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内容达到的水平”的研读(上)

发布时间:2022-10-30 14:50:09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新课标对行为动词的界定

初中物理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新课标对行为动词进行了界定。从2012年秋季开始,初中物理教学就要使用新课标作为教师教学行为准则。新课标对行为动词的界定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的一把刻度尺。教师学好、用好这把尺子对今后学生中考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见表格:

(一)认知性目标:

新课标把认知性目标分为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水平。

1.了解:指对知识的再认或回忆;在具体问题中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行为动词包括: 了解、知道、描述、说出、列举、举例说明、说明。

2.认识:介于了解和理解之间。行为动词有:认识。

3.理解: 指对知识的含义有深入的认识,把握内在的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能在具体问题中利用知识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行为动词包括:解释、理解、计算. 应用是指能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能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

(二)技能性目标:

就是指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会正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能得出实验结果或结论。用独立操作水平评价技能性目标要求。独立操作指会独立使用常备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会记录实验数据,会测量物理实验中一些基本的物理量。行为动词包括:会、会测量、会选用、会使用、会根据……估测、会用……测量。

(三)体验性目标:

是指能建立物理问题的感性认识;能表达对问题认识的态度并做出价值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用经历、认同、内化水平评价体验性目标要求。

二、课程内容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课程内容中对科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水平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的科学内容分为“物质” “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三大部分:

●第一个一级主题: 物质

1.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本主题内容评价水平层次说明

评价水平层次(“▲”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

◆本主题内容拓展性例题(开发成具体的题)

例1: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测温范围。 例2: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3: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冰熔化、水沸腾等现象。

◆本主题内容活动建议(开发成具体的题)

(1)调查学校和家庭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个学校或家庭的节水方案。 (2)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 (3)调查当地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了解节水灌溉技术。

1.2 物质的属性

◆本主题内容评价水平层次说明

评价水平层次(“▲”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

◆本主题内容拓展性例题(开发成具体的题)

例1:通过实验,了解金属或塑料的弹性。列举弹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例2: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例3: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的不同。 例4: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克,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的一些物品,能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例5:收集有关物质属性研究的信息。

◆本主题内容活动建议(开发成具体的题)

(1)测量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方案,测量酱油、食用油、醋、盐、塑料制品、肥皂、牛奶等物品的密度。

(2)调查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了解它们应用了物质的哪些物理属性。

◆本主题内容评价水平层次说明

评价水平层次(“▲”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

◆本主题内容拓展性例题(开发成具体的题)

例1:用图形、文字或语言描述原子的核式模型。

例2: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或探月工程的新成就。

例3:阅读人类在探索宇宙历程中的有关事例。

例4:根据物体尺度的大小设计图表,按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的顺序排列并标出大致尺度。

◆本主题内容活动建议(开发成具体的题)

(1)观看介绍物质微观世界的科普音像资料。

(2)观看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科普音像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有关资料。

1.3 新材料及其应用

◆本主题内容评价水平层次说明

评价水平层次(“▲”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

◆本主题内容拓展性例题(开发成具体的题)

例1: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例2: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例3:了解纳米材料的一些特点,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主题内容活动建议(开发成具体的题)

(1)从图书馆、互联网上收集有关新材料研究和开发的信息,写一篇小论文。

(2)参观生产某种材料(如建材)的工厂,调查生产这些材料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治理的设想。

●第二个一级主题: 运动和相互作用

2.1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本主题内容评价水平层次说明

评价水平层次(“▲”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

◆本主题内容拓展性例题(开发成具体的题)

例: 观察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说明。

◆本主题内容活动建议(开发成具体的题)

(1)观察生活中的机械运动现象,说明这些现象表现出的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利用常用物品设计实验,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2.2 机械运动和力

◆本主题内容评价水平层次说明(图表见下期)

◆本主题内容拓展性例题(开发成具体的题)

例1: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 例2: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例3: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4:运用惯性,解释当汽车急刹车、转弯时,车内可能发生的现象。 例5: 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例6: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例7:了解潜水艇浮沉的原理。

◆本主题内容活动建议(开发成具体的题)

(1)利用脉搏和步长,估测走路的平均速度。

(2)学读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

(3)会看《旅客列车时刻表》。

(4)用弹簧或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

(5)用饮料软管制作喷雾器。

相关热词搜索: 研读 全日制 修订版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