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江苏农业新坐标·美丽海门新典范

发布时间:2022-10-28 11:50:32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下文将以江苏省海门市星期七生态农业旅游观光项目为例,阐述休闲观光农业的规划设计要点。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观光;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7-0110-04

1 引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仍将聚焦“三农”问题,文件题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这是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要求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增加农业补贴金规模,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的污染。人们对健康饮食、科学饮食等越发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需求绿色、有机农产品,自然引起整个农业的产业升级。在上述大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观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

2 海门市概况

海门市,是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黄海之滨,位于长江和沿海两大开放带的交汇点上,东临黄海,南依长江,是中国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T字型的结合点。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西靠港口城市南通,北倚广袤的江海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

项目基地位于三厂镇,占地面积约443.5hm2。三厂镇,由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大生三厂”而得名,位于海门市东郊,1949年置青龙港镇和中心、会英、龙英、帆影、大兴、孝威6个乡,后并乡改公社,1993年青龙港镇、厂洪乡并入设三厂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府8km。崇海大桥建成后,三厂加入上海都市1小时经济圈,是商人投资的风水宝地。

海门市年平均气温15.6℃,1月为全年最冷月,极端最冷月为1963年1月,月平均气温0.0℃;7月为全年最热月,极端最热年为1971年7月,月平均气温29.9℃。海门市年平均降水量1040.4 mm,年最大降水量1500.7 mm(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654.6mm(1978年),年降水量小于700 mm和大于1300 mm的频率分别为2.2%,15.2%,年降水量在850 mm以上的年分占78%。海门市太阳辐射年均总量为4941.76兆焦/m2,其中冬季太阳高度最低且白昼时间短,太阳辐射总量小,夏季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高,白昼时间最长,辐射总量大。

海门市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目标,狠抓粮棉油蔬生产,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质量农业、生态农业、外向农业,使全市农业结构进一步调优,设施农业档次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质量明显提升,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增收渠道得到了全面拓展。海门山羊是江苏省优良山羊品种,体型较小,通体洁白,皮、毛、肉兼用。其板皮柔韧致密,肉质肥嫩鲜美,膻味少;毛是上等的制笔原料。山羊肠衣是医用羊肠线的原。香沙芋芋艿为海门地区芋艿优良品种。海门香沙芋芋艿闻名大江南北,优于黄禾芋、白禾芋芋艿。其质地细腻,干香可口。四色宝豆大小袍赤豆、大白皮蚕豆、关青豆、白扁豆:色泽鲜艳,营养丰富,被列为“中华粮油名特产品种”。小辣椒果红色亮、皮厚肉多、营养丰富,为调味佳品,是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年出口50万公斤左右,在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久负盛名。

3 海门市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区域优势:海门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市域东邻黄海,西靠有中国十大港口之一的南通港,便捷的港口区位优势有助于海门快速融入全球化的现代海运网络。南倚长江,西距苏通(苏州一南通)长江大桥16km,东距崇启(崇明一启东)长江大桥40km,处在上海、苏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以及浦东国际机场、虹桥机场等国际空港1-1.5小时交通圈范围以内,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资源优势:基地土地平坦,集中连片,土质肥沃,适宜发展现代农业。村镇相对集中,利于生产配套区快速启动。

民营经济优势:近年来,海门市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活跃的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已经成为助推海门市工业化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市场力量,也为三厂培育休闲农业提供了基础条件。

生态环境优势:基地生态环境优美,林木茂盛、河水清澈,生态环境良好。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和周边的江海岸线资源,为三厂现代休闲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3.2 劣势分析

休闲农业作的层次、规模、集聚度、竞争力、劳动者素质等有待进一步提升,面临着难点和制约因素,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观念等诸多环节有待进一步破解。现阶段园区内休闲产业类型多样,不同的分区开发存在各自为政的状况,项目类型同质化严重,难以形成合力。

3.3 机遇分析

机遇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江苏沿海沿江开发等多重政策的积极效应;机遇二:新型城镇化战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机遇三: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4 威胁分析

