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生病看看印堂/独居老人的急救通道
生不生病看看印堂
文/段云来
古人相面,最常挂在嘴边的两个字就是“印堂”。在各类医学和相学的书籍中,有关于印堂的记载也不少见。从面相学的角度来说,印堂代表人一生的荣辱得失;而从医学的角度讲,印堂的宽阔程度、皮肤色泽等也可以看作是健康的晴雨表。那么,人的健康,真的可以从一“印堂”而窥“全身”吗?
印堂的具体位置
印堂位于面额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属于经外奇穴,即是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简称奇穴。“通过印堂看健康,不全是迷信,而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北京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姜良铎表示,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中,第一诊“望”就是通过仔细观察患者面部,口舌等处,发现疾病的征兆。其中印堂又称阙中,在面部中间的最高处,是相关肺病的部位;印堂的上面,叫做阙上,阙上到头发边缘,叫做天庭,是相关头面疾病的部位;印堂略向下,在两眼之间,叫做山根,是相关心病的部位。
印堂发黑和发青是身体疾病的表现
“一般来说,健康的印堂要具备三个要素:红润、明亮、圆润。”姜良铎告诉笔者,红润是要求白里泛红而鲜活,不能是没有生气的死红色;明亮则指印堂部位的皮肤具有健康的光泽,而非枯槁无光;圆润,要求印堂部位皮肤饱满而非皱缩。
“印堂最忌发黑和发青,这都是身体有疾病的表现。而所谓的印堂宽窄,多半是从面相学的角度而言,与健康并无关联。”姜良铎解释说,但望诊只是中医四诊中的第一步,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印堂判断人整体的健康状况,是何种疾病,还需要配合其他三诊才可确诊。
印堂穴有哪些功效
姜良铎说,印堂穴的主要功效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主治头痛、眩晕、鼻炎、目赤肿痛、小儿惊风、失眠、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神经衰弱等头部疾病。从日常保健来说,每日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穴,或用两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印堂穴,可增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使嗅觉灵敏,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平时若出现头痛,也可通过点按印堂穴来缓解,若配合按摩太阳穴、风池穴,效果更佳。
独居老人的急救通道
文/林文龙
随着独居老人的增多,安全如何保证成了一大难题。因为独居老人一旦身体有恙或发生意外没有及时发现,很容易耽误救治。北京急救中心医生李贝表示,老人一定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知道自己有什么病,然后,针对自己身体的变化,有一个基本的健康知识储备,以及相对清醒的认识。
下面是呼救途径及注意事项:
1.拨打120后不要挂电话
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是最常用的方式。拨完120后,可能会进入排队状态,此时一定不要挂电话,避免出现重排状况。接通后尽可能说清病情,听从调度医生引导,如哪儿不舒服、多大岁数、在哪儿住等。老人睡觉的床头一定要有一个电话。在电话旁贴一张纸,写清家庭住址,最好还有子女姓名和联系方式。这样,当急救人员到现场后,可通过纸条及时联系家属,获知老人的病史等。
2.打通电话后,将家门打开
老人如果遇到心脏病等情况,强忍着不适活动一番后,再想去开门,可能就开不开了。进不去家门,对于急救来说是最致命的。
3.打完120后电话别占线
老人打完120之后,可能着急,还要给孩子打电话。这时急救车在路上想进一步确定地址,却遭遇老人电话占线,可能会延误急救车到现场的时间,也会延误病人的治疗时机。
4.最好配备急救呼叫器
目前,999急救中心已为北京数十万家庭安装了“一键通”;同时为防老人外出突发急病,已研发并配备了急救定位手机。
5.将病历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
老人可以给自己做一个健康小日记,把姓名、年龄、有什么病、吃什么药都写清楚。然后把病历本、日记、体检报告以及最近一次看病或住院的记录,一起放在家里容易找到的地方。这对于节省救助时间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关热词搜索: 印堂 独居 急救 生病 通道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警察学院警用急救包应用能力...2021-08-27
- 关于健全和完善市120急救服务...2021-11-30
- 医院急救中心主人竞聘演讲稿2022-01-09
- 如何加强市县乡三级急救网络建设2022-01-20
- 院前急救2928例体会2022-10-23
-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2022-10-29
- 急救:“甩锅”并非唯一的坑2022-10-29
- 安慰生病亲人话,亲人生病温馨...2021-09-28
- 企业医院开展创建“文明服务...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