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心系全村人

发布时间:2022-10-30 14:05:04 浏览数:

今年45岁的赵琦,1999年开始种花生,逐渐成为郝家村首富,现在每年平均收入超百万,2003年当村主任,2004年入党,2007年高票當选郝家村党支部书记。他当上村支书以后表示,5年后消灭贫困户,成为双辽市红旗街富裕村。

5年来,在赵琦带领下花生种植合作社成立了,社员由原来的46人发展到现在的400余人。并在扩大花生种植上不断探寻,已经摸索出一整套科学种植的办法。共推广高产种植栽培技术20项,搞优良品种示范种植23个,花生示范园区2个,举办花生种植现场观摩会20余次,引进花生新品种200万斤,帮助社员打抗旱井20眼,帮助社员协调生产资金500多万元,举办大型培训班22次,科普讲座18次受训人员达800多人次,发放科普光盘100张,组织科普大集3次发放《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手册300多册,测土配方施肥3次,组织社员到外地考察6次。辛勤的播种,终于获得丰硕的成果。现在,合作社已经拥有厂区7000平方米,花生加工厂房和营业室1000平方米,购置大型筛选机1台,摘果机40台,播种机150台,其中大垄三行播种机20台,双行播种机10台,花生脱粒机30台,花生种植大户80户,花生加工大户30户,年加工花生3500万斤,销售花生600吨,创产值350万元,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已经达到1.5万元。家家有小四轮,户户有播种机。全村有100多户买了电脑、有20户买了小轿车,有50户买了长途运输汽车。

赵琦“口袋”满了,“脑袋”也不空。他和党支部一班人决心在街道党工委指导下,在“十二五”期间把郝家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他们投资20万元翻建了村部,办公用品全部换成新的;全村供电线路老化,动力不足,影响发展经济,他就与农电部门协调,先后更换安装了11台变压器;为了使村里的农产品及时外运,投资21万元修了1000延长米砂石路,修路过程中无论是遇到柴草垛、猪圈、厕所、仓房等影响道路取直的地面附着物,村民没有一户给村里出难题的,更没有提出补偿的。小花生,大产业,现在他们已把郝家村的花生产业建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大型科研、种植、加工、销售基地。

赵琦热爱故里、博爱村民,多年来,村民们盖房子、进城看病、家里来客买菜、打井、购买种子化肥、买农机具、买喷灌管子用钱等等,只要找到他,没有不行的,而且全是没有利息的拆借,只借不要,啥时候给啥时候算,有的已经欠了10多年了至今仍然不要。残疾人刘文今年62岁,老伴儿患肺结核,常年吃药打针,生活贫困,年年种地,全是赵琦帮助购买种子化肥。为了让刘文早日脱贫,赵琦前年帮助他儿子买了一台三轮子跑运输,做买卖,倒腾破烂,每年收入5万元左右。现在,刘文一家已经开始走上富裕之路。2000年11岁的谭洋洋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成了孤儿。从那时起,赵琦就主动承担起谭洋洋的生活费用。谭洋洋从小学到中学、高中,一直到去年考上武汉理工大学,全是赵琦供的。赵琦说:“我的目的不是为了当官儿,是为了家家都有‘好曲儿唱’。”赵琦为了全村快乐,共同享受美好生活,每年秋季都请市里文艺团体来村唱上一天大戏,叫村民们享受一下丰收的喜悦。到时候,村头溢喜气,田野放光彩,郝家村披上了节日盛装。合作社的晒谷场上,彩旗飘扬映彩门,红塔高耸伴彩龙。欢声笑语,庆贺金秋。

相关热词搜索: 心系 村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