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城市厨具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厨具的历史及发展、厨具与人和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由厨具主导的新的中国未来城市厨房生活模式,即厨房及厨具的绿色化、情感化和智慧化。
关键词:厨具 生活模式 智慧 健康 情感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051—02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厨房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将有新的变化。人们在快节奏生活的同时,厨房及厨具应该从功能和情感上满足人们各方面新的需求。本文所做出的探讨,希望未来厨具能够依托厨房这一角色引领人们智慧化、健康化和情感化的未来厨房生活模式,为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1 厨房及厨具的发展历史
史前时期,燧人钻木取火用火来取暖、烘烤食物,但是由于烹饪离不开器皿和炉灶,人们开始使用一些陶制鼎、缻(fou)、罐,在山洞里用石头搭灶台,早期的厨房由此诞生。新石器时代的陶制灶具较为粗制笨重,不够结实,传热性能也不好,烹饪方式也很单一。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夏商周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器,不仅善于传热,同时也提高了烹饪功效和菜品质量。战国时期的铁质锅釜更方便放于灶上,上面放上蒸笼用于蒸和煮。到了秦汉魏六朝时期,锅釜由厚重趋向轻薄,并且有了台灶,厨房已经初具雏形。近代以来,人们开始用泥土或砖搭建灶台,并在上方接上烟管,还利用风箱来加大火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利用电阻丝传热的电炉子更方便人们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燃气灶出现标志着现代厨房的到来。
通过对厨房及其厨具的历史研究可以看出,厨房是伴随着人类及其居住地的繁荣发展起来的,城市的兴盛促进着厨房的革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2日公布的数据,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6%。根据2014年《中科院城市现代化报告:未来40年新增4.6亿城市人口》中的数据显示可以看出,中国未来40年内,城市人口将保持继续增长。
2 现代厨房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中国人民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今,随着不断加快的现代化进程,人们对生活品质更为关注,饮食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厨房作为食物的“诞生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未-来厨房的发展,同时关系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在家中制作或者食用一日三餐的时间越来越少。首先,由于人们工作时间紧张,并没有充足的时间,特别是午餐,几乎是在单位解决的,只有晚餐才有可能在家中。其次,年轻人占上班族的绝大多数,会做饭的人相对较少,而且由于离开父母一辈人来到城市生活,所以更没有人教授做饭这门“技艺”。并且,有客观原因也造成厨房利用率的降低,例如由于城市居民区距离超市和大型的市场有一定的距离,上班族每日没有充足的时间购买新鲜的蔬菜和肉类等食材,这也会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况。进一步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外卖行业通过手机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只要打电话或者在手机上的几步操作便可解决用餐问题,更省去了在厨房耗费的时间。时间的紧迫,工作的繁忙,让人们逐渐远离厨房。
另一方面,人们对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食品安全和食品健康格外关注。对于健康的、高品质的食物,人们不惜花费时间和金钱。比如近几年逐渐走入人们视野的豆浆机、榨汁机以及各种食物调理机,人们会在厨房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应用这些机器制作食物,目的就是健康、安全和美味。超市里供应的各种无农药有机蔬菜,即便比普通蔬菜价格高出许多,但是人们为了饮食健康,也会偶尔选择购买。当人们有意识要提高生活质量、维护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厨房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
3 未来厨房用具引领厨房转变
这种矛盾的厨房角色,反映出现代厨房需要进行改变的迫切性。现代厨房的角色已经由传统厨房发生了改变,体现在:(1)传统厨房具有被动性,厨房用具仅限于工具层面的意义,和用户之间仅仅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但是,现代厨房变得人性化,厨具与用户之间有互动性,有信息上的交流。(2)传统的家庭厨房是单人操作模式,因为在中国的传统中,厨房是女人的专属工作地。现代厨房开始接纳更多的成员,可以是二人模式甚至多人模式,相应的也变得更加开放化。(3)传统的家庭厨房仅限于餐饮功能,现代厨房不仅局限于此而且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满足了人们例如娱乐、休闲、教学等多样化的需求。
在未来的社会环境、用户行为方式、生态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的背景下未来厨房需要在现代厨房基础上作出更多的改变,满足人们新的需求,同时对于厨房生活给出更好的导向。未来的中国厨房将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紧密相连,而根据实际需求配备的厨房用具将促成厨房的转变。
