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疏肝颗粒治疗冠心病伴抑郁状态39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养心疏肝颗粒治疗,对冠心病伴抑郁状态患者的抑郁状态的影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2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养心疏肝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抑郁状态、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和生活质量,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抑郁状态有效率(76.9%vs,33.3%,P<0.01)和平均HAMD减分(12.54士3.91vs,8.73士4.12,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据简明36项健康问卷表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及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均显著改善,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养心疏肝颗粒在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②养心疏肝颗粒治疗后患者未显示出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 冠心病;焦虑抑郁;中医药;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冠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冠心病患者对疾病本身的恐惧心理及对将来的生活失去信心,导致其多有抑郁心境,有文献报道[1]约40%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长期的抑郁情绪可以通过机体的应激反应诱发冠心病,严重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因此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状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针对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心理疗法、运动疗法及西药治疗,心理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但通常需要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进行治疗,当前的国情难以满足众多的此类患者;运动疗法效果较差且患者依从性较差;西药众多的副作用限制了临床的使用,且新型制剂的价格昂贵。
临床报道的中医治疗方案以活血化瘀、宽胸化痰、疏肝理气为主,临床具有一定疗效,但相关研究的对冠心病及抑郁的诊断不够严谨,研究方案缺乏严格的随机、对照、盲法的应用,评价标准多不针对生存质量,说服力不强,难以得到医学界的公认。我们对39例冠心病伴抑郁状态患者进行综合性干预,旨在观察养心疏肝颗粒治疗,对冠心病伴抑郁状态患者的抑郁状态的影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2年3月20日至2013年1月20日甘肃省中医院心内科病房或者门诊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有74例患者符合抑郁状态诊断,根据入院先后进行序贯法编号,然后采用以SPSS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对试验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4例,疗程结束时共72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治疗组39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3至70岁,平均年龄56.90±7.65岁。对照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45至70岁,平均年龄58.00±9.34岁。
1.2 诊断标准
1.2.1 冠心病西医诊断标准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2]。
1.2.2 抑郁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3],评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病人的抑郁症状,将HAMD≥17分定为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试验药品
2.1.1 试验药 养心疏肝颗粒;规格:每袋6g;生产单位:甘肃省中医院院内制剂。
2.1.2 对照药 安慰剂;规格:每袋6g;生产单位:甘肃省中医院制剂科。
2.2 给药方案
2.2.1 试验组 养心疏肝颗粒,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2.2.2 对照组 安慰剂,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2.3 治疗疗程:4周。
2.4 合并用药规定
2.4.1 合并用药 在试验期间,常规使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如他汀类、抗血小板药、β受体阻滞剂、ACEI、硝酸酯类及长效钙离子拮抗剂。
2.4.2 禁用药物 临床试验期间,两组病人均不能使用治疗抑郁的其它中成药以及其它功效与试验药物相近的药物。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χ±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和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4.1 抑郁症疗效评分采用3级临床疗效标准评定: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评定疗效,减分率≥90%为显愈,t>30%为有效,t<30%为无效。
4.2 对简明36项健康问卷表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逐项评分,并对每一评分进行正向化处理,标准积分=(实际得分-该方面最低得分)/(该方面最高得分-该方面最低得分)x100%,评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机能状态越好。
5 治疗结果
5.1 一般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抑郁评分、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及常规服药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失访患者共2例,治疗组1例,对照组1例,具体原因为依从性差,故退出观察。
5.2 抑郁状态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的变化 养心疏肝颗粒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状态显效率28.2%,有效率76.9%,HAMD减分12.54士3.91;而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状态显效率12.1%,有效率33.3%,HAMD减分8.73士4.12;治疗组在有效率和HAMD减分方面差异(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养心疏肝颗粒可显著改善冠心病伴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
5.2.1 抑郁状态的变化 见表1。
5.2.2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的变化
5.2.2.1 简明36项健康问卷表:见表2。
36项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分为8个维度。在所有条目中,除第一个条目(健康自我评价变化)外,均被用来计算得分。前4个维度被定义为生理健康内容,后4个维度被定义为心理健康内容。各个条目的记分采用万崇华等[4]介绍的方法进行,总分为145分;各维度的记分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5.2.2.2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见表3。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分为5大项19个条目: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问题l),心绞痛稳定状态(AS,问题2),心绞痛发作情况(AF,问题3-4),治疗满意程度(TS,问题5-8),疾病认知程度(DP,问题9-11)。对每一评分进行正向化处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城及机体功能状态越好。
5.3 安全性研究
5.3.1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在研究过程中,养心疏肝颗粒治疗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频率依次为腹痛、便溏2例(5.13%);心慌1例(2.56%);这些不良反应均发生在服药后1-2周内,继续服药后症状消失。药物相关不良事件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5.3.2 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比较均未出现异常改变。心电图检查治疗组出现房性期前收缩1例;对照组出现房性期前收缩1例,室性期前收缩1例,临床印象与用药前基本一致,与养心疏肝颗粒治疗无关。治疗结束时,两组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体重结果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6 讨 论
冠心病患者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从而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等各个环节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一定联系。冠心病伴发抑郁症是一种躯体疾病伴发的严重心理反应,而不是一种躯体疾病的正常反应,临床医生应提高识别能力,及时给予关注及治疗。
本研究的所有研究数据向我们提示如下结论:养心疏肝颗粒在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4周治疗的有效率达76.9%,显愈率达28.2%。并改善冠心病伴抑郁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本研究中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这提示,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进行积极中医药的抗抑郁治疗是安全的,这不仅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而且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故结合祖国传统医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现代医学中的抑郁症,当属于中医的郁证。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肋胀痛,火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郁证主要为七情所伤,情志不遂,郁怒伤肝,导致肝气郁结而为病,故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肾。肝喜条达而主疏泄,长期肝郁不解,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可引起五脏气血失调。肝气郁结,可因生化无源,气血不足,而形成心脾两虚、心神失养之证。本研究中患者予以中成药(养心疏肝颗粒(由甘肃省中医院制剂科制备))以补心气血不足,疏肝气郁结。养心疏肝颗粒为心气血不足,肝气郁结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而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火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心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故予以口服养心疏肝颗粒以观察患者的情绪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为中医药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建平,顾卫平,卢尔滨,等.冠心病患者情绪障碍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3):143-144.
[2]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命名及诊断标准[S].1979.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 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
[4] 万崇华,方积乾,史明丽,等.MOS SF-36量表用于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4):260-1259.
相关热词搜索: 养心 冠心病 颗粒 抑郁 临床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疗...2021-08-27
- 分析超声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2022-10-21
- 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2022-10-24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2022-10-24
- 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的超声与...2022-10-24
- 心血管疾病急诊临床特点及临...2021-08-27
- ACG临床指南:艰难梭菌感染预...2021-09-05
- 临床医学实习目及意义2021-09-14
- 医学生临床实习驱动式案例教...2021-10-20
- 基于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2022-10-22
- 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2022-10-23
- 重视临床多重癌的发现和治疗2022-10-23
- 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进展研究2022-10-24
- 项目化教学在临床检验基础课...2022-10-24
-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