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地区的沙漠化及沙产业发展研究
摘 要:和田地区是中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分布大区,也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流沙入侵带,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很大威胁。长期以来在治理沙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有些地区收效不太理想。对和田地区土地沙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发展沙产业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治沙工作探索新的途径,并指出应如何发展沙产业来防治土地沙化。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沙产业;发展对策;和田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1-0142-02
收稿日期:2011-09-2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新疆项目(10XJJAZH002);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科研基金项目(1076510076)
作者简介:土尔逊托合提·买土送(1968-),男(维吾尔族),新疆和田人,教授,从事地理教学与干旱区资源环境研究。
前言
和田地区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区,几百片大小绿洲散布在东西长约600km的狭长地带,环绕绿洲的沙漠以及风沙戈壁长达千公里以上。随着绿洲人口承载量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和田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却在不断下降,和田地区9 780km2的绿洲面积受到土地沙漠化的直接威胁,给绿洲的边缘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直接危害。建国五十多年来,和田地区就有20 446.7hm2耕地被流沙吞噬,大部分的市县均处于被沙漠包围和半包围的状态,绿洲面积仅占全地区面积的3.96%左右 [1]。
一、土地沙漠化问题
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主要类型,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2]。和田地区的土地沙化,主要是因人类不合理活动所导致的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物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裸露的过程。
沙漠化扩展蔓延方向与速度受到优势起沙风或合成起沙风风向的支配。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在偏东风(或东北风)作用下向偏西(或西南)方向移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西部在偏西风作用下向偏东方向移动 [3]。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专家们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风沙线的多次考察发现,沙丘移动速度幽幽东、由西向中间减慢的规律。西部皮山绿洲西南高1m的沙丘,年移动40m~60m。而墨玉、策勒、于田、民丰绿洲边缘,沙丘移动速度一般为5~10m/a,但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和田地区绿洲边缘流动沙丘的扩大,蔓延速度,一度达到10~20 m/a。皮山县乔达乡绿洲外围,1967—1980年因破坏红柳沙堆,而出现了2km宽的沙丘活化带。平均每年扩宽140m;策勒县城西北,1979年以前,沙丘活化带以每年300m的宽度向东南扩展,至1980年,流沙前端已距县城仅1.5km [3]。
水是干旱区最宝贵的资源,绿洲的形成和演变完全依赖水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甚至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史。据史书记载,在19世纪以前直到清初,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地区人口只有40 000左右,人口最多的东汉也只有90 251,耕地在1911年也只有37 572hm2 [4],按这种人口与耕地规模来看,20世纪以前人口对水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是很小的,因此除战争外,本世纪以前绿洲的变迁和沙漠化的扩张可以看做是在干旱气候大背景下环境的逐渐变化过程。但是,从20世纪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本区人口急剧增长,耕地面积也大幅度增加,对水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据统计,和田地区人口从清初到现在由44 603[4] 增加到2009年的1 955 836[5],在二百多年的时间人口净增42倍;耕地也由1911年的37 572hm2增加到耕地面积最多的1985年的186 667hm2,仅七十多年间净增近4倍 [4]。
二、防沙治沙面临的主要问题
1.沙化危害依然突出。目前和田地区所包括的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土地沙化面积达24 223km2,其中严重土地沙化面积为7 615平方公里,强烈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14 200km2,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2 408km2 [7]。土地沙化吞噬着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制约着沙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冲击着工农业正常生产和交通安全运营,影响着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2.局部扩展依然严重。虽然土地沙化趋势总体上得到遏制,但局部地区土地沙化仍在继续扩展。有些地区土地沙化面积仍在增加,致使当地生态状况持续恶化。新疆强烈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和严重沙漠化土地分别占全国同类型沙漠化土地面积的32.13%和21.88%,其中和田地区的同类型沙漠化土地面积占绝对优势 [8]。
3.治理难度依然很大。在和田地区有更多的荒漠和沙化土地,在现有的沙化土地中,具备治理条件和需要治理的土地也多。如果按现有的速度,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治理。特别是下一步需要重点治理的沙化土地,沙化程度更重,自然条件更差。
4.治理成果依然脆弱。一些已治理的地区,植被刚开始恢复,稳定性差,如果得不到有效巩固,土地沙化极易反弹。一些地方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后,后续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农牧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就可能导致毁林开荒、毁草种粮回潮,再次造成土地沙化。
5.人为隐患依然较多。和田地区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的要求日益提高。沙区生产方式落后,滥樵采、滥放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问题较为严重,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相当突出。另外,一些地方防沙治沙工作还存在措施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破坏生态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三、发展沙产业防治土地沙漠化
(一)沙产业的概念
沙产业的概念是1984年由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沙产业是在“不毛之地”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的农业型产业[9]。“沙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农业型产业,以太阳为直接能源,靠地面上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产品生产的体系,其特点是以太阳为直接能源,利用生物进行高效益的综合生产,是生产体系,是一种产业”。因此,沙产业就是以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在沙区培育“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新型产业[2]。沙产业是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的产业,是人类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追求的必然结果。
