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带保镖的医生

发布时间:2022-10-28 12:35:03 浏览数:

按照医院保安部要求,在李宁上班期间,小曹必须全程“贴身保护”。无论李宁是在门诊值班,还是在给病人做手术,甚至是上厕所,都“不能丝毫放松警惕”。

惊魂医师

2004年4月15日,正是暖风熏柳,春光明媚之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外的气氛却显出几分肃杀!这所医院大楼从外表看上去和其它的医院没什么两样,一样的布局,一样的白色外壁,一样的花坛里青草与红花辉映,随着一阵微风吹来,也会飘飘荡荡。但是,不一样的却是在大门口,多了两位如怒目金刚般的警察站岗,在警察旁边,是新设立的“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110报警点”。

在医院的门诊大楼里,擦得光亮的水磨石地面上映衬着各种穿梭其中的影子。在这里,除了被人搀扶的病患在不住的咳嗽,除了挂号处窗口外排着长长的人龙,除了两位保安一如往日地站在门口,背着手,面带几分职业性的警觉与生理性疲惫的眼神扫视着来往的人流之外。一些穿着藏青色护卫制服、手持便携式对讲机的保卫人员在其中却如同被从米粒里淘洗出来沙子一样乍眼!

他们的神态机警,一袭青衣更是遮不住臂膀上浑圆的肌肉,这些人目光如电地在各个楼层走动着,往往前面是医生,后面就是他们,也让人闹不清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大多数与之擦肩而过的人都对他们投以了好奇的眼神。

“我都是紧随着李宁大夫,寸步不能离的。”

脸庞黝黑,性格开朗的“保镖”曹丰林解释着他与医生的关系,一头的寸发与彪悍的身形让他与瘦削的李宁医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曾经在武警部队服役5年的曹丰林,擅长“近距离擒拿格斗、自由搏击、射击”等护卫技能,他说自己“样样都会”。

作为李宁医生的“贴身保镖”,他的神经已经从去年一直紧绷到了现在。在接到“死亡威胁”后,李宁医生的日子显然也很难过,这些天让他一直寝食难安。

按照医院保安部要求,在李宁上班期间,曹丰林必须全程“贴身保护”。无论李宁是在门诊值班,还是在给病人做手术,甚至是上厕所,都“不能丝毫放松警惕”。“已经出现过一次不可饶恕的惨痛教训了。” 曹丰林说,他感到自身的压力非常大。

黑榜题名

李宁,男,1958年4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华西医大,获学士学位。1994年6月受学校公派,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肿瘤外科进行博士后研究,1995年6月转至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1996回国任普外科副教授,普外一病室主任,2001年任普外科主任医师。

据悉,从业以来,李宁医生在国内各种专业杂志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参编论著多部。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为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特邀编辑。作为主研人员,所参加的研究课题两次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过去成绩固然显著,现在的李宁可能算得上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里最悲情的医生。

在医院,李宁是身穿白大褂,头戴鸭舌帽,眼戴黑墨镜的唯一一人。

2004年的3月15日,是李宁返回工作岗位的第一天。2月份,他刚刚被人用刀砍过,头上的伤疤还依旧清晰可见。

在最近的两年里,李宁已经不止一次接到病人家属的“追杀令”。为了躲避“死亡威胁”,李宁曾不得已向医院申请“休养”了一个多月。

当然,让华西医院如临大敌的并不仅仅是李宁一个人的安全。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有一份特殊的名单,院方把它称之为“黑名单”,在长达5页的“黑名单”上,被“黑榜题名”的就有24名医生,在他们的名字前面,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标注。有的是“威胁”,有的是“不得安宁”,有的是“将付出惨重代价”。手拿这份颇为离奇的名单,再联想到李宁的遭遇,简直让人感到如陷冰窟,阴森森,脸发凉。该院一位领导面色沉重地表示:“如果只是一个两个,可以看作是个别现象,但现状并非如此。从年轻医生到中年医生,再到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从医生到医护人员,缺乏人身安全感已经成了普遍现象!过去医生们常说的‘只要病人还有1%存活的可能性,就要尽100%的努力去抢救’,现在基本上没有医生敢冒这样大的风险了,这对绝大多数患者其实是不公平的!同时,更不利于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据悉,医生们面临“死亡威胁”,是因为病人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几位病人所患疾病大都是恶性肿瘤、先天性疾病、精神病等重症。

针对病人家属对医生们的“死亡威胁”,担负着保卫华西医院安全的保安部再也坐不住了,为了让医生在不用担心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有一个专心治理病患的环境。保安部可谓煞费苦心!对病患的家属进行思想教育和沟通疏导显然有点远水不解近渴,于是保安部想到了一个应急的办法,那就是雇佣了像小曹这样的“贴身保镖”,最多时达到十几名。现在的6人,更是精兵中的精兵,不仅都是从退役武警中挑选出来的,而且个个艺高胆大。

