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湾区中的国际制造中心
对接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是东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和新一轮总规划的核心策略。东莞在区位、产业配套以及与港澳的合作机制方面都具备先天优势,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国际制造中心,力争成为湾区的核心城市。
2016年,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GDP约为9.35万亿元,年航空客运流量1.1亿人次,这些数据相比世界其他如旧金山、纽约、东京等成熟的大湾区城市群毫不逊色。
穗深港经济走廊,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轴,是牵引整个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区。而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轴线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缘优势。东莞在区位、产业配套以及与港澳的合作机制方面都具备先天优势,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核心城市之一,东莞可与其他城市产生紧密联系:可以制造深圳设计的智能产品;可以对接广州高校科研和人才资源;可以引入香港的金融服务……
位居大湾区核心轴 连接湾区其他城市
东莞位于珠江口东岸,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东莞市以构建开放型的交通为方向,不断提升东莞在区域交通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主动承接港澳地区以及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等自贸区产业辐射,将东莞从“中间城市”升级为“中心城市”,从“节点城市”升级为“枢纽城市”。
目前,东莞市公路体系已初步形成了“以高快速路为龙头,国省道为骨架,一级公路通镇街”交通网络,并提出了“五纵四横六连”的高速路网格局,构建与周边城市“一小时”通勤圈。
“随着沿江高速的通车,以及日后广深港高铁、穗莞深城际等轨道交通的开通,东莞位居大湾区核心轴的地缘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强化。”东莞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
另外,珠江口东岸创新走廊从香港向北到深圳,再经东莞松山湖(生态园),直抵广州科学城、知识城一带,几乎所有珠江口东岸的研究机构、创新研究项目都在向这个新轴线区域布局聚拢。东莞正处于这条创新走廊的中点,南承北接,能够串联起整个珠江口东岸,起到提振整个珠三角创新发展的作用。
产业配套完善 莞港澳合作基础扎实
如今,东莞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城市,智能手机产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2016年出货量达到2.55亿台,约占全球20%,全球每5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产自东莞。
这一成果得益于东莞大力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机器人智造”计划,着力培育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发展,加快推动东莞从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型。
而改革开放以来,东莞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经济以年均近18%的速度增长,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制造名城,形成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设备、纺织服装鞋帽、食品饮料、造纸及纸制品等支柱产业,培育出智能手机、新能源、LED光电、新型平板显示等新兴产业,构建了配套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
在与港澳合作方面,东莞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落实CEPA先行先试政策重点城市以及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在与港澳合作中积累了经验。
截至2016年底,东莞有港澳资企业6541家(港资企业6520家,澳资企业21家),其中2016年新增港资企业258家,澳资企业2家,港资企业占东莞市外资企业总数一半以上。2016年1-12月,东莞企业承接香港公司服务外包合同257宗,合同金额3.09亿美元,占全市的63.58%;东莞企业承接澳门公司服务外包合同12宗,合同金额4947万美元,占全市比重13.03%。另外,东莞与港澳在文化创意、金融、专业服务等不同领域都有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
打造国际制造中心 成为灣区核心城市
对接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是东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和新一轮总规划的核心策略,东莞在区位、产业配套以及与港澳的合作机制方面都具备先天优势,是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
东莞市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国际制造中心,力争成为湾区的核心城市,在构建大湾区发展格局中,通过集中优势资源,重点突出,携手广州、深圳、佛山、香港、澳门打造湾区的核心圈。
据《小康》记者了解,东莞将实施“对接湾区、融入深广”的策略。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全面融入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强化穗莞深港黄金走廊空间发展轴线,进一步加强快速互连互通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加强创新资源、产业联动、生态治理、水资源保护等领域的协调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另外,东莞市在“一中心四组团”的基础上,打造六大片区,以大组团、大片区对接湾区发展:松山湖片区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优势,承接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资源,建设“创新走廊”;水乡新城片区加强与广州、深圳的对接合作,加快融入广州同城生活圈,建设珠江口东岸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东部产业园片区加强与惠州和深圳的合作对接,加快推进东部一体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滨海片区全面对接深圳大空港地区、前海和广州南沙新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增强区位发展优势;东南临深片区各镇承接深圳创新资源和现代产业外溢,做强先进制造和新兴产业集群。
编辑/麦婉华
相关热词搜索: 东莞 区中 制造 国际 中心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监理部东莞市某公路连接线路...2021-10-23
- 监理部东莞市邮政信息综合楼...2021-10-23
- 东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教...2022-10-22
- 是谁制造了风2021-09-06
- 实施差异化战略,铸造企业核...2021-09-18
- 制造企业风险事项模式加强财...2021-10-17
- 设备制造厂车间主任先进事迹材料2021-10-19
- 打造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规划2021-12-03
- 轮胎制造厂内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021-12-05
- 制造企业绿色采购的五要素支...2022-03-30
- 现代制造业中虚拟企业组建过...2022-04-02
- CAD/CAM技术在现代制...2022-10-21
- 对我国船舶制造企业的期间费...2022-10-23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法...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公...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私...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法简...2021-08-27
- 年区委副书记庆祝“六一”国...2021-08-27
- 年市关工委主任庆祝“六一”...2021-08-27
- 年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上讲话2021-08-27
- 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上讲话&【...2021-08-27
- 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上讲话&全...2021-08-27
- 集团公司庆祝“五一”国际劳...2021-08-27
- 以学为中心2021-09-08
- 中心组学习总结2021-09-13
- 中心组学习总结精选2021-09-16
- 关于对城市中心区实施分类考...2021-09-20
- 中心小学表彰奖励决定2021-09-28
- 中心小学工会先进事迹材料2021-10-06
- 乡农服中心主任先进事迹材料2021-10-11
- 乡镇中心小学课题申报材料2021-10-17
- 记乡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事...2021-10-19
- 关于召开中心组(扩大)专题...20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