塔里木盆地南部是中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分布大区。和田地区国土面积24.8万km2,占新疆总面积的15%。土地面积中山地1 110.2万hm2,占总面积的44.5%,平原1 338.5万hm2,占总面积的55.5%。山地面积中,42%为难以利用的裸岩石砾地。平原面积中,沙漠1 031.8万hm2,占74.6%;戈壁206.7 万hm2,占15%。从而充分利用沙区的土地资源,大面积地发展以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阳光农业,具有巨大的潜力。
(二)沙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对策
1.建立区域特色沙产业模式。和田沙区沙产业和生态农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形成了蓬勃之势,也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但是沙区生态系统仍很脆弱,生态环境仍然十分严酷。荒沙亟待治理,沙漠化范围仍在逐年扩大,局部地区出现了沙漠化土地强劲发展趋势,防护林质量较低,防护效益较差,危害严重,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大力发展药材种植业与打造药材基地。和田是维吾尔医药的重要发源地,据统计,和田野生药材资源达600余种,用于生产维吾尔药的原材料40%产自和田,和田独特的地理环境生产的药材质量稳定,成本低,有效成分含量高、易加工、无污染、疗效好,和田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维吾尔药材集散地。此外,和田维吾尔医药在中亚、西亚具有较好的声誉和影响。
3.大力发展饲草种植业。种草养畜是现代畜牧业生产的基础和保证,应充分利用绿洲边缘的旱平地,建立以紫花苜蓿人工草地为主的草地农业系统,在绿洲边缘形成良好的植被层和保护屏障,使苜蓿等牧草种植业得到发展,在为舍饲养畜和工业化养殖提供优质饲草的同时,使种草户从中获取收益。和田大叶紫花苜蓿具有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等特点,是优质的饲料用草,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保障,现苜蓿面积18 406.7 hm2,产量23万吨,和田尚无大型饲料加工企业。
4.适度发展沙漠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和田地区独特的沙漠旅游资源和沙漠中的历史文物旅游资源,以沙漠生态、沙漠文化为主题,形成精品线路旅游景区。开发沙漠车赛、沙疗、大漠观日出、沙漠跳伞、沙漠滑翔、沙漠滑板、沙漠野餐、民俗风情游等旅游项目,以完善的设施和优质的配套服务吸引中外游客来沙漠地区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探险,把和田地区丰厚的沙漠历史文化资源变成巨大的发展优势。
5.加快太阳能、风能等替代性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田地区的沙漠区具有丰富的光能和风能资源,因此,可以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积极引进资金建设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站。还可以积极发展太阳灶、光电照明、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等,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对燃料和能源的需要,缓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张中华,李志思,武胜利,等.新疆和田地区土地沙漠化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68-172.
[2] 温立洲,耿凤梅.土地沙化防治路径及沙产业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4).
[3] 张家宝,史玉光,等.新疆气候变化及短期气候预测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118-123.
[4] 俎瑞平,高前兆,钱鞠,等.2000年来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环境演变[J].中国沙漠,2001,(2):122-128.
[5] 和田地区统计局.2009年和田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G] //2009年和田地区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3-15.
[6] 张学荣.阿克苏地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模式[J].干旱区研究,2010,(6):447-454.
[7] 土尔逊托合提·买土送,阿依古丽·克力毛拉,等.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带的历史变化与沙漠化的扩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10,(1):202-207.
[8] 山丹,包庆丰.关于科尔沁沙地沙产业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06-110.
[9] 土尔逊托合提·买土送,阿依古丽·克力毛拉.新疆和田地区生态环境若干问题及其对策措施[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6):6-10.[责任编辑吴明宇]
相关热词搜索: 沙漠化 新疆 和田 产业发展 地区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基于ISM/AHP方法的内蒙古沙漠...2022-03-06
-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2021-09-05
-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2021-09-05
-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学...2021-09-05
-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心...2021-09-05
-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2021-09-05
-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心...2021-09-05
-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心...2021-09-05
-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2021-09-05
-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2021-09-05
- 新疆棉花发声亮剑()2021-09-05
- 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篇2021-08-27
- 在产业发展及招商引资座谈会...2021-09-10
- *县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情况汇报2021-09-14
- 加快新城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对...2021-09-15
- 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2021-09-21
- 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2021-09-24
- ##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2021-09-24
- 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2021-09-27
- 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对策分析2021-09-27
- 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2021-09-29
- 南京地区城市流行乐队的地区...2022-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