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做活资兴市农产品销售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28 13:40:05 浏览数:

摘 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目的是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本文阐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产品销售带来的新机遇,分析了资兴市农产品的销售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活农产品销售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产品销售;资兴市

随着农产品资源以及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农产品产销矛盾愈渐突出,农产品销售已成为建立现代农业体系的最大瓶颈,制约着农业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提高和农民增产增收。为深入了解资兴市农产品销售情况,有效破解农产品“难卖”问题,近日笔者深入资兴市有关部门、乡镇、企业就资兴农产品销售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对资兴市农产品销售提供有益参考。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产品销售带来新机遇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去库存,有利于改善农产品供求关系。农业的“去库存”需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着力改善农产品供求关系,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其重点有两方面:一是适应城乡居民食品结构消费升级需要,在提高和改善农产品品质上下功夫,如调整品种结构,实施标准化生产,采取限产栽培技术措施,开展品牌农业创建,创新营销模式等。二是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休闲旅游融合起来,拓展新功能,培育新产业,创新新业态,延长农业价值链,满足对农业的多功能消费需求。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降成本,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供给效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用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等新理念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处理国内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形成国内农业新优势,提高农业竞争力,核心是提高国内农业供给体系效率,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农产品交易成本。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发力,还需要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着力。这就要求转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服务,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大力支持循环农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补短板,有利于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随着农业快速发展,制约农业的一些“短板”问题越来越显现出来。最突出的是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尤其是农田水利、耕地质量等建设和改善提升的任务十分繁重。另外,随着农业经营体系的变化,一些现代生产要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现代农业的“新短板”,如金融服务、保险服务、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等。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差距显着缩小。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这就要求农业生产要由过去数量为先转到质量数量并重上来,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二、资兴市农产品销售现状

(一)支撑农产品销售的资源品牌优势明显。资兴是典型的山区、库区,具有丰富多样的农产品资源,特色果业、林业、渔业等区域化、规模化生产逐步形成。一方面,标准化基地建设已见成效。全市蔬菜、茶叶、水果、油茶、楠竹等绿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七里蔬菜、清江柑桔、汤溪茶叶等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来势喜人。2015年底,全市蔬菜种植18万亩,茶叶种植7.3万亩,柑桔种植12万亩,小水果种植3.7万亩,楠竹面积26.8万亩,水产放养面积20.96万亩,共创建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6个;通过认定的无公害食品种植面积5000亩、有机食品种植面积2500亩,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22万亩。另一方面,特色农业品牌有亮点。强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以品牌带动农产品销售。全市共有3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产品、1个有机食品产品,巩固和创建省字号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4个。“狗脑贡”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东江鱼”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江湖蜜桔”获评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农产品价格得到提升,如资兴绿成康公司每年向港澳台直供绿色有机蔬菜550吨,平均价格比普通蔬菜高50%。

(二)带动农产品销售的市场主体逐步成长。农业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农户。近年来,资兴按照“龙头带动”的思路,重点培育了鑫源农业科技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模式,较好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5年,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4家,其中郴州市级16家、省级5家,完成销售收入26亿元,实现产值28亿元。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合作经营等方式,联结农产品基地33万亩,带动农户4.7万户。另一方面,农业专业合作社辐射作用增强。2015年底,资兴市已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389家,其中从事种植24家、养殖128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9家;评选郴州、省及国家级示范社36 家,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先后培育了清江好又精柑桔、何家山蜜梨、蓼江強农农机等一批省级、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各合作社通过开展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的“四统一”工作,提高了农产品品牌效益,拓宽了销售渠道。

(三)畅通农产品销售的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市场体系是沟通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资兴市在市场体系建设,特别是有形市场建设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一是农贸市场枢纽作用增强。近年来,资兴市把农贸市场改造作为“菜蓝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有效增强了农贸市场的农产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服务等功能。2015年底,全市共有城乡农贸市场44个,拥有摊位2085个,实现农产品交易额10亿余元。二是特色专业市场初具雏形。在清江等库区乡镇依托农业合作社形成了小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州门司镇以建设“山珍交易小镇”为目标,引导农户搞特色种养,形成了东江梨、生态米、高山茶等6大特色农业产业;同时借助年货节这一形式,把村民生产的绿色乡土味自备年货变成商品,实现城乡供需对接。三是超市带动作用增强。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工作,市内有6家大型超市设有农产品销售专场,直接联结农业合作社21家、农户500余户,年销售额过亿元。

三、做活资兴农产品销售的对策及建议

(一)要精准产业定位,以市场需求引领发展。主导产业、主导产品不在多,关键在精准,符合市场需求。从资兴来讲,要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抓手,立足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培强东江果、东江鱼、狗脑贡茶、油茶、畜牧、蔬菜等六大主导产业。规范土地流转,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打造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东部特色农业区和南部品牌农业区。要推进农业产业差异化发展,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以差异化优势赢得竞争优势。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农企对接,推进优质农产品进超市、进学校、进社区。

(二)要提高产品品质,以品牌实力占领市场。最高级的营销,是利用品牌符号,把产品输送到消费者心里。从资兴当前来看,要注重品牌特色、品牌整合与品牌质量“三管齐下”。要抓品牌特色。坚持走“生态路”、打“特色牌”,大力发展资兴特色的生态产品、有机产品、绿色产品,以特色品牌开拓市场。加强东江鱼、东江湖蜜桔等地理标志品牌保护,维护区域品牌的独特形象和不可复制的优势。加大“东江湖”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力争将“东江湖”品牌纳入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向国际市场推荐的120个知名农产品品牌。

(三)要培强市场主体,以龙头组织带动营销。农业经营主体做活农产品销售的支撑。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排头兵”工程,每个主导产业确定1—3个重点支持的龙头企业,鼓励其规模扩张、做大做强。大力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培育壮大绿成康、四季牧业等一批市场前景好、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生产型、加工型及流通型的农业龙头企业。提质发展罗围农产品加工园,引导园内企业扩生产、创品牌、拓市场。支持发展产销大户。深入推进“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加强农产品经纪人、种养大户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市场应变能力与营销水平。鼓励发展储藏、配送、销售等各类农产品专业购销大户、农民经纪人、代理商、批发商等农产品营销组织,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壮大对外贸易主体队伍,鼓勵引进加工贸易配套企业,完善产业链。

(四)要健全市场网络,以良好平台促进流通。重点抓好“三个平台”建设。要建好物流平台。良好的农产品存储、冷链设施,既有利于果蔬产品的反季节销售,也有利于降低流通过程中的损耗。要大力扶持农产品第三方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重点支持达达冷链物流等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壮大,建成为资兴乃至郴州的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鼓励绿成康等大型农业生产、零售企业建立完善冷链储存设施,在做好企业内部配送的基础上发展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冷链物流分中心。充分利用好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鼓励清江、白廊等地的种植大户和农业合作组织建立冷库设施。力争年底全市冷库储存量达50万吨以上。搭好市场平台。支持具有资金优势、专业优势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批发市场、专业市场、超市、直销店、网络店,或在市场、超市设置农产品柜台摊位,延伸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值链。建好电商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抓好阿里巴巴、京东等农村电子商务项目,推进线上和线下建设,形成农村电商产业集群。成立电商协会,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为电商从业者提供政策咨询、专业培训、产品推介、快递物流、资金帮扶等培育与孵化服务,助力个体电商发展微博、微信、微店“三微”营销。

相关热词搜索: 资兴市 做活 结构性 供给 农产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