据悉,现在华西医院配备保镖的6位医生为5男1女,除了一位是精神科医生,其他均为外科医生。他们全部是教授、业务骨干,其中多是科室主任。

这些“贴身保镖”的着装,根据医生工作时的需要而定,有时穿着护卫的制服,有时穿着与医生一样的白大褂,还有时穿着西装。总之什么样的服装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关键时刻发挥出的作用。

对于身边形影不离,连上厕所都要跟着的贴身保镖,让险些去阎王爷那里报道的李宁虽然感觉到私人空间受到限制,但心里多多少少感到了一丝踏实。

让李宁记忆犹新的“死亡威胁”,第一次发生在2003年的10月10日,那天上午11时许,李宁参加完一个医疗事故鉴定会,刚刚走到门外,就觉得面前突然多了条人影,接着就是脖子一紧,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女人正揪着他的领口,这个女人劈头就是一巴掌,尖锐的指甲像刀子一样在空中飞舞,双脚不停地交替踹着他,李宁本能地护着头颅,一步步向后缩退,耳边传来一声声破口大骂,反反复复的意思却只有一个——“李宁,你给我小心!”

当天下午,狼狈的李宁向医院有关部门申请暂停几天专家门诊的要求。他的领口已经被撕烂,颈部明显有两道近一厘米宽、六七厘米长的血痕。

原来,这个女人姓唐,是一位陈姓患者的妻子。在22个月前,陈某因患直肠癌在华西医院普外三科接受手术,术后病理报告显示当时已有淋巴结癌转移。2003年5月至6月,陈某两次B超检查发现肝脏占位,6月16日再度入院,19日由普外一科主任李宁为其“剖腹探查”。

术中李宁见其癌症多处转移,假如盲目切除很可能导致肝脏衰竭,因此选用了“化疗泵植入”治疗方案。陈某于23日出院。

但是,陈某出院后,李宁的麻烦也就来了。从陈某出院大约一周后开始,李宁便不断接到其打来的恐吓电话:“你等着,我要让你一命换一命!”陈某及家人生气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二度患癌后医生并没有像上次那样切除。

没过几天,当李宁独自坐在门诊室值班时,“说话算话”的陈某夫妇,果然就带着3个彪形大汉找上门来,不但对李宁恶语相向,而且声称要“弄死他”。

李宁真的有点儿害怕了。前不久,他的同事——另外一个科室的临床医生,被病人家属堵在急诊室门口连砍13刀,一只眼睛瞎了,4个手指残了。那惨烈的一幕至今仍浮现在他的眼前。

他甚至不明白,医生不是救人的人吗?怎么反倒成了被追杀的人?

在不安中,李宁受到了院方的“特殊照顾”,“保镖”成了李宁与“死亡威胁”中间的一道防卫墙。

索命之人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叫做“雷声大雨点小”。被高度注意防范的陈某夫妇没有操起屠刀,倒是另一位病人的家属陈文轩,在黑暗的角落里默默地将菜刀磨得雪亮。

2004年2月11日上午8点多,华西医院普外科电教室,60余位医护人员正有序地进行着交接班。普外科主任、著名的肝脏治疗专家李宁教授坐在前排第4个位置上,正和同事一起听石应康院长的电视讲话。

坐在李宁教授旁边的是医院的蒋力生教授。回忆当时的情形,蒋力生说“当时,我们都没有注意到有人进教室,直到我前面有一个人影挡住了电视时,我才发觉。‘你是患者家属还是找人?’我还没问完,对方就走到了李宁教授面前……”

只见这位剪着齐耳短发、身穿一件格子短大衣、抱着双手、用粉红色围巾紧紧裹头、只露出两只眼睛的中年妇女,轻手轻脚地走到李医生身边。

“你是李医生啊?”中年妇女问,“对” ,李宁教授一边继续看电视一边回答。“砍死你!砍死你!”就在所有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中年妇女突然边歇斯底里的大叫着,边从腋下抽出一把带着寒光的菜刀,对着李宁教授的头狠命砍去,出于本能反应,李宁伸出左手想挡住菜刀,结果左手臂也被砍伤……

这血腥的一幕来得太突然,大家都懵了。等60余位医护人员回过神时,李宁教授已经倒在了地上。"我就坐在李宁教授的后面,他倒地时,我还以为是椅子坐垮了。"普外科的护士长说。

