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内容达到的水平”的研读(上)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新课标对行为动词的界定
初中物理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新课标对行为动词进行了界定。从2012年秋季开始,初中物理教学就要使用新课标作为教师教学行为准则。新课标对行为动词的界定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的一把刻度尺。教师学好、用好这把尺子对今后学生中考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见表格:
(一)认知性目标:
新课标把认知性目标分为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水平。
1.了解:指对知识的再认或回忆;在具体问题中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行为动词包括: 了解、知道、描述、说出、列举、举例说明、说明。
2.认识:介于了解和理解之间。行为动词有:认识。
3.理解: 指对知识的含义有深入的认识,把握内在的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能在具体问题中利用知识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行为动词包括:解释、理解、计算. 应用是指能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能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
(二)技能性目标:
就是指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会正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能得出实验结果或结论。用独立操作水平评价技能性目标要求。独立操作指会独立使用常备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会记录实验数据,会测量物理实验中一些基本的物理量。行为动词包括:会、会测量、会选用、会使用、会根据……估测、会用……测量。
(三)体验性目标:
是指能建立物理问题的感性认识;能表达对问题认识的态度并做出价值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用经历、认同、内化水平评价体验性目标要求。
二、课程内容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课程内容中对科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水平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的科学内容分为“物质” “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三大部分:
●第一个一级主题: 物质
1.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本主题内容评价水平层次说明
评价水平层次(“▲”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
◆本主题内容拓展性例题(开发成具体的题)
例1: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测温范围。 例2: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3: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冰熔化、水沸腾等现象。
◆本主题内容活动建议(开发成具体的题)
(1)调查学校和家庭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个学校或家庭的节水方案。 (2)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 (3)调查当地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了解节水灌溉技术。
1.2 物质的属性
◆本主题内容评价水平层次说明
评价水平层次(“▲”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
◆本主题内容拓展性例题(开发成具体的题)
例1:通过实验,了解金属或塑料的弹性。列举弹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例2: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例3: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的不同。 例4: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克,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的一些物品,能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例5:收集有关物质属性研究的信息。
◆本主题内容活动建议(开发成具体的题)
(1)测量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方案,测量酱油、食用油、醋、盐、塑料制品、肥皂、牛奶等物品的密度。
(2)调查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了解它们应用了物质的哪些物理属性。
◆本主题内容评价水平层次说明
评价水平层次(“▲”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
◆本主题内容拓展性例题(开发成具体的题)
例1:用图形、文字或语言描述原子的核式模型。
例2: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或探月工程的新成就。
例3:阅读人类在探索宇宙历程中的有关事例。
例4:根据物体尺度的大小设计图表,按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的顺序排列并标出大致尺度。
◆本主题内容活动建议(开发成具体的题)
(1)观看介绍物质微观世界的科普音像资料。
(2)观看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科普音像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有关资料。
1.3 新材料及其应用
◆本主题内容评价水平层次说明
评价水平层次(“▲”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
◆本主题内容拓展性例题(开发成具体的题)
例1: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例2: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例3:了解纳米材料的一些特点,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主题内容活动建议(开发成具体的题)
(1)从图书馆、互联网上收集有关新材料研究和开发的信息,写一篇小论文。
(2)参观生产某种材料(如建材)的工厂,调查生产这些材料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治理的设想。
●第二个一级主题: 运动和相互作用
2.1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本主题内容评价水平层次说明
评价水平层次(“▲”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
◆本主题内容拓展性例题(开发成具体的题)
例: 观察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说明。
◆本主题内容活动建议(开发成具体的题)
(1)观察生活中的机械运动现象,说明这些现象表现出的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利用常用物品设计实验,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2.2 机械运动和力
◆本主题内容评价水平层次说明(图表见下期)
◆本主题内容拓展性例题(开发成具体的题)
例1: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 例2: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例3: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4:运用惯性,解释当汽车急刹车、转弯时,车内可能发生的现象。 例5: 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例6: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例7:了解潜水艇浮沉的原理。
◆本主题内容活动建议(开发成具体的题)
(1)利用脉搏和步长,估测走路的平均速度。
(2)学读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
(3)会看《旅客列车时刻表》。
(4)用弹簧或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
(5)用饮料软管制作喷雾器。
相关热词搜索: 研读 全日制 修订版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2021-09-28
- 劳动合同,全日制劳动合同范本2021-10-20
- 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党...2022-10-26
- 对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2021-08-27
- 义务教育法学习总结2021-08-27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1-09-16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实验教科书2021-09-16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2021-09-16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2021-09-16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2021-09-16
- 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总结2021-10-02
-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自评报告2021-10-11
- 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