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基于建筑设计视角下的机械式立体车库与传统自走式车库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31 11:50:32 浏览数:

摘 要 土地资源的紧缺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导致城市停车缺口愈发变大,停车方式的转变及多样化带给了城市静态交通系统新的机遇。停车产业涵盖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机械工程、设备等多学科,本文主要就建筑设计角度对就传统自走式车库与机械式立体车库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影响机械式车库发展的因素,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机械式立体车库;传统自走式车库;建筑设计、机械

引言

停车业作为汽车行业的衍生产物,伴随着车辆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停车方式由早期的自由分散式停车不断转变向集中布局式停车发展;从最初的地面停车开始逐渐变成独立建筑功能的停车楼。除了停车方式的转变,停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为了满足不断壮大的停车需求,车库从传统的自走式停车向机械立体车库演变。本文着重从建筑设计视角下对两者进行分析。

1 传统自走式停车库與机械车库建筑设计对比与分析

随着城市居民对家用轿车需求的日益增加,导致了城市车辆与停车位数量的不匹配。虽然各地城市控制性详规或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条例明确了停车库的服务半径,并对不同功能的建筑做出了停车位的配比要求,但就实际情况而言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土地资源的紧张,机械立体式车库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停车数量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然而面对机械车库优势,目前市场上传统自走式车位却依旧受到业主单位的青睐,究其原因,两者在建设过程中受建筑总平面规划、建筑单体结构形式、柱网布置等各因素综合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1 总平面设计

在总平面设计中,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率及绿地率是总平面设计中主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各地规划部门也就此制定了相关规范,对不同功能建筑的指标提出了相应要求。容积率的高低体现了项目用地使用是否合理、经济,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着系业主开发的利益。当建筑密度一定时,绿地率和停车率作为规划部门提出的硬指标,其大小对容积率高低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总平面设计中地下建筑面积不列入计容建筑面积,当选择地下停车时,不占有容积率指标,此时停车库不影响总体容积率及绿地率;

如果采用传统自走式停车方式,当选择地面停车时,其停车位及车道会占用绿地面积,如采用植草砖停车位,可按一定比例折算计入绿地率,但折算比低。而目前已有城市提出在满足建筑密度、控制高度和消防的前提下将地上机械立体车库不列入计容建筑面积。除此之外各地也在出台政策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公共事业单位在用地红线范围内,满足消防要求前提下自行建设小型立体车库,基于土地利用率角度选择机械式立体车库,既不影响容积率,又能提高绿地率,最主要的是可以让土地价值最大化[1]。

1.2 建筑单体平面设计

从建筑单体设计而言,机械式立体车库最大的优势在于同样的建筑面积,车位数会成倍增加。根据现行的《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中的设计要求对传统自走式车库的出入口数量、坡道等公共疏散通道都提出了详细的规定,这些条件均摊到每个停车位按照规范核算每个停车位按当量小汽车计算,建筑面积为27~35㎡,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车库一般属于主体建筑内的配套设施,并不是作为单独建筑出现,其平面设计会受到建筑主体功能、柱网排列影响,占地面积会相对增大。而机械立体停车位,作为仓储式建筑,极大地减少了传统自走式停车库内车行流线、坡道等产生的面积。在无人员停留的机械式车库内除了停车位,只需留有巷道、车辆升降机等交通辅助空间,大大节约了每层的建筑面积,增加了停车容量。而除了车位建筑面积占均摊面积少的优势,机械式立体车库同时也减少的建筑占地面积。面对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事实,停车库的出现本身以解决城市静态交通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为建设初衷,应该同样以节约资源为目的。机械立体车库相对于自走式车库,平面布局更为灵活,设计受限条件相对较少,在满足消防、建筑间距等条件下可以在城市建筑群中做到“夹缝中生存”[2]。

1.3 建筑剖面设计

为了满足停车位数的需求,一般工程建设中,会将停车库设计在高层裙房或者小区等地下,其剖面高度需满足消防控制室、强弱电间等设备用房在规范中的层高要求,还应该满足室内综合管线布置要求。按照规范及设计经验一般情况层高设置在3500(含梁高)mm,机械车库在层高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以合肥市某智慧车库为例,其标准停车层层高为2850mm(含梁高,此时可停放SUV车辆),机械车库设计时,根据所停车辆类别的不同,层高也有一定变化,机械车位小轿车的层高可以做到2100mm(含梁高)。因此,相同层数条件下,机械式立体车库的建筑高度低于传统自走式车库建筑高度。

综上所述,机械式立体车库相较之传统自走式车库在总平面规划、平面设计等问题上,均体现出了良好的优势性。机械立体车库在近年城市建设中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值得建筑设计、机械工程等专业深入探究[3]。

2 机械式车库发展制约性的因素

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停车位数缺口日渐增长,解决停车难问题迫在眉睫。虽然机械立体车库在解决停车难问题上体现了良好的优势,但尚未能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全面的运用,制约着机械式立体车库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传统意识对立体车库客观认识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停车场建设成本及回收效益等问题上;其次相应的城市规划管理文件和法规的出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现行规范不能很好地促进机械式立体车库的发展;最后机械式车库作为功能针对性强的建筑,在建筑设计初期未能将车库设备设计要求融入建筑设计,导致在建筑设计完成后,机械设备不能很好地与建筑功能所匹配,机械技术发展不能与建筑设计结合同样制约了机械式立体车库的发展[4]。

参考文献

[1] JGJ100-2015.车库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2] GB50067-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3] 胡学磊.浅谈商业地下机械停车库的建筑设计——以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地下车库为例[J].建筑.节能,2018,(4):115-116.

[4] 张惠玲,刘阳.缓解老旧居民小区停车难的设计方案研究[J].中外建筑,2016,(8):120-122.

相关热词搜索: 车库 建筑设计 视角 研究 与传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