区域发展竞争激烈:在海门周边,启东、海安等城市由于区位条件相近,发展基础相近,资源禀赋相似,政策环境相同,对海门休闲农业的发展形成一定挑战。与太仓、常熟、昆山等同处上海周边的苏南县市相比,海门发展的产业经济基础目前相对薄弱,绝对竞争已处在相对落后地位,需要积极找准自身定位,谋求差异化发展。

4 江苏省海门市星期七生态农业旅游观光规划设计

4.1 规划设计理念与目标

4.1.1 规划设计理念

海门的生态涵养区:通过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打造不仅为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观光园同时具有调节区域气候、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成为海门地区的生态涵养区。

城市的休闲养生地:以农业休闲为特色的观光区可为游客提供清新自然的户外休闲场所,并可以在这里享用到远离污染的健康饮食,舒缓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为游客提供一个理想的休闲养生场所。

地区绿色农业新坐标:在食品安全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时代背景下,农业园发展定位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发展有机农作物生产。引入科学的生产管理理念,将园区打造成为地区绿色农业发展的新坐标。

4.1.2 规划设计目标

推广文化特色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园将海门地区独特的海门山羊文化融入到园区的规划设计中,让游客在游园的同时感受地区文化,更增添了游览观光的乐趣,使海门的山羊文化特色得到进一步推广。

推行绿色生活方式:通过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引导游客选择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园区内设置完整的非机动车交通体系,鼓励低碳旅游;通过策划田地认养、亲子牧场、有机餐饮等旅游活动项目,倡导更为绿色自然的生活理念。

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使农作物生产布局更加合理,加快农业新技术和绿色有机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和普及。在各个园区之间引入竞争机制,设置不同的农业发展定位,使各个园区竞争当中相互借鉴,实现园区绿色农业立体化、规模化发展。

4.1.3 整体规划设计

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在充分利用并发挥现有农业资源优势,根据已有的农业观光旅游资源特点,将整个园区分为6个部分,分别为中维生态园、维景生态园、阳光农庄、味之原、中华奇异果生态园、金盛绿园。每个园区各自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及旅游发展定位,实现园区之间联动式发展。通过完整的道路体系规划将6个园区串联成为完整的整体,同时每个园区道路系统形成独立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水系资源,将现有水系联通,沿水岸设置生态缓;中带,增强水体活性,减少暴雨径流及农业化学肥料对水质造成的污染;结合水系规划休闲水街及水上游览动线,丰富了园区的旅游方式。沿园区主要道路及循环水网设置连贯的生态廊道,进一步丰富了园区内的生物物种多样性。通过设置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购物餐饮设施等服务内容,使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有更为丰富的休闲活动内容。园区内设置完整的绿道网络,每个分园设置电瓶车停车及交通转换中心,鼓励游客选择绿色游览方式。海门山羊文化特色贯穿全园,结合地方文化设置的景观小品及构筑物点缀其中,进一步丰富了园区的旅游文化内涵。具体如图1所示。

4.2 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海门山羊产业链:海门山羊文化贯穿农业园区,是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生态、科学的养殖方式、山羊系列产品的加工处理,缩短从养殖到销售的中间环节。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实现“人畜分离,种养结合”,构建稳定的流通渠道和产加销体系,园区餐饮也会成为海门山羊的推广平台。

奇异果生态产业:在采摘旺季,每个月都有一个主打品种上市。果园中在培育当地乡土果树成为主要栽培品种的同时,引进桃、杏、樱桃等水果的新品种,时令水果种类不断增加,形成多元化的品种格局。园区规划采摘园采用‘田园超市’的运营模式,通过自摘自买的方式,游客们既可体验劳动的乐趣,又能分享丰收的喜悦,同时营造园区的特色观光景观。

苗圃林木培育:在园区中林木基地的苗圃的选育工作紧密结合城市绿化调整改造的要求,注重需求量较大的花境材料和树木的繁殖。除了储备常见的植物材料外,逐年增添新优品种。园区也成为苗木展示的平台,缩短培育到销售的沟通环节。

