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些实地预习《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孩子,
将保持终生仰望的姿势,
和父母温习一部大书。
母性般柔软的章节,
追寻着木勺中流漏的,
似断还连的线索,
我读出一种净朴似水的主旨。
源头,
在低处,
更在高处。
……”
2011年4月18日,在辛卯年赣州(瑞金)第28届谷雨诗会上,面对一幅孩子仰望父母喝红井水的照片,一位老师朗诵了这首名为《井仰》的诗歌。
在这次诗会上,江西瑞金市部分学校师生围绕“红都圣地•共和国摇篮”主题,同台朗诵,并座欣赏,在诗歌、书画、音乐交融的氛围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感恩思源教育。
近几年来,瑞金市中小学充分挖掘和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围绕“饮水思源,感恩世界”主题,以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自然为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受到深刻教育,形成独具瑞金特色的感恩教育经验做法。
以下撷取的,是瑞金市近年来开展中小学感恩教育活动的几个剪影。
溯源红井,寻根红土
瑞金市沙洲坝八一希望小学坐落在红井旁边。该校杨丽老师每次教《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都会引来学生们好奇地提问:“老师,这篇课文是谁写的呀?”课文作者以饮水思源的感恩之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但是她也不知道作者是谁。于是,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带着对革命前辈和文章作者的崇敬与感恩之情,也带着教师的一丝疑惑,她将一封《寻找<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的信投向各大媒体,希望借助社会的力量,为她和学生解开心中的谜团。寻访活动引起了全国媒体及读者的热烈关注,近10家媒体相继开设专栏和开通寻访热线,一场寻访活动迅速在全国展开。全市广大中小学生也汇入寻找《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的热潮之中。他们积极关注报道动态,发表阅读感想,展开热烈讨论,并组织参观红井等革命旧居旧址,重温《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课文和碑文。这场逾时半年、轰轰烈烈的寻访活动,使瑞金广大中小学生心灵深处升腾起浓浓的红色情结,并受到知恩、感恩、报恩的深刻教育。一位高中生说:“看到全国有那么多热心读者提供新信息,热心记者报道新动态,我总感觉到感恩精神无处不在。”一位女生在一篇作文中写道:“这次寻访活动教会了我们要做一个心怀感恩、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新时代中国人。”
传唱经典,挥洒激情
“国的家住在心里,
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
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
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
创造地球的奇迹。”
在瑞金市第三届校园红歌会上,壬田初中学生表演的情景合唱《国家》把歌会推向了高潮。
近年来,瑞金市开展了“红色文化育新人”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以“阅读一本红色经典书籍、演唱一首红色金曲、游览一次红色圣地、认护一件红色文物、争当一次红色小导游”为主要内容,让红色文化进学校、进课堂。红都校园红歌会,犹如一场红色洗礼,让广大学生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红都校园红歌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为瑞金市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朵奇葩。
红歌蕴含着民族精神,蕴含着爱国情怀,红歌能给人力量,壮人胆魄,催人奋进。通过举办校园红歌会的形式,让红歌长期萦绕校园,让健康向上的思想占据中小学生的头脑和心灵,荡涤落后、消极、颓废甚至反动的思想和文化,提升广大中小学生的思想情操、道德修养、精神境界,显得尤为重要。活动紧紧抓住青少年充满激情、热爱生活、喜欢歌舞的特点,选取积极上进的曲目,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采用现场演唱的形式,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对于青少年学生特别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学生浸润在浓厚的红歌氛围中,感念先辈的伟大功绩,感受祖国的辉煌成就,心底自然而然涌起感恩的情怀,并转化为报效祖国、报效家乡、报效时代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志向。
“哎呀嘞!
