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名剧的“变脸”》阅读测试
【原文】
在中外古今文学艺术史上,诗化为画、画化为诗,小说化为戏剧,戏剧化为小说、故事乃至音乐、舞蹈之类的事屡见不鲜。这种“变脸”,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在文艺样式的转换过程中,成功者何以成功,失败者何以失败,其间脉络当有迹可寻。
金代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和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都是从唐代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变脸”而来。从小说变为说唱,说唱变为戏剧,本身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无论题材、人物、环境、主旨、细节、辞章,都可能发生很大的改变。董、王二“西厢”较之小说,都是后来居上,大胜于前,千载而下,脍炙人口、广泛流传的还是王、董两家的《西厢记》。
中外不少著名文艺作品,正是靠着不同文艺样式的“变脸”,才得到更广泛的流传。莎士比亚的戏剧,今天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众多的观众,但读过几部莎士比亚剧本的人数,可能远少于它的观众,更不用说读过他大部或全部戏剧文学作品了。其原因不但有时代的隔膜,还有语言的隔膜。把莎剧原作改写为故事,以便于入门者阅读,不少人就是通过改写后的动人故事,才步入莎剧殿堂的。
中国堪称戏剧之邦。不必追溯汉唐时代的百戏与优语,即元代以降,名家代有,名著迭出。杂剧如《西厢记》《窦娥冤》《望江亭》,传奇如《琵琶记》《牡丹亭》《白兔记》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戏,至今仍长演不衰。但是,作为戏剧文学样式的剧本,随着时序推移,早已离开通俗文艺的圈子而进入了雅文化的领域,能够凭借注释读懂这些曲辞的人本就不多,有耐心去读那些繁琐注释的恐怕更少。
王“西厢”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今人读来也知是天生好言语。但像汤显祖的《牡丹亭》,固一世之杰构,文采斐然,但今人阅读的困难,也就更增了许多。著名唱段,如《惊梦》中的“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今天还在舞台上传唱,但即便打上字幕,懂得这唱词意思的只怕仍然不多。
戏剧文学要活在口头上,则必须要有观众的存在。让更多的人知晓这些戏剧故事,熟悉这些戏剧中的人物,关心他们的命运,进而引起观看与阅读的兴趣,是培养与召回观众的可行途径。选择历代戏剧文学的优秀作品,通过“变脸”,使之比注释、赏析更易为读者接受,从而引其入门,进而登堂入室。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作品的“变脸”,要做到既能曲尽故事的风致,又能凸现原作的精神,还能有较好的文采,使“变脸”后的作品真正成为适合入门者需要的通俗读物。从熟悉其人物、故事,到体味其思想、意趣,进而欣赏其辞章、艺术,这不失为一条接近古典戏剧名著的便捷之路。
(选自《人民日报》2006年4月18日,有删改。作者:陈四益)
【测试题】
1. 下列关于“变脸”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变脸”是指中外古今文学艺术史上诗和画,小说和戏剧,戏剧和小说、故事、音乐、舞蹈之间互相改编的一种文艺手法。
B. 文艺作品的“变脸”,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人们都能从中找出一定的转换规律。
C. “变脸”其实就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因此作品的题材、人物、环境、主旨、细节、辞章,都难免发生很大的改变。
D. “变脸”是引导人们接受历代戏剧文学优秀作品,并引导人们入门进而登堂入室的一条重要途径。
2. 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西厢记》《窦娥冤》《琵琶记》《牡丹亭》等剧本要是不通过“变脸”来培养观众,也许就很难长久地成为脍炙人口、长演不衰的好戏的。
B. 如果没有不同文艺样式的“变脸”,中外不少著名的文艺作品就不可能得到更为广泛的流传。
C. 因欣赏水平和阅读耐心等原因,《西厢记》《琵琶记》等剧本不得不离开通俗文艺的圈子而进入雅文化的领域。
D. 如果“变脸”后的作品能曲尽故事风致,凸现原作精神,有较好的文采,就可成为人们需要的通俗读物。
3. 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恰当的一项是()
A. 董、王二“西厢”“变脸”的成功说明,一些文艺作品经过艺术加工,其艺术价值都有可能超过原著本身。
B. 汤显祖的剧本《牡丹亭》,虽然文采斐然,但其中晦涩难懂的一些唱段决定了它即使经过“变脸”也难以久传。
C. 把莎剧原作改写为动人的故事,就可以使人们消除时代和语言的隔膜,让人们步入莎剧的殿堂。
D. 相对而言,对历代戏剧文学优秀作品进行注释和赏析,不如为其“变脸”更受读者欢迎。
【答题参考】
1.D (A项根据“小说化为戏剧,戏剧化为小说、故事乃至音乐、舞蹈之类的事屡见不鲜”一句可知,其中“互相改编”的说法有误。B项曲解了“其间脉络当有迹可寻”的意思。C项将“或然”理解为“必然”,把原文“可能发生很大的改变”表述为“都难免发生很大的改变”)2.D (说法太绝对。原文的表述是“对作品的“变脸”,要做到既能曲尽故事的风致,又能凸现原作的精神,还能有较好的文采,使‘变脸’后的作品真正成为适合入门者需要的通俗读物”)3.A (B项的“难以久传”推断不合理,根据上文信息可知,这样的优秀剧本,即使“离开通俗文艺的圈子”,也可以“进入雅文化的领域”而久传下去。C项“就可以……让人们步入莎剧的殿堂”说法太绝对,原文为“不少人就是通过改写后的动人故事,才步入莎剧殿堂的”。D项推断不合理,原文的表述为“选择历代戏剧文学的优秀作品,通过”变脸“,使之比注释、赏析更易为读者接受”。)
相关热词搜索: 传世 变脸 测试 阅读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软件测试个人工作总结|软件...2021-08-27
- 软件测试晋升空间,测试空间:...2021-08-27
- 软件测试试用期工作总结(精选...2021-08-27
- 全国两会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卷2021-08-27
- 全国两会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卷1...2021-08-27
- 感情心理测试题2021-09-05
- 学生心理测试题2021-09-05
- 幼升小测试题2021-09-06
- 专题2.4,Topic,2,I,must,ask,...2021-09-08
- 专题2.4,Topic,2,I,must,ask,...2021-09-08
- 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2021-08-27
- 01身份证阅读器2021-09-08
- 消毒供应中心,生物阅读器2021-09-08
- 阅读理解,(2)2021-09-16
- 阅读理解1112021-09-16
- 阅读理解142021-09-16
- 阅读理解012021-09-16
- 阅读理解题2021-09-16
- 阅读理解2021-09-16
- 做人阅读理解答案,做人阅读理...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