3.1 绿色厨房,帮助人与自然重新建立联系。人离不开自然的供给,但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的环境。例如现代厨房的油烟直接排放到厨房外部,飘散在空中对大气会造成污染,未来厨房的油烟处理设备不仅要在解决室内的空气净化问题上有突破,更要对要排出室外的空气进行处理;厨房垃圾是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现代厨房对于垃圾的处理依然处于粉碎排出的状态,并未充分考虑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于厨余垃圾也没有充分利用,未来的厨余垃圾处理需要更好地解决方式;由于现代化的人类早已逐渐远离农耕事宜,所以情感上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也逐渐淡化,这种情感上的联系需要重新建立起来,只有情感上对于自然有热爱才能自然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3.2 情感厨房,搭建起感情的桥梁。一日三餐是将一家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效工具,蕴含着无限的关怀。未来的城市生活,让更多的人远离自己的父母和家乡,做饭问题要自己解决,同时也不能向父母一辈讨教厨艺,这种通过厨事建立起来的情感逐渐疏离,未来厨房将建立起新的情感联系;同时,厨房生活对于高压力的城市人群来说能够作为一种休息和缓压的手段,未来厨房应该让厨房生活充满正面的、积极的情感,为使用者带来美好的、愉悦身心的体验,摒弃对在厨房里烟雾缭绕和辛苦劳作的印象。
3.3 智慧厨房,未来的厨房能够自我管理,以用户为中心,不仅应该协助用户处理厨房事宜,而且应该对用户进行引导和指导,成为用户的“良师益友”。厨房由各种厨具组成,厨具本身不单要功能完备,更要和其它厨具彼此协调,配合良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用户。
右图显示的是未来厨房的一角,智能数字终端由显示屏、可移动摄像头和相应软件配置组成。对于相对年轻的用户来说,通过此设备和父母进行视频对话,既能在厨房学习厨艺,又能增进彼此的情感联系;此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相关的厨房知识,为合理膳食以及操作提出合理建议等等。
4 结语
本文主要对未来城市的厨房生活做出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厨具做出了研究和设计。希望通过厨具的设计研究能够带动未来的厨房生活走向更好的发展前景,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做出贡献,多有不足还请读者提出建议共同交流,以便优化和改进。
相关热词搜索: 厨具 中国 未来 城市 研究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2023年厨具供货采购协商合同4篇2023-09-02
- 2篇,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军...2021-08-27
- 对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国...2021-08-27
- 学习《中国共产党军队党建设...2021-08-27
-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军队党...2021-08-27
- 中国梦少年梦演讲稿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2021-08-27
- 庆祝伟大中国共产党诞辰99周...2021-08-27
- 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讲稿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未来学校究竟应该怎么变2021-09-28
- 广告行业占比情况及未来发展...2021-09-28
- 论国际先进自动焊接工艺与设...2021-10-08
- IAASB的发展和未来2022-01-13
- 中国水利未来发展道路探讨2022-02-24
- 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2022-03-08
- 行政管理成本审计中存在的问...2022-10-20
- 氢动未来2022-10-30
- 谈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实践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城市社...2021-08-27
- 对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2021-08-27
- 城市旅游2021-09-08
- 浅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2021-09-09
- 关于加快山区城市化建设的思考2021-09-13
-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关问题...2021-09-14
- 2004年城市管理综合网络目标...2021-09-14
- 2005-2010年×区城市建设工作...2021-09-15
- 在全县城市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09-19
- 产品设计中形研究论文&产品品...2021-08-27
- 计算机维护系统软件应用研究2021-08-27
- 五年级下册语文研究报告对于姓氏2021-08-27
- 研究生课程学习总结2021-08-27
- 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自我评价2021-08-31
-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简介2021-09-09
- 党建研究会工作报告2021-09-09
- 后勤工作研究课题2021-09-11
- 国际税收研究会秘书长事迹2021-09-13
- 优秀研究成果评选奖励办法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