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责任担当,航空人与社会和谐共赢

发布时间:2022-10-30 14:30:09 浏览数:

2013年11月6日,中航工业组建五周年之际,一座投资1.34亿元的现代化学校——青海省玉树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正式挂牌。这是由中航工业参与捐款、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负责灾后重建的一所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学校。玉树地震发生后,中航工业为灾区捐款2000万元,是中央企业捐款数额最多企业之一。其实,这只是中航工业重组五年来捐资援建的数十所学校之一。中航工业深刻认识到“社会企业长存”,把社会责任贯穿于工作流程,融入员工血液,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五年来,航空报国社会责任已融入航空人的生命

作为我国航空装备科研生产的主力军,提供满足部队需要的武器和服务是中航工业首当其冲的核心责任。5年来,航空人始终把筑牢空中长城作为第一责任,践行着“航空报国”神圣使命。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15种型号151架国产战鹰组成的空中梯队,米秒不差地完美飞过天安门广场;2012年11月23日,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舰载战斗机歼15在航母“辽宁舰”上完美起降,标志着我国首艘航母形成战斗能力;2013年1月26日,我国自主发展的大型运输机运20成功首飞,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后第4个能够研制大型运输机的国家……五年来,中航工业不断推出高质量、高性能航空武器装备,以卓越的作为践行着“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书写着一个大型国有军工企业为国铸剑、强我国防的政治责任。

“既是航空人,就知责任重;既做新装备,就得多辛苦。”航空发动机之父、被誉为“报国有成的航空发动机专家”的吴大观,毕生致力于为国产战鹰装上“中国心”,主持研制成功多个航空发动机型号,用忠诚和智慧书写出航空人对“航空报国”这一最大责任的理解。中航工业沈飞原董事长、总经理罗阳献身航空工业30年,组织开展国家重点型号研制,实现多个重点新研型号的成功首飞和设计定型。在随“辽宁舰”航母成功完成首次起降试验任务返港靠岸后,因过度劳累不幸辞世。罗阳用生命诠释了航空人对责任的承担,赢得了国人对中航工业的理解和认同。

中航工业50万员工胸怀理想,践行责任,刻苦钻研,忘我工作。在重点型号研制的日日夜夜,为抢任务保节点,他们实行611(每周工作6天,每天11小时)、711、白+黑(白天夜晚连轴转)工作制,许多人自愿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有的暂时割舍下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孩子,有的推迟婚期、强忍病痛,心中只揣着一个念头,那就是让中国自己的先进航空装备早日投入使用。

近年来,中航工业推出了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装备,特别是以歼10系列飞机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水平、高性能的作战飞机已陆续装备部队,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装备问世,使我军拥有与发达国家在役主力战机水平相当的航空武器装备,加快了我国国防力量由防御型向攻防兼备型的转变,担当起了第一社会责任。

赈灾救危 公益慈善航空人展现大爱情怀

五年来,每当地震、冰灾等自然灾害袭来和人民生命财产遇到急危困难时,中航工业都会利用自身优势,勇敢地承担起保障民生安全的社会责任。中航工业生产的各种装备在抗震救灾、抗击冰灾、奥运安保、亚丁湾护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航工业生产的直升机飞往灾区上空搜集信息,并在震区公路、桥梁中断,震中数万生命无法获取外界救援时,穿梭于崇山峻岭之中,运送救援物资,转移受伤群众,并在后续的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灾区百姓亲切地称它们是“生命之鹰”。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航工业的直-9型直升机执行空中巡逻、事故救援任务;空中预警指挥机、飞艇等担当安保任务;CA109直升机不仅用于中央电视台的奥运航拍,还作为北京市公安局警用直升机用于空中治安巡逻监控、交通疏导监控、空中指挥、对地支援。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中航工业派出飞机在玉树地震灾区航测。2010年,面对西南地区连续数月的旱情,中航工业研制的运-7、运-8、运-12相继出动,在西南旱区上空实施人工增雨,缓解旱情。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中航工业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款,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是第一家向中国红基会捐款的企业,也是捐助数目较多的国有企业之一。2012年9月7日,云贵交界的昭通市彝良县发生地震,中航工业陕飞立即组织党员突击队赴成都与部队一起紧急准备21架运-8飞机,投入到抗震救灾中,架起了空中生命线。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发生地震,中航工业200多家成员单位的50万员工纷纷向地震灾区捐款,共计捐助善款4000万元,为央企本次捐款最多的单位,其中员工个人捐款约3900万元;同时准备了10多架飞机,准备随时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一系列饱含社会责任的善举使中航工业赢得了美誉和信任。