有机农作物生产:园区的有机农作物采取生态种植方式,以培育绿色农产品为生产目标。推广和发展新技术栽培方式、控制田间农药和化肥的施用。将园区的绿色农产品进行再加工,和园区的生态餐饮相结合。

4.3 重点区域规划设计

4.3.1 中维农业观光园

本园以“生态田园、休闲乐园、心灵家园”为规划理念,以“生态、休闲、人文”为规划设计主题,打造最大的生态休闲乐园,为游客构建一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梦想田园。以现代农业为基础,观光休闲为主旨,农业、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生产养殖、旅游观光、绿色休闲、科技教育相互融合的现代化生态休闲乐园。规划设计示意图如图2所示。

4.3.2 休闲水街

依托孝汉河良好的水质条件,沿水系设置一条具有休闲住宿、生态餐饮、特色垂钓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水街。水街规划通过建筑空间围合形成院落空间与线性街市相互组合,开敞有序的空间节奏。沿水岸设置亲水平台、木栈道、生态岛、小木屋等景观空间元素,进一步丰富了休闲水街的景观风貌。规划设计示意图如图3所示。

4.3.3 中央景观

中央景观区的规划位置处于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区位核心,通过对现有水系的梳理、联通营造开阔水面,设置生态岛、木栈道和生态湿地,营造大气自然的田园景观风貌。利用具有观赏价值的农作物品种设置大片的五彩花田作为景观湖面的色彩背景,五彩花田在满足农业生产的同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大地景观吸引力,可以作为场地的婚纱摄影区和郊野写生基地,在中央景观的核心位置设置观光塔作为全园的景观制高点。通过对水系环境、大地景观与地形变化的处理营造全园景观品质最高的区域作为全园的核心景点和人流转换中心。规划设计示意图如图4所示。

4.3.4 阳光农庄

阳光农庄以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海门特色蔬菜种植和特色生态餐饮为主题特色。以种植苗木和果林作为辅助。与生态农业园主入口对应规划一条特色商业街满足游客的餐饮和购物需求,利用有机蔬菜种植和果林设置蔬果采摘园为游客提供别样的农耕生活体验。规划设计示意图如图5所示。

4.3.5 中华奇异果生态园

本园为果业文化板块,以生产国外高档水果为现代农业品牌。规划在满足园区生产功能的同时设置优良水果展厅、露天展示区、水果采摘园等内容满足游客的休闲、度假、旅游的需求。水果大棚的个性化设计和自然景观的合理规划进一步提高园区的旅游吸引力。规划设计示意图如图6所示。

4.3.6 维景生态园

本园为珍稀花卉苗木板块,以种植珍稀花卉和苗圃栽培为现代农业品牌。在满足花卉苗圃种植的基础上规划设置花卉园艺展示馆、特色乌巢温室提供展览和销售服务。通过园林景观设计构筑微地形,形成曲径通幽的自然景观作为苗木品种的样板展示区。规划设计示意图如图7所示。

4.4 景观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主要在环境空间中给游人提供休憩便利的场所,造型的设计给人以视觉的美感,并对景观形象的塑造起了装饰作用,景观小品材料选择主要以经济环保为主。光影长廊:从南通纺织文化当中提取灵感,塑造带状形态光影长廊,为游人提供休憩空间营造光影婆娑的遮阴环境。如图8所示。

铺装设计包括广场铺装和道路铺装等,以干净大方为主,通过色彩和图案的变化来界定空间的范围,同时也营造了空间的整体性,贯穿游人游览过程的始终。铺装材料主要选用与整体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材料环保材料。具体如图y所不。

5 结语

海门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良好的旅游基础。存在着休闲农业的层次、规模、集聚度、竞争力、劳动者素质等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观念等诸多环节有待进一步破解等劣势。也存在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江苏沿海沿江开发政策效应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着区域发展竞争激烈的威胁。在上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门市会迎来生态农业旅游观光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相关热词搜索: 海门 江苏 典范 美丽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