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成功抢救溺水患者1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9 17:50:03 浏览数:

【关键词】溺水;呼吸衰竭;气管切开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79-0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6岁,主因坠入泥浆5分钟后意识不清半小时入院。患者溺水后意识不清,伴呼吸困难,现场采用头低俯卧位拍打腰背部吐出少量泥浆,送院途中给予清理患者口、鼻腔污物。入院查体:T35℃,P120次/分 R30次/分 ,BP100 /65mmHg,SO2 71% 浅昏迷状态,时有躁动 ,双瞳孔直径约3mm ,对光反应迟钝,口唇发绀,鼻、口腔可见大量泥沙,呼吸急促,双肺布满湿性罗音,心率120次/分 ,腹部平软,肠鸣音存在,四肢冰凉,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阴性。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动过速,血常规白细胞12.4×109/L,血气分析:pH 7.341 PCO2 48.3mmHg PO2 59mmHg,胸片检查报告吸入性肺炎。入院后给予畅通呼吸道、高流量鼻导管吸氧、保暖等一般措施及静脉输入甘露醇、应用速尿后患者血氧饱和度无明显上升,结合病史、查体及胸片检查,考虑患者存在误吸,决定尽早气管切开畅通呼吸道,术后由气管吸出含部分泥块的泥浆,继续、高流量鼻导管吸氧5分钟,患者低氧血症仍无明显改善,为患者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机械通气20分钟后复查血气分析:pH 7.441 ,PCO2 39.1mmHg ,PO2 97mmHg , 患者意识转清,双瞳孔对光反应灵敏,口唇变红润。入院36小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时气管套管意外拔出,患者出现呼吸急促症状,重新置管困难,立即面罩吸氧、紧急气管插管并请耳鼻喉再次气管切开重新置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病情逐渐平稳。应用呼吸机8天后依病情停机,患者呼吸循环稳定,14天拔除气管套管,16天患者痊愈出院。

2 讨论:

溺水后泥沙呛入呼吸道,直接导致气道阻塞,通气受到影响,分泌物不易排出,增加肺部感染机会;同时造成气道黏膜受损,引起肺毛细血管及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使肺泡-毛细血管膜的通透性增加,造成肺水肿,形成顽固性的低氧血症,导致或加重呼吸衰竭的发生,严重者因呼吸衰竭导致心脏停搏而死亡。

在该患者的治疗中,除一般性治疗之外,我们体会到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1)患者采用哪种通畅气道的方式:溺水引起下呼吸道阻塞,误吸后造成肺通气困难,导致急性肺损伤、肺水肿,加之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肺部感染及ARDS[1],低氧血症估计需长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来改善。在气道管理中,解除呼吸道梗阻,畅通呼吸道,对改善患者呼吸衰竭情况有重要意义[2]。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首选的可靠方式,但根据不同病情有时也要选择气管切开。气管切开与经口气管插管相比有如下优点[3]:①患者易耐受,减少镇静药应用,可长时间保留。②胃内容物误吸率低,便于咳出、吸出气道分泌物或异物。③降低呼吸负荷和做功,减轻了患者呼吸时的体力消耗和耗氧量,缩短带机时间,有利于自主呼吸的恢复,提高停机成功率。④可早期经口进食,口腔护理方便。从该患者机械通气治疗8天这一较长时间的过程分析,我体会选择气管切开术较为合理:容易吸除分泌物,减少肺部感染,改善肺泡之气体交换保持气道通畅,利于肺功能的恢复;并且可肠内营养减少费用以及减少菌群失调等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抵抗力。 (2)患者出现意外拔管后的紧急处理:气管切开术后48小时内由于切口未形成窦道,此时拔出导管,再次置管成功率低,且易出现神经血管、食管等副损伤,加重病情,延误抢救。当该患者出现脱管后再次置管困难时,我们没有盲目多次置管,而是积极为患者面罩吸氧、急诊气管插管畅通气道,待耳鼻喉科专科医师再次为患者气管切开重新置管,即没有造成患者长时缺氧,也没有增加因盲目置管而引起的副损伤,顺利地解决了意外情况的发生,否则患者极有可能因窒息、急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需长时间应用机械通气[4]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人工呼吸道,一直是大家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既要充分利用它,又要意识到可能的意外或是不利方面,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 刘大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机械通气策略由通气不均一向均一性的转变.中国危重症急救医学,2004,7:385-386.

[2] 邓锦清,刘泽,郭振辉.早期支气管镜吸痰对改善老年吸入性肺炎所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临床探讨.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15:1230-1233.

[3] 李明广,王晓军,张新英,等. 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在胸外科呼吸道管理中的临床意义.河北医药,2009,13:1630.

[4] 席修明.机械通气的历史演变.中国危重症急救医学,2009,21:193-194.

相关热词搜索: 溺水 抢救 患者 成功 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