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设计方法探讨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与此同时,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却变得日益严峻。人们开始认识到只有和环境共融的生态建筑才是未来建筑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探索生态建筑设计方法,对促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城市生态污染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中首先介绍了生态建筑的概念以及设计原则, 接着分析了当前生态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 希望可以对建筑行业中生态建筑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态建筑;能耗;环境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即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周围的大环境,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二、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一)充分保护自然环境的原则
生态建筑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还要实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目的。生态建筑要求建筑师首先清楚建筑物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的定位,尽量不要打破原有的生态环境,因为生态环境的建立过程非常缓慢也极其复杂,在适度开发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对周围环境热、光、水、视线、建筑风、阴影影响等问题都要做全盘考虑,最大限度节约建筑用地。
(二)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的原则
建筑之所以演变为生态建筑,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合理使用了建筑周边的生态资源。在建筑的设计之初,建筑用地周边有哪些生态资源可以利用是建筑师需要仔细琢磨的问题。建筑物周边的生态资源包括:地表情况、植被情况等,在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后,出台最终设计方案。除此之外,生态建筑在遵循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还应该结合建筑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界的光照条件以及气候条件,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有效减少建筑能耗。
(三)人性化原则
建筑作为人类日常工作和栖息的主要场所,不仅要满足基本功能的需要,其环境品质也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所重视。人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建筑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情绪的变化。生态建筑对优化环境的倡导尤为突出。生态建筑必须符合人化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生态建筑追求高效节约但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
三、生态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
(一)注重生态条件下的建筑选址考虑
生态建筑选址较之于传统建筑的选址,更注重将生态环境作为选址时的重要因素而考虑。基于生态条件下的建筑选址中,最主要考虑就是这个位置是否适合建设,以及建设后是否适合今后的发展。因此,对于分析和评价基址的各种优缺点就成了生态选址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建筑具体选址优缺点的分析,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避免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影响或者破坏;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还需要通过修复各方面的生态平衡而有效地改善建筑周边环境。
(二)在建筑形态设计时应着重考虑生态与节能
生态建筑的形体应该是有利节能的。建筑师熟悉建筑形体系数与能量损失的关系。球体的形体系数最小,其次是圆柱体,再次是方柱体。形体系数是影响建筑热量得失的重要因素,建筑形体系数越大,传热损失就越大。较小的形体系数不但有利节能,还意味着潜在的围护结构建材的节约和优化。
(三)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
生态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应积极使用可再生或者可重复循环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尽量减少使用会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建筑材料, 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建筑材料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尽量减少从外地采购建筑材料, 以减少长途运输而产生的费用以及废弃物的排放。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建筑物的造价, 还能有力减少建筑垃圾, 从而降低建筑物在建造的过程中对于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建筑物的“表皮”生态设计
“建筑表皮”是指具有改变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功能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面和底层架空的楼板以及与其共同作用改变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附属构件,如遮阳设施、表面绿化等。建筑表皮作为内外空间的转换介质,通过室内外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对物理环境因子具有反射、吸收、透射和转换等作用,不同程度地改变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品质。建筑表皮所使用的材料及其构造方式不同,会对室内外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传统的建筑设计多关注表皮的装饰功能、视野以及表面视觉机理等的建筑学因素。而具有生态环境的建筑设计也会同时关注表皮的控制和支撑功能:关注太阳辐射热、自然光、风、人的生理舒适度、烟雾和有机化合物气体的污染等要素。
(五)广泛应用新能源
传统建筑多使用常规能源, 不仅能源消耗量大, 而且效率低、污染性强。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在建筑建造和运营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新能源。
(六)智能技术的应用
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 可以使用建筑智能管理技术, 利用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环境监控与热敏反应技术对建筑物进行智能化管理。例如自动温湿控制系统可以利用空气的热运动原理, 将建筑物内部空间中不新鲜的空气抽出, 通过进出风口将新鲜的空气导入;在温度适宜的时候, 将窗户智能开启, 用导入的自然风来调节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湿热负荷, 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 以节省能源的消耗。
(七)引绿色生态体系进入建筑内部
结合建筑构造技术和先进的电脑控制技术,生态高技建筑能够将绿色生态体系“移植”到建筑内部,使建筑内部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出田园般的舒适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已经成為我国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学理念已广泛的渗入到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这就对当前的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师应该在加强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不断的提高生态化的思想,并把之灌输到建筑作品当中,创造出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环境和绿色建筑空间,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和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商开友.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J].山西建筑, 2016, 42 (29) :194-195.
[2]周小龙.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J] .居舍,2018(20):122.
[3]陈志刚.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分析[J] . 建材与装饰 2019,(12),127-128.
相关热词搜索: 建筑设计 探讨 生态 方法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建筑设计建筑空间构成元素运...2021-08-27
- 住宅建筑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研究2021-08-27
- 建筑设计BIM技术应用研究2021-08-27
-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研究2021-08-27
- 建筑设计中BIM技术应用2021-08-27
- 述职报告(建筑设计)2021-09-17
- 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报批...2022-02-26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问题探...2022-02-26
- 试论优化管理在建筑设计质量...2022-03-30
- 试论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2022-10-21
- 影响农村稳定问题的探讨2021-09-20
-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2021-09-22
- 探讨如何教授2021-09-28
- 对于优化xx市营商环境措施探讨2021-10-12
- 提高办公室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探讨2021-10-17
- 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2021-10-22
- 关于电力物资公司走向市场的探讨2021-11-01
- 动物科学系实践教学特色的探讨2021-11-03
- 电子商务会计系统原则和运行...2021-11-06
- 政策执行研究中的新型模式探讨2021-11-09
- 生态环境局前三季度重点工作总结2021-08-27
- 政治生态自查报告&市政协修复...2021-08-27
- 2020年政治生态建设情况评价...2021-08-27
- 2020年度推进政治生态建设情...2021-08-27
- 年市生态环境局一季度工作总结2021-08-27
-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2021-08-27
- 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环境&强...2021-08-28
- 政治生态存问题和不