一击得手后,蒙面人再次挥刀,旁边两名医生“呼啦”一下从座位上弹起来,将行凶的中年妇女紧紧架住,护士长迅速夺下妇女手中的菜刀。同时,医护人员纷纷围拢,将浑身是血、已处于昏迷状态的李医生扶起,紧急送往脑外科手术室抢救。很快,医院保卫处工作人员、小天竺街派出所民警赶到,中年妇女被带到派出所。

这时大家才看清,行凶者原来是一中年妇女,约1.6米高,50来岁。

抢救手术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为李宁主刀进行手术的脑外科主任游潮和为其实施麻醉的刘医生坦言:这一刀,不仅在李宁头上砍出了长达9厘米的伤口,而且深度已到达颅骨,致颅骨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十多块头骨碎片被削下。另外有一刀,把李宁左手划出一道深深的伤口……

手术前,李宁一直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虽然医生们以最快速度进行了抢救,但李宁受伤后的失血量仍超过了1000毫升。手术过程中三次血压零对零,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当天上午,华西医院数千名职工、学生群情激愤,强烈要求严惩凶手,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考虑到普外一科的部分医生情绪波动剧烈,当天已经排好的30多台手术被迫停止。

当日晚间,李宁苏醒过来。因为事发时,凶手是趁保镖上厕所的机会下手的。为此,保镖曹丰林遗憾不已。

2月12日,李宁医生遭受暴力侵害一事,引起了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吴仪以及四川省有关领导高度重视,他们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妥善处理好此事,并对受害医生李宁表示慰问。

陈文轩,56岁,系成都某中学会计。一个温文尔雅的女人,平日里和人几乎都没红过脸。也正是这样一个女人,将菜刀一次次砍向了摊倒在地的医生李宁。

那么,是什么样的仇恨催使着她非要采取如此极端的方法来发泄呢?

不解之“仇”

原来,2002年6月,陈文轩的丈夫尚承文在华西医院体检时查出患有肝癌,并在该院进行了治疗。后来尚承文的病情恶化,出现肝腹水等严重症状,陈文轩由此对李医生当时的治疗方案产生怀疑,继而迁怒于李当时没有及时给她丈夫动手术,才导致现在病情恶化。之前,陈文轩就曾找李医生理论,但没有过激行为。11日上午,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陈文轩怀揣菜刀将李砍成重伤。

据介绍,事发后华西医院立即组织专家查阅了尚承文的病历,对其住院期间的诊断、治疗过程进行充分讨论。专家认为,医院对患者的诊断明确、诊治方案恰当,符合医疗原则及规范。

李宁表示,陈文轩丈夫尚承文是退休干部,2002年7月在他这儿治疗晚期肝癌。“我们把多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利弊告知了患者,患方经过4天的充分考虑后,于2002年7月29日强烈要求进行冷循环射频治疗,也就是通过局部加热杀死癌细胞的无创疗法,暂不考虑手术治疗。这些在患者的病历中均有相应的记录,我们还有患者家属签字表示同意的材料。”

但陈文轩见其丈夫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便隐瞒了在李宁医生这儿的治疗过程,带着其丈夫及相关基础病历重新到华西医院门诊求治。

当时坐诊的一位老教授根据尚承文的病情和病历判断,“射频治疗”方案不但无效,反而延误了治疗,从而导致病情恶化。

陈文轩听后大惊,想方设法又找了一些成都治癌专家和医疗机构咨询求证,慢慢的听到相似的说法也多了,甚至有的专家认为“射频疗法”还处于试验阶段。陈文轩说,老伴一年半前查出晚期肝癌,经过李宁治疗,目前又出现了肝腹水等症状,认为这是当初李宁治疗不当造成的,自然产生了报复心理。

砍人事件发生后,华西医院组织的外科专家组查阅了患者尚承文的病历,对其住院期间的疾病诊断、治疗过程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李宁医生对患者的诊断明确,诊治方案恰当,符合医疗原则及规范”。

然而,就在李宁被砍后仅仅一周左右,华西医院再次上演同样的悲剧。

华西医院一位副院长、骨外科医生裴福兴在病房查看病人时,突遭以前一位病人砍杀,幸亏旁边一位进修医生挡了一刀,斐医生才逃过此劫。

华西医院的一份内部报告这样写道:李宁事件之所以在华西医院激起如此之大的反响,是和近几年医疗环境恶化有着密切关系的。据华西医院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今,各类暴力事件已发生了20多起,其中直接伤害医务人员安全的有7起。仅2004年春节期间,就有6起对医院、医生安全进行威胁的事件发生,其中包括威胁要杀医生、炸医院住院大楼等……

相关热词搜索: 保镖 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