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信息素质教育评价标准述评

发布时间:2022-10-30 17:25:04 浏览数:

摘要:介绍了信息素质和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并分析讨论了国内外几个有代表性的信息素质评价标准。

关键词: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质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3-012-0

1 信息素质教育内涵

1.1 信息素质定义

信息素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随着信息社会的需求发展而发展。信息素质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在1974年给美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来的,将信息素质的内涵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80年代以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使得信息素质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较有代表性的是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图书馆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将其概括为:有效获取与评价信息的能力。进入90年代以后,对信息素质概念的认识和研究更加深入,学术界将其定义为:信息素质就是在信息社会中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的总和。

1.2信息素质教育内容

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当今信息社会,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其重要性显然是不言而喻的。所谓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根据社会信息环境的需要,培养和提高社会个体成员的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信息意识教育。是指人的头脑对信息及其运动规律的抽象性、概括性、总体性的认识。它是信息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个体成员适应社会环境,实现自我发展的基础;(2)信息能力教育。信息能力主要指通过对信息的搜集、整序、利用和评价,进而创造新信息和新知识的能力;(3)信息道德法规教育。在复杂的、虚拟的、现实的信息环境中,对受教育者进行信息道德法规教育,使其了解其在信息活动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其遵守信息道德法律规范的自觉性。

2 信息素质教育评价标准

信息素质教育评价标准是一套检查学生运用信息能力与水平的知识框架,作为信息素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各国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2.1 美国信息素质教育评价标准

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共同制定了“学生学习之九个信息素养标准”;1999 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提出了“信息技术通晓”;2000年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批准了一份旨在指导和评估高等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标准,即《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该标准虽非正式的国家标准,但它所确定的各项标准和成果评估准则,对高等学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有很强的指导性。自发布以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应用,保守推断,其译本已不下 15 种。该标准是到目前为止对图书馆与高等教育界两者都“最有影响力的文件之一”。《标准》分为三个层次:标准、执行指标和效果。共有 5 大标准,22 项执行指标和 87 个子项目,基本概括了现实条件下能够表明一个人信息素质的各个方面。

标准一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决定所需要信息的种类和程度。这项标准主要考查学生能否了解多种形式的信息源,能否明确清楚详细地表达信息等。

标准二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有效而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主要考查学生能否选择最合适的研究方法和信息检索手段、能否有效的实施信息检索策略并能根据需要调整检索策略等。

标准三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所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考查学生能否综述所收集的信息的主要观点和思想、能否清晰说明初始评价标准并对信息和信息源进行评价等。

标准四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一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考查学生能否利用新信息调整原来的工作、高效地与他人沟通及实现目标,能否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上的伦理、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

标准五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考查学生能否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和礼仪获取使用信息,能否对工作中使用的信息情况进行致谢或肯定。

认真研究该标准中所确定的各项标准,对于我们有效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建立适合我国高等教育需要的信息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2 我国信息素质评价标准

我国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虽然不算太晚,但对信息素质的评价方面未形成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具有我国特色的评价标准,目前还没有成立专门机构进行评价标准的研究,大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标准仍在探索之中,有的学者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2.1黄丽红以信息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标准。黄丽红在《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研究》中提出用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的标准来评价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1)信息知识的评价指标包括:信息工具的知识;信息源的知识;信息资源的知识;信息查找与检索的方法知识;信息分析与鉴别的知识;专业信息知识;信息法律、政策与规章制度的知识;信息伦理道德知识。(2)信息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明确信息需求;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科学地评价信息;处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发挥信息的效益;创造信息;交流与传递信息。(3)信息道德的评价指标包括:自觉抵抗不良信息的影响;尊重知识产权;遵守与信息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政策;遵守与信息相关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

2.2.2刘美桃的“八标准”。刘美桃在《信息素质定义的发展与评价标准》中指出, 应该从八个方面来制定信息素质评价标准:即(1)信息意识的强弱;(2)信息需求的强烈程度;(3)所具有的信息源基础知识的程度;(4)高效获取所需信息能力的大小;(5)评估所需信息的能力;(6)有效的利用信息以及存储组织信息的能力;(7)具有一定的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获取与使用信息符合道德与法律规范;(8)终身学习的能力。她认为信息意识标准很重要,因为信息意识是信息需求形成的前提,影响着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对信息需求的准确表达;信息意识支配着用户的信息行为;信息意识决定着信息的利用率。

2.2.3杨林、李秉严的“层次说”。杨林、李秉严在《分层次制定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分层次制定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建议,把信息素质分为基本型、研究型、专业型、教育型四种类型,给出了每一种信息素质的定义和特点。他们认为这四种信息素质的外延是层层包含的,并且对信息素质的要求是逐层提高的,即基本型层次的信息素质要求最低,而教育型信息素质要求最高。

3 结论

国内学者对我国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评价标准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但这些研究多数建立在对国外相应标准的修改和补充上,缺乏对指标体系精细和具体的构想,很少有人从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这一角度探讨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形成过程,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一个正式的具有权威性的我国信息素质评价标准体系,因此,积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并且能够具体实施的信息素质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黄丽红.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8):143-146.

[2] 刘美桃. 信息素质定义的发展与评价标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 (1):18-19.

[3] 陈延寿.大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研究[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6).

[4] 郭伟.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述评[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8-150.

[5] 杨菊枝.大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标准及其应用[J]. 现代情报,2002(12):157-158.

[6] 刘孝文.信息素养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6.

相关热词搜索: 述评 素质教育 评价标准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