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跟我走四方(1)

发布时间:2022-10-30 11:55:03 浏览数:

徜徉山水,品味自然

同学们,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不仅可以强健体魄,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能对书本知识进行实地验证,获得真知。现在,就让我们背起智慧的行囊,畅游四方,陶醉在美丽的风景中吧!

【名胜介绍】

用合适的方式(包括描写去过的胜景,或是见过的图片,或是见过的视频等)把你所知道的胜景介绍给同学和朋友。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划分活动小组。为激发兴趣,引入情境,可以给各个小组命名,如“名山组”“名湖组”“山水共融组”等。

第二,按各组不同的活动目标,分别查阅相关资料,搜集相关信息。在充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解说词,做旅游指南或胜景介绍。

第三,分发解说活动的材料并在同学之间交流,互相协作,互相配合,进行模拟训练,提高表演、演讲的才能。

启发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某处胜景,既可以是亲身游览过的,也可以是神游过的。神游未尝不是一次既能满足求知欲、好奇心,又能获得审美乐趣的活动,况且神游便于将旅游与语文结合起来。在较为全面地欣赏、了解的基础上,可以有选择地重点研究某一感兴趣的景观。走四方,可聆听山水的妙音;走四方,可感受人文情感的底蕴。

许多美景我们不能一一前往欣赏,却可以借助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促使自己用旅游的视角去游览某处胜景,充分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与合作精神。写作时要体现出眼中景和心中情的结合,写景是为了抒情,抒情要借助于写景,这才是写这类文章的最高境界。

【世园会自然馆】

2011年4月28日,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

西安自然馆向世界展示多种类景物及生态景观。班级开展“走进自然馆”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你知道自然馆有哪些展区吗?

2.下图为自然馆。请你写一段文字,说说场馆外形的设计主题。

走进民俗,鉴赏风情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所有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融合、创新,多元的民族文化共同成为祖国文化中璀璨的瑰宝。

【民俗了解】

为了促进各民族团结与融合,我们作为新一代年轻人有责任有义务去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人情。

第一,划分活动小组。为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入情境,可以给各个小组命名,如“服饰组”“风俗习惯组”“方言组”等。

第二,按各组的分工情况,各自的目标,分别查阅相关资料,这是活动的重点。在详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好自己小组所必需的东西,做好演讲词。

第三,分发归纳整理的资料,在组内进行交流,争取组内成员人人能说,人人能讲,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启发

对于民俗风情的写作,同学们应以自己的所见、所感为主,而不是去写本民族(特别是本地方)的民俗风情,因为文章的写作要紧扣“走”。既为走,那么看到的、听到的都应该是发生在路上的,而不要去写家里的。把握好了这点,写作就不会跑题。

写作时,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人、情、事、饮食、服饰等都可以去涉及,所有的材料要有一根线贯串在一起,这根线最好是情感的线,有了情,才有兴趣,有兴趣,才能看得真,看得透,理解得彻,才能写出自己眼中的景和心中的风情,在吸引自己的同时吸引读者。

【千名小记者海西行】

为推动“爱祖国、爱福建、爱家乡”活动的深入开展,引导全省广大青少年关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爱乡情怀,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决定于今年5月在全省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千名小记者海西行”活动。作为泉州小记者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闽南文化。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三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材料:闽南文化是包罗万象的,历史上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引发中外文化在此互动。闽南文化是开放进取的,明清以来,大量闽南人向海外迁徙,将闽南的民族文化,扩展到台湾、东南亚及世界各地。闽南文化又是富有凝聚力的,数百年来,台湾乃至全球的闽南人,无不回乡寻根祭祖。它蕴涵着闽南人爱国爱乡、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也蕴涵着闽南人冒险犯禁、勇于拼搏和积极开拓的人文精神。

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主要信息三:

