提高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农村城镇化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联系与组合的不断优化,是农村产业系统的不断优化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但是人口和非农产业在城镇的集中,必然会产生生态环境问题。如果农村城镇化建设不注意环境保护,城镇化的结果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而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本文将主要从环境保护角度来探讨我国农村城镇化所可能引发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一、农村城镇化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及土壤
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而这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面源污染最为重要的来源。由于面源污染难以有效控制,会造成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使之失去生产和生活的使用价值,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因此逐渐显现出来。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太湖、三峡大坝库区、杭州湾等的监测资料都表明,悬浮物和大部分氮磷来源于农田径流。除了湖泊富营养化外,面源污染还造成地下水污染甚至食品污染。在我国强化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的同时,面源污染的控制也应积极开展和加强,否则水体污染不会得到根本性的好转[1]。
农用地膜带来的土壤污染和华北地区农村的秸秆和垃圾燃烧产生的污染也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环境危害,我国对这方面的情况也缺乏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对土壤污染导致污染疾病的总体情况并不清楚。
(二)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
设施建设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倾向日益明显。但与城市相对规范的规划、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相比,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在这些方面明显落后,脏乱差现象突出。这种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甚至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改善,对卫生和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2]。
(三)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
产生的工业污染 受乡村社区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了环境规划和治理,致使局部地区污染严重。这类企业中的大多数设备相对落后,产品技术层次不高,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因而环境污染严重,有些地方这种污染还通过污水灌溉、固体废物不当堆放等形式将有害物质转移到农作物上,使大范围的人群受害。近10多年来,工业化畜禽养殖业又成为新的污染源,在河网密布地区这种污染甚至已经超过工业污染。
二、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一) 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目前,我国是化肥施用量较大的国家之一,全国耕地化肥施用量析纯约每公顷375公斤,氮素化肥过量施用,会流失进入水体,研究证明,婴儿中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或变性红血素症,以及成人消化道内由于形成亚硝胺而致癌的现象,都与饮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关系。磷肥含有多种有害杂质,过量地施用磷肥,使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进入“食物链”。据美国有关资料统计,磷肥中约含有2%的氟化物,可以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体内富积,含氟量超过10ppm,人和动物易患氟斑牙或骨骼氟中毒。磷肥中镉的含量通常都比较高,肥料中的镉进入土壤后,很容易被植物吸收,而镉对人体健康又极为有害。
(二) 农村工业企业占用和毁坏了大量
农业用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
定程度的损害 人地矛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今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所剩无几,而现有耕地却被大量侵占,其中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是惊人的,1979年以来,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已经达到一亿多亩。比如农村砖瓦业就是消耗耕地的大户,每生产65亿块砖,要消耗1365万吨土,相当于45000亩土地被控掉0.33米。除直接占用耕地外,农村工业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减少的粮食超过了100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其中因为农业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47%以上[3]。
三、协调农村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基础体系建设
问题 过去,在农村环境问题上政策和投入没有跟上,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环境监测和统计在农村地区存在明显漏洞,甚至根本就没有这种监测和统计资料,这也是农村环境的具体情况,好像明白又不清楚的内在原因。广大的农村和乡镇这方面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这使我国农村环境问题难以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
(二)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这是生态环境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因此,政府必须尽快组建专门负责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的机构,规范核算项目。从统计入手,调整和增设农业自然资源统计项目。并将农业以及农村自然资源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完善报告制度,逐步实现定期化、规范化、公开化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报告制度。
(三)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
我国生态农业基本理论认为,生态农业既不同于完全依靠内部封闭或内部物质循环的有机农业,也不同于主要依靠外部大量投入资金和物质的工业化农业,而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体。
目前我国农业首先要积极发展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立体种植生态模式,立体种植是在半人工或人工环境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生产种植。它巧妙地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与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其次,要大力发展白色农业。“白色农业”是以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工程综合利用组建的工程农业。白色农业是利用至今尚未为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的地球上三大生物资源之一的微生物资源宝库,应用科技进行开发,创建微生物工业型的新型农业。因此,发展微生物工程科学,创建节土、节水、不污染环境、资源可循 环利用的工业型,“白色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
