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树上的乐器

发布时间:2022-10-30 10:35:04 浏览数:

人总是要走出去很远之后,一回头,才会看见那些树。

“一棵树能发出多少声音?”人总是要活到了一定的年纪,才会把这事儿好好想一想。

总是在过了许多的岁月之后,你才能找到一个立足点(仿佛在又高又远的某处),回过头来,远远望着那被树林覆盖的小村庄。平原深处,绿浪掩卷,时光被一再推动,过往的一切都已只剩下回声。但那回声,早已不可用耳朵来听取,它们已经不着痕迹的熔铸于过去的事物和场景中。———它们需要心灵一一重新辨认,看见。

荫影浓重,空气微凉,树冠在空中又大又沉,静静释放氧气。这是旧宅后池塘边的老榆树,整个秋天,一只蝉伏在其中,悠长的鸣音,锯着从空中落下的白亮闪烁的光阴。蝴蝶无声盘绕,斑纹隐现,它能照亮什么呢?与之对应,在老榆树粗壮的躯体里,是否一直有一盏在神秘摇晃的灯?

还有那些柳树,过去家乡最常见的树木(现在已换成了意杨和梧桐),枝叶繁密,干净。多少个夏天,我在匝地的清凉中铺一张凉席,于缱绻的睡眠中度过溽热的中午,一觉醒来,太阳西斜,身上覆盖的阴影,也已由头顶的一棵,换成了远远的另一棵的了。要过了很久之后,我才能确定那是被轮番呵护的睡梦。那些或深或浅的梦,里面,有黑甜,有微光,有柳条的清苦气韵,有蝉嘶、鸟儿飘忽的啼啭、蛙鸣织成的轻网、来而复去的脚步声……那样轻软甜美的梦,仿佛是对生命中美好睡眠时光的预支,使长大后时常焦虑失眠的我,内心怅惘且叹息。

所有的树都是乐器,每一片树叶都能发出乐音,只要有些微风,它们总是沙沙作响。无风的时候,也有细微乐音在空中慢慢堆积,又被某种神秘的力量缓缓推倒。这样的声音,要用心才能听到。而当风大起来,数不清的树叶就闪着数不清的嘴唇,吹送着林间气流,一波一波远行,在大地上留下花粉、种子、青色岩石……

是的,人总是要认识了很多字,受了很多磨难,听过了太多嘈杂的声音,才能领悟一个词:天籁。

声音与声音更替,安静与喧响更替,有多少声音让人难以追怀。

我曾希望那优美的乐声能够留存得久些,但它转眼就消失了,好象空气里有无数双手,能把那声音飞快地解开,拆散。在这世界上,声音总在追赶着声音,歌声,问候声,梆子声,喇叭声,后一声紧追着前一声,它们是声音,又像是时间紧迫的脚步,追着追着就没有了。琴声的呜咽,树枝的震颤,这一切,它们去了哪里?最后又是谁来把它们保存?

声音的消失、溃散,是一件多么令人绝望的事,世事更迭、易变,一如在一种声音里颤动过的空气,一闪身,已经默不出声,或者出现在了另一种声音里。

我是偶尔发现父亲的桌子上有一块醒木。这是说书人的器具,二十多年前,我祖父曾经揣着他在乡村里游走。所谓醒木,其实就是一块长方体的硬木,梨木或槐木做的,其大小,约相当于现在一块砖头的4—5分之一,因为被长久的揣在怀里和在手掌里摩挲,原本锋锐的棱角已经钝了,木纹却清晰地呈现出来,光滑而细腻,油亮润泽,形成了为收藏家们津津乐道的包浆(父亲时常摩挲它的形象在头脑中幻现)。

醒木要算简单的乐器,即便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它也只是偶尔发声,大部分时间,它蹲伏在桌上的黑暗中,藏在说书人的声音深处,只有书说到紧要关头,它才被说书人枯瘦的手提起,拍下,“啪”的一声,震撼人心,像故事中某种神秘力量的遽然闪现。

去父亲家里的时候,我有时会拿起它来把玩一番,或静静的观察。我究竟想从一块醒木上看到什么呢?多数时候,连我自己也不明所以。

也许我需要的只是这份静。一块被使用过的醒木,一块不再被拍响的醒木,从制作好的那一刻起就已有了生命,也就是说,它在这世上已活了几十年了。现在,它在桌面上投下小小的投影,我猜想,它内心也一定晃荡着光与影。离那些古老的故事和力量越来越远了,它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它多么静呀,在桌子上,仿佛可以永远这样静下去。它是否也需要这静,并正在用这静,把什么东西重新确立?