走进名人,感悟情怀

祖国的山水之美,不仅受之于天然,更得益于历代文人志士的情怀抒发,他们借山水而抒情言志,山水因他们而更具灵气。岳阳楼因李白、杜甫而声名远播,更因范仲淹的名篇而熠熠生辉,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浓缩了古代仁人志士的旷达胸襟。的确,正如欧阳修所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历代文人都不仅仅在乎山水,祖国山河早就贮存了厚重的人文精神。

【资料搜集】

分组定向搜集资料。同学们可分四大组搜集不同的资料,要求在阅读资料后,择要摘录。

第一大组:文学名人

第二大组:体艺名人

第三大组:英雄人物

第四大组:科学名人

【交流汇报】

组织交流,共享资料。

1.分组汇报,然后把搜集的资料附在本帖评论后,供大家学习。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搜集到这些资料的。

启发

名人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名人是火,点燃熄灭的灯!名人都具有一种淳朴、真挚和浓浓的情怀,这是祖先的神秘力量。认识前人,传承风尚,感悟性情,会使你的人生阅历丰厚;会使你的胸怀宽广;会使你更加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衣食住行,行是最高境界。只有生活好了,我们才能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去游览观光;只有志在四方,才能游遍大江南北增长我们的见闻,开阔我们的视野。无论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还是《西游记》,古人用行动证明了“行”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追求,一种理想实现的过程。因为在“行”中能获得比书本中更丰富更直接的体验,它可以增补我们语文知识的不足,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感悟名人】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感人的故事,不朽的业绩,博大的情怀,高尚的品质,却留在我们心中。假如班级要开展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语。

2.在参与此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

③。

④。

3.在“排风流人物座次”时,假如你把诸葛亮排在第一,请说说你对诸葛亮重要的精神品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解。

4.在你家乡的历史舞台上,肯定活跃着众多的风流人物,请你简要写一个他们在当地留下的传颂千古的故事的名称(必须包括人物和事件)。

寻访古迹,品悟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许多名胜古迹,都有镶嵌的对联,犹如画龙点睛,我们可以从这双“眼睛”里读出丰富的人文内涵。许多有代表性的对联,极具文化特色,在这些对联上既能看到当地的民情风俗又能体会到当地的文化背景。开展这项活动是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名胜古迹里的诗词楹联,留心搜集和揣摩,并通过交流和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活动交流】

教师指导这项活动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发动学生搜集、整理、编辑对联;第二,全班交流,在黑板上张贴展示,吟诵欣赏,观摩评价;第三,学生学写对联,将自己创作的对联在班上交流,或将第三步与第二步合并进行。

启发

这项活动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活动中全程参与效果会更好,如教师也搜集、创作几副对联,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观赏评价,不失为一种互动参与的方式。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向学生介绍一些对联的常识和创作技巧等,以帮助学生写作对联。还可以带领学生试着为家乡自然风光或名胜古迹题写几副对联等。

不管何类对联,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遵循以下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对这项活动,可以采用学习成果展示与竞赛评比的形式来进行。学习成果展示主要指展示学生搜集到的与名胜古迹有关的诗词对联,看哪位同学搜集得又多又好,比出优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学生创作的对联,既可以采用成果展示与评比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开展“对联创作与吟诵大赛”活动来进行。在整个活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有跟踪评价、激励评价和总结评价。

【补接对联】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从后面所给的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上联,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对出下联。

2005年2月17日,中央电视台第三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揭晓:奥运冠军刘翔、水稻之父袁隆平、人民公仆牛玉儒、女公安局长任长霞、青年志愿者徐本禹、为母换肾的田世国、飞机试飞员梁万俊、缉毒警察明正彬、艾滋病防治专家桂希恩、驻伊拉克前大使孙必干当选为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则获得了“感动中国”集体奖。

①徐本禹送教进山播撒智慧:

②鹰击长空化险为夷试飞英雄梁万俊:

③跨越十重栏杆东方飞人勇夺第一:

相关热词搜索: 我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