的环境管理 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有三个: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是我国过去在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中使用较多的手段,但是,行政命令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规范不够、约束力不强、缺乏经常化和制度化的检查与监督等问题,因此,必须不断优化。比如,制订明确的行政法规条文,提高行政措施的规范性;严格行政法规条文的执行,提高行政措施的严肃性;保持行政法规的相对稳定性;建立严肃的检查监督制度等等[4]。
经济手段包括收费、补贴和排污权交易等几个方面。收费制度和补贴制度在我国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比如,排污收费制体现出越来越多不足;排污收费以浓度标准收费,不能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量;费率的设置过低,污染企业愿意交费排污而没有治理污染的积极性,费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退滞,导致实际费率更低;单污染因子的收费体系对排污企业很不公平,挫伤了企业治防的积极性;等等。排污权交易,即释放污染量低于政府规定的排污标准的经济活动主体,可以把它的实际排放与允许排放间的差额卖给另一个经济活动主体,买者因而可以排放高于自家排放限制的污染物,这种交易可以在市场上广泛进行。
法律手段,是通过立法和司法活动,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以规范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使其与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致。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治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已颁布实施了一批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但法律体系还不健全,法律之间存在着某些冲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还必须强化,其正确立法手段在管理农村环境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 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 叶堂林.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管理[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 曲福田.经济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 毛志锋.人类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环境保护 城镇化 农村 建设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浅谈煤矿安全生产评价体系构建2021-08-27
- 浅谈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故障维修2021-08-27
- 浅谈医院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2021-08-27
- 浅谈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应用2021-08-27
- 浅谈WiFi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设计2021-08-27
-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2021-08-27
- 浅谈计算机教育教学创新2021-08-27
- 浅谈历史教学学生责任意识培养2021-08-27
-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2021-08-27
-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2021-08-27
- 乡镇年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21-08-27
- 市领导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讲...2021-08-27
- 环境保护演讲词400字范文2021-08-30
- 环境保护局局长述廉报告2021-09-12
-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环境...2021-09-14
- 世界环境保护日主持词2021-09-28
- 谈谈对环境保护认识2021-09-28
- 环境保护局开展迎七一主题活...2021-10-02
- 县环境保护局局长述职报告2021-10-05
-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工作汇报2021-10-05
- 服务农村青年加快经济发展推...2021-09-24
- ##市城镇化现状及对策措施2021-09-25
- 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改革...2021-09-27
- 关于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考2021-09-29
- 走出城镇化的误区-只有尊重规...2021-10-13
- *区城镇化工作考察报告2021-10-20
- 我国城镇化道路建设现状及建议2021-10-21
- 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以城带乡能力2021-11-01
- 我国城镇化的目标和中国特色...2021-11-13
- 城镇化进程要立足新起点实现...2022-02-11
- 年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2021-08-27
- 全市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上党...2021-08-27
- 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2021-08-27
-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助推农村经...2021-08-27
- 农村税费改革论文2021-09-09
- 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会...2021-09-10
- 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2021-09-13
- 县域突破暨农村经济工作座谈...2021-09-14
- XX市2004-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2021-09-14
- 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2021-09-17
- 建设局副局长个人述职报告范本2021-08-27
- 建设局信访服务建设工作经验2021-08-27
- 委员会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2021-08-27
- 建设项目中工程监理运用2021-08-27
- 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协...2021-09-06
- 法官论坛77:建设工程领域项...2021-09-08
- 加强中专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为...2021-09-09
- 建设局在信访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2021-09-10
- 县建设局在节约用地会议上的发言2021-09-10
- 建设局在重点工程廉政建设会...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