苏区干部好作风,
自带干粮去办工,
日着草鞋分田地(同志哥),
夜打灯笼访贫农。
……”
这首诞生于瑞金的红歌《苏区干部好作风》和其他红歌一样,走进了瑞金的家家户户,唱遍了瑞金的山山水水,也飘进了中小学生的心灵深处。陪伴上一代红都人成长的红歌,如今又陪伴新一代红都人感恩前行,茁壮成长。
红色影视,感动岁月
“这部电视剧,让我们既了解了‘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峥嵘历史,又得到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美好生活确实来之不易。”一位学生在观看《红色摇篮》后写道。从2010年1月16日晚起,70%镜头取自瑞金的电视剧《红色摇篮》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该剧在瑞金广大中小学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大家争相收看《红色摇篮》,深切缅怀苏区时期的峥嵘岁月。
“红色经典电影讲述的很多故事,在瑞金都发生过,我们是红都的新一代,很想了解先辈的英雄事迹。这个春节过得特别有意义。”在2010年春节瑞金市“红色电影周”展映活动中,解放小学学生谢良这样说道。为宣传优良革命传统,传播红都红色文化,瑞金市于2010年春节期间启动了“红色电影周”展映活动,分别在城市街道和乡村播放100部红色经典影片,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热烈欢迎。据不完全统计,中小学生占所有观众的一半以上。《开国大典》《党的女儿》《建国大业》《地道战》等一部部振奋人心的红色经典影片,唤起了红都人对红色岁月和优良作风的美好回忆,激起了老区人民感恩中国、再创新业的热忱。“传统不能丢,历史不能忘。要让红色传统教育成为瑞金市每一位青少年和社会群众的必修课!”瑞金市党史专家刘良认为,在革命老区播放红色经典影片有着特殊的意义。
近年来,瑞金市把《长征》《心动岁月》《浴血坚持》《红色摇篮》等反映革命历史题材,并在瑞金实景拍摄的红色影视作品,以及其他爱国主义影视作品作为中小学感恩教育资源,连续3年组织了全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观影征文活动,既培养和提高了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使中小学生得到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他们对红色摇篮和革命先烈深深的感恩情怀。
长征小学,照亮希望
“我和学校的全体同学将用实际行动实践这个诺言,决不辜负《晶报》全体工作人员的殷切期望,刻苦学习,发奋成才,立志长大后报效祖国,以此来报答你们的深情厚谊。”2007年3月29日,在瑞金市谢坊镇《晶报》读者希望小学奠基仪式上,一位学生代表发表以上感言。《晶报》读者希望小学是在原新民小学的基础上,由广东深圳晶报社筹集25万元资金改建而成。在瑞金,像《晶报》读者希望小学这类具有瑞金特色的希望小学,有一个统一的名字:长征小学。
2006年,瑞金市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契机,向全社会倡议捐建70所瑞金长征小学,社会各界纷纷怀着饮水思源的报恩情感,积极奔走,慷慨解囊。目前已争取到长征小学98所,协议捐资4300万元。
在长征小学建设过程中,瑞金市统一设计了学校形象标识,规范了校标、校徽、校旗等的使用以及校内建筑的命名,逐步完善了具有长征小学特色的形象标识体系。长征小学设立了长征文化长廊,建造了红色雕塑、《长征》诗文碑刻、长征课文景墙和长征精神永久性标语等。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各校还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瑞金遗留下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纳入学校精神理念建设、制度行为建设、活动文化建设之中,大力发扬长征精神,培育长征小学精神,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从小养成饮水思源、感恩图报情怀。每一所长征小学奠基和竣工仪式,均组织全体师生参加,并特地安排一位学生代表发言,表达对慷慨解囊的捐建者深深的感恩之情和对家乡、对社会的报效之志,让全校师生一同接受感恩教育。各长征小学每年还会组织学生写信给捐建者,向捐建者表达感谢之情,汇报学校发展变化,邀请捐建者回访。有的学校还把捐建单位的文化理念和本校的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开展感恩教育。如合龙豪德小学向学生传输“以德聚才,以财播德”的豪德企业理念,铭源长征小学向学生传输“铭记革命源流,培育后代精英”的铭源基金理念,激发学生以德立身、以才报恩的远大理想。
“远远望去,我们可爱的学校,像是在一幅精妙的画卷里。”在第一所竣工的长征小学——叶坪红星希望小学宣传橱窗里,一篇题为《今天,我搬进了新教室》的作文这样写道。长征小学,已经成为瑞金市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瑞金市中小学开展感恩教育的新资源、活教材。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在红都瑞金,满怀感恩之心的学生有千千万万,他们生长在共和国摇篮中,被红井甘泉浸润,从小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他们知恩,感恩,报恩,以不同方式表达着绿叶对根的情意、小草对春晖的谢意……
责任编辑/刘烨
相关热词搜索: 源头活水 为有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22-02-13
- 为有荷花别样红(未成年人思...2021-12-22
- 因为有爱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