2010年7月29日,集团公司设立“蓝天骄子”爱心基金,对在飞机试飞和使用过程中英勇牺牲的解放军英烈家属予以抚恤,体现了航空人对飞行员的尊敬与关爱,截至2013年3月,共对8名飞行员的23位家庭成员进行了捐助,捐助总额达44.4万元。

捐资助教 扶贫帮困航空人与社会和谐共赢

中航工业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在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带动利益相关方共同成长,同时向全社会献出爱心,传递着追逐中国梦的正能量。

2010年,中航工业启动“蓝粉笔”乡村教师培训公益行动。累计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了40余名志愿者,他们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贫困地区,为江西瑞金市、石城县400多所学校近3000名乡村教师进行了义务培训,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仅2012年,从“蓝粉笔”行动中受益的乡村教师就达4000多人次。在2012年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上,该项目作为中航工业的品牌公益行动项目受到广泛好评,获得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

中航工业积极参与对口扶贫,所属200余家单位都与当地困难地区建立帮扶关系。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定点扶贫单位的中航工业汉航、贵航,积极参与中央企业对口扶贫工作。由中航工业汉航援建的地震灾区略阳县何家岩镇中心小学2009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使灾区近400名学生重返校园。从1993年起,中航工业贵航对贵州省镇宁县、关岭县、普定县、紫云县4个国家级贫困县实施定点扶贫工作。中航工业贵航始终不渝地把解决、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状况作为扶贫目标,开展扶贫项目近300个,投入扶贫资金近3000万元。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作为展示航空制造业的高科技和航空服务业的平台,由中航工业建造的航空馆开放迎宾,成为世博会最热门的场馆之一,参观总人数达到196万人。

中航工业三六三医院为加大对四川边远基层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扶持力度的号召,成立了成都市第一家“汽车流动医院”,先后外出2000多次、行程百万余公里,足迹遍布四川省30多个市县及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市自治区,共行腹腔镜微创手术2万多例。2010年,中航工业通过多方努力,为万里之外的赞比亚带去了移动医院。自项目启动两年来,移动医院协助当地政府将医疗设备和医护服务带到偏远和交通不便地区,已提供门诊服务超过10万人次、手术6000余次,增进了当地人民对中国和中航工业的了解。

中航工业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谋求与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多方共赢、和谐发展。五年来,中航工业先后与具备区位和特色资源优势的珠海、上海、天津、南京、陕西、沈阳、北京、贵阳、河南、无锡、南昌、吉林、武汉、青海、福建等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18个产业园区,有力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中航工业将环保纳入产品研发、制造、服务等各个环节,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航空企业发展模式。2012年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612项,节能减排投入7.179亿元。

中航工业所属各单位致力航空科普活动,近5年来建设了40余所航空特色中小学校,在学校、社区和社会大力普及航空科技知识,提高国民航空意识。“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机飞行器创新大赛,目前已举行两届。2013年4月,中航工业各单位举行了一系列以“爱航空、爱祖国、共筑航空报国梦”为主题的航空科普活动,分享航空知识,传递报国情怀。

中航工业积极发动员工参与绿化环境、科普宣传、爱心助学等活动,营造人人参与公益事业的良好氛围。2012年,全集团员工中志愿者达30000人,人均志愿服务时间达20小时。

2012年以来,中航工业连续两届参加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在2013年的慈展会上更是创出了“央企展装面积第一,央企雅安捐款第一,第一次用航空模拟器教公众开飞机,第一次面向公众发放热门型号飞机模型”的“四个第一”。

一个勇担责任的企业是更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中航工业将把社会责任作为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动力强劲的发动机,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肩负责任,阔步前行!

相关热词搜索: 人与 担当 共赢 社会和谐 航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