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构建杭州市社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31 09:25:03 浏览数:

【摘 要】 本文针对杭州市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构建杭州市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议。要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强群众体育组织尤其是各类体育社会团体的建设;创建全民健身品牌,完善体育产业政策;加强体育法制建设等。

【关键词】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群众体育;全民健身

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在现有的全民健身体系基本框架基础之上,为社会各个层次的所有人群提供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满足人们的各种体育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基本保障我国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亲民、便民、利民的公益性社会服务系统。2000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构建面向大众的多元的体育服务系统”。2002年7月,中央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努力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体育健身需求不断增长的重大举措。因此,对构建杭州市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1、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没有国民的身体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进一步明确了国民体质是社会发展水平和小康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使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实现,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殷实富足,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将会更加强烈和迫切。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权利和体育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最大的体育实惠,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本体现。

3、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最直接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健身设施、场所和各类体育健身服务,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重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就是重视群众利益,关心全民健身事业就是关心群众利益,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4、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满足了人们多元化体育需求

随着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康生活的富足和余暇时间延长,使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增强,希望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类体育活动提高自己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群众体育工作的主要矛盾,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解决群众体育工作主要矛盾的需要。

二、杭州市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及主要矛盾

1、几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及作用

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目的是通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使体育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国民体质得到增强。它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目标明确、结构完整、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整体。这个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由健身宣传系统、健身设施系统、科技指导系统、体质监测系统、组织管理系统构成。

各构成因素是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影响着群众体育的发展。宣传体系可以强化大众的体育意识,有效地调动与激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提供了群众体育发展的观念基础;而健身设施是实施全民健身服务的物质载体,是构成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物质保证,为群众体育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科学健身是获得良好健身效果的重要保证,而科技指导体系是科学健身的前提,对群众体育的发展具有导向和保障作用;体质监测体系通过体质测试,及时地了解、掌握大众的体质状况,科学客观的评价锻炼效果,有利于实施科学的指导,保证健身活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组织管理体系是影响活动经常化的基本因素,管理者、组织者是联系群众体育各要素间的纽带,高效的组织管理有利于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健康地开展,对群众体育的发展起导向和保障作用。

2、现状及主要矛盾

一是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需求和体育物质基础与短缺的体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尤其是保障公民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的公共体育资源不足,这也是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普遍存在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一方面表现为群众体育资源规模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现存国有群众体育资源社会效益明显不高。

二是滞后的群众体育管理与快速多变的群众体育发展现实之间的矛盾。现有的部门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不适应快速多变的群众体育发展现实和人民群众旺盛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这种不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供需之间的矛盾。

三是公民平等的体育权益与享有平等体育权益的机会不平等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规模约为2.5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24%。所谓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农民工群体;失业、下岗群体;残疾人群体;老年人群体。首先,弱势人群成为了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瓶颈。弱势群体生活普遍比较贫困,影响了他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参与,其所居住的地方多为较贫困的城市或社区,他们为生存而忙碌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去参加体育煅炼。弱势群体所居住的地区往往缺乏体育健身良好社会氛围,群众体育发展滞后。其次,弱势群体处于社会分层体系的底层,在构建体育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几乎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因而不能及时确切地了解他们的需求。

三、对构建杭州市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议

1、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

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加快推进以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全民健身工程(点)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加强与教育、文化等有关部门的协调,推动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实现社会共享,缓解城乡居民体育健身设施不足的压力。《浙江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到2010年,全省体育设施基本达到举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要求,各市(县)基本具备举办省级综合性运动会的能力,各县(市、区)有一个体育场、一个游泳池、一个训练馆,社区和乡镇建设一批便民健身设施。

2、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在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活动、健身指导、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强服务,让更多的居民享有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应加大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弱势群体自身的健身意识,将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服务融入到整个的社会支持网络中去,针对不同弱势群体的特点,提供相应的特殊服务。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力量兴办公共体育事业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品牌化进程。

3、加强群众体育组织尤其是各类体育社会团体的建设

民间体育社团的蓬勃兴起,正好为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打造了一个平台。民间体育社团可以发挥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娱乐等功能,使得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有了更加充实的内容,有效拓宽了为群众体育服务的途径,满足了不同群众的不同体育健身需求,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此外,还应完善单项运动协会的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各单项协会的管理职能,扩大协会在业务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充分发挥体育社会团体的纽带作用,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网络。

4、创建全民健身品牌,完善体育产业政策

进一步打造西湖“假日体育”、黄龙“赛会经济”等初具规模的群众体育品牌,同时,打造以北高峰登山活动、西湖国际马拉松比赛等一批体育旅游品牌为核心的体育旅游产业链,组建杭州体育旅游企业联盟,形成产业集群。同时,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体育彩票发行管理体制,加强体育彩票管理和销售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符合省情和体育改革发展要求的体育法规体系

加快体育法治化进程。进一步完善体育经营活动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体育市场管理体系和行政执法队伍,维护体育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N].中国体育报,2000-12-19.

[2] 裴立新,周结友.从“全民健身体系”到“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性认识[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6:4-8.

[3] 杨明,郭良奎.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及政府政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28)3:29-30.

[4] 邓国良.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析——以江苏为调研个案[J].体育与科学,2006(27)5:58-61.

[5] 董业平.我国省级市体育局信息部门的组织构架[J].体育学刊,2004(11)6:20-23.

[6] 裴立新.全面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7] 刘仁健.四川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2:20-22.

[8] 曹原,王晓贞.江苏省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现状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24-27.

【作者简介】

罗立平(1970-),汉族,浙江慈溪人,硕士,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学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杭州市 服务体系 多元化 构建 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