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中国民间传统工艺

发布时间:2022-10-30 09:20:06 浏览数:

摘要:剪纸还常用于一些宗教仪式与一些装饰和造型艺术当中。它是华夏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处处都散发着华夏广大劳动人民团结、和谐的气息。

关键词:剪纸;民俗;镂空艺术

众所周知,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因其材料容易获得、成本低廉、适应面广受大众的欢迎。在义乌,剪纸这门艺术,并没有悠久的历史,县志上也无记载。剪纸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使用金银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渐发展为用纸去剪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做为装饰。

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先进知识分子蔡元培、鲁迅、刘半农、周作人等倡导下,建立了中国民俗学的雏形。他们广泛收集民间文学资料,同时也努力收集民间美术作品,其中就有民间剪纸这一项。30年代,艺术家陈志农在北京开始了民间剪纸的研究与创作。他用速写和剪影的形式描绘了老北京大量的风俗民情,串街小贩、作坊工匠、食摊茶挑、集市庙会、市井闲人等。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导下,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的新剪纸,开拓了剪纸创作的道路,也丰富了中国民间装饰美术的形式和内容。在新剪纸的创作中除了表现各行各业新气象的剪纸外,儿童、体育、杂技、歌舞等也成为剪纸最常见的题材。

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

大多数的剪纸作品大多来源于民间题材,如灯花、窗花、帽花、衣花、鞋花、兜兜花等。剪纸的内容也包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如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等这些自然景观。剪纸的稿样世代流传,其中有的取材于年画、插图、国画、木刻等等。透过民间剪纸的纹样和装饰现象,人们可以窥视到某个民族、某个地区、某个时期、某种文化的具体表现。

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蘆、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中国农民认为多子便会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民间艺术的剪纸,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纸秀美艳丽;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剪纸虽然制作简便,造型单纯,由于其能够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与夸张。从对剪纸的了解中,可以便捷地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其它方面。

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或者是门上来表示庆贺。

例如大家众所周知红色的“福”字,它在一个圆中套着,象征着圆圆满满、福气安康;还有那色彩艳丽、层次分明,又好似吐露着淡淡芳香的剪纸牡丹,它象征着吉祥富贵。人们一般会将“福”倒贴在门窗上,寓意着“福到了”。这些剪纸,有的地方细如春蚕吐丝,有些地方粗如大笔挥抹。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并且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常常会贴"囍"这个字,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那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

艺术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得以提炼,既反映生活又高于生活。剪纸作为大众化的民间艺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它的许多题材都反映了民俗活动,或表现了自然景物,或体现了民族文化与自己的祈盼。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它是应民情风俗的需要而存在的,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的,并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剪纸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趣味。

一些民间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将它与日常生活及理想中的生活相联系,换句话说剪纸甚至就是生活的本身,内含一种朴素淳厚、真诚实在的生活气息,不仅有视觉美感形式,还深深影响人的情感和一些理性的认知。它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剪纸表现了中华民族淳厚隽永的民情与民风,剪纸融入了中国人的思想情感与善恶判断,反映了人们的情感生活与生命追求。我想这些剪纸艺人肯定是心灵手巧、富有聪明才智的艺术家,他们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有的作品甚至飞到了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见识到了中国的剪纸文化。它体现了民间艺术家的心灵手巧,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

剪纸虽然出自个人之手,却体现着老百姓集体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艺术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任何形式,都具有历史的具体内容。民间美术是一个生活的天地,劳动者是生活的创造者,同时也是艺术的创造者,蕴藏在劳动者内心的美好情感则是艺术与生活的生命基础。我们的剪纸艺术和创造这些剪纸作品的民间艺术家应当受到尊重与文化保护。

参考文献:

[1]赵媛媛. 剪纸艺术中的镂空工艺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2.

[2]中国剪纸艺术语言研究[D]. 李贺.鲁东大学 2012

[3]陕北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D]. 黎李莎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作者简介:

裘嘉楠(1997.09—),男,汉族,浙江绍兴,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机电技术教育(师范)专业;

王雨尧(1998.01—),女,汉族,浙江义乌,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师范)专业;

张秋辰(2000.09—),男,汉族,河南南阳,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孙智昊(1999.08—),男,汉族,河南许昌,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多媒体方向专业。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民间 传统工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