醒木是简单的乐器。比醒木更简单的是柳笛。

柳笛,其实就是一小截圆圆的柳皮桶儿,制作很简单,折一根柳树的新枝,小心地拧动,然后抽掉木芯,再把皮桶儿的一端用指甲掐去绿色的浮皮,不要多,只掐去一点点,露出黄白的内皮,凑在嘴上一吹,乐音就出来了。

这样的柳笛只适合小孩子,因为它太细,小孩子气息弱,吹上去刚合适,大人就会有憋闷感。

柳笛虽然简单,但它的乐趣,不但在吹,还在做的过程。还因其简单,吹完之后就随手丢掉了,不觉可惜,下次玩时,再做。

复杂一点的乐器不舍得随手丢掉,比如桃核哨:一种用桃核做成的哨子。在我小的时候,我们那里善做这种乐器的是一个老哑巴,他把桃核的一端钻出一个孔,再在桃核鼓凸的地方钻一个孔,然后用一根细铁丝挖里面的桃仁,挖到最后,恰好剩下一个小球,就用嘴试着吹,再调整球的大小,直到乐音满意为止。

用来做桃核哨的桃核需经过挑选,要个儿特别大且坚硬的才行。哑巴做的桃核哨,吹起来,比商店里买的铁哨子声音要小一些,别有一种韵味。哑巴不会说话,但吹完哨子,脸上会有舒坦的笑容,我想,一定是小小的哨子代他说出了他想说的东西。

他做的哨子,最后大都要送给孩子。对于得到它的人来说,那就是珍宝。

还有一个老人,是邻村的一个盲乐师,曾在全国器乐比赛中获过奖,擅长的乐器叫软弓京胡。软弓京胡是改良后的京胡,所谓软弓,就是随手从树上掐下的一根树枝或竹枝。我见过盲乐师的演奏,软软的弓子在他怀里跳跃着,弦上不断飘出百灵、画眉、布谷的鸣声,还有雁鸣、鹤唳、鸡鸭的叫声,和不知名的鸟儿的啁啾,惟妙惟肖。京胡有国粹的高格,但一根从树上随手掐下的细枝却使它恢复了民间身份,民间性情。

衰老的盲乐师,十多年前我曾见过一面,那时他已逾八十高龄,有哮喘病,讲话有嘶嘶的抽气声,不大能演奏了,到今天,如果活着,已是百岁老人,但以他当时的健康状况,可能不在人世了吧。

醒木,实心的木头,作为乐器,对音乐还有些懵懂,一知半解。只有那些被掏空的木头,才真正解开了木讷的心。

把一段桃木或梨木掏空,就成了梆子。做梆子,必须用这样的硬木,才禁得起敲,而且声音清脆。梆子在地方小戏中总是必不可少,伴随着一阵清脆的梆子响,总有关键的人物出场或有重要的念白道出。我记得那时有一个乐师叫李二先生,山东人,有时会越过微山湖,到我们村唱独角戏。他的行头里有一个木架子,架子上有一排梆子,敲上去发出不同的声音,效果不同凡响。我后来见人敲编钟,觉得眼熟,就猛然想起李二先生敲梆子。只是编钟乐音悠扬,和梆子声截然不同。

我喜欢梆子声,尤其是繁密急促的连响,暴乱奔涌的连串音符里,仿佛有风、火、电、呐喊、跌宕起伏的头颅……能唤起人心底难以遏制的亢奋和对激烈宏阔争斗场面的向往。

梆子有时会被卖油郎作为做生意的道具。夏日乡村,单调的梆子声在古老的巷子里敲起,与墙那边断续的自行车铃声一起,响一阵,又归于沉寂。听着这样的梆子声,看着矮颓的老墙、长春藤、湿润的苔藓和白光闪烁的屋瓦,心中有时会一阵恍惚。没有什么比断续的梆子声更能带来岁月的闪断感,带来许多面目模糊无法追寻的事件,以及炎热、艰辛、汗水、眼泪……在回忆中,它们有着相似的味道,其实又完全不同。

把一块木头掏空了,还可以做成琴、琵琶、二胡。做这些乐器要用老木头,那是从前的树,在几年或几十年前的天空中伸展过枝叶,然后被伐倒,被收藏,像是安静的睡着了,终于有一天被凿子唤醒,被刷上油漆,它亮起来,但亮得也像沉静的水。在缓慢的时光中,这些木头不但调整了自己的位置,也调整了表达自己的方式。

我家乡常见的琴叫柳琴,与琵琶相似,但比琵琶要小,又叫“土琵琶”,《铁道游击队》中小波弹的就是这种乐器,用柳木制作,四弦,形如柳叶。其实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金刚腿。”我觉得这个名字对于它更合适,因为它的声音高亢刚劲,宏大而又明亮。叫琴而又发出如此阳刚声音的,我在其它地方没有见过。

仿佛是为了配合这种乐器,我家乡一直流传的一种小戏就叫柳琴戏。小时候村口的戏场上,我有许多快乐的时光,都是在柳琴强劲的铮鸣中度过的。

一棵树能比一个人活得更长久,一件乐器,也可以在好几代人手里流传。那是些幸运的乐器,它们不断遇见新的曲子,就像一只船,不断在新鲜的河流中旅行。但有些乐器没有这么幸运,由于种种原因,它们渐渐消失了。

比如陶箫,用陶土烧制的箫。

比如柝,一种状如大木勺的打击乐器。

还有一种伞,唱丁丁腔(也是我家乡的一种小戏)的道具,木柄,油纸蒙蔽,伞骨上缀有小铃铛,唱戏时摇动起来,丁丁当当响个不停。不见这种伞也已有好多年了,前两年老家县里挖掘文化遗产,请了几个老人来唱丁丁腔,没有伞,就用折叠伞代替。看着那妖艳的花伞,像一个充满现代风情的女郎在古老的曲子里无声的舞动,不伦不类,让人心里好笑复难过。

还有木桶,平时是打水的器具,唱戏时也可用来敲打节奏,在晚间昏黄的煤油灯光下和一片乐器的喧响中,它的声音略显发闷,像个老实巴交瓮声瓮气地的好兄弟。木桶,打水的时候与井壁的碰撞,入水时的喧响,大约也算古老的乡村音乐吧。多少年了,井水一低再低,岁月一远再远,我有时候觉得,我的心也像一只那样的木桶,一直沉在岁月合唱的低音区,古老的波纹在心中荡漾,荡漾,永不停歇。

让人同样痛惜的还有许多乐曲的消失,随着一些人的离世,那些曲子也永远的弥散在空气中,再也无法缀取。

但不管怎样,有一种乐器永远不会消失,就是树叶。这是人世间最简单的乐器,有人摘一片含在舌尖上,就能吹奏出许多美妙的声音。吹树叶需要很强的技巧,要舌头、嘴唇和气流的巧妙配合,此中奥妙,可意会而无法言传。

已有多久没见过吹树叶的人了。在乡下,在闷热的中午或夕阳西下的收工时分,时常会有人吹起树叶来,清亮的乐音在空中飘荡。吹着吹着,人的心中就轻快起来;吹着吹着,四野安静,所有的东西都在侧耳倾听;吹着吹着就起风了,远处近处的树都哗哗作响,仿佛所有的叶子都鼓起掌来。

吹树叶的人也是幸福的,薄薄的叶子在口中颤动,乐音一串串飞起,此时他会感到,自己的心也正像树叶一样,在快乐地颤动。

相关热词搜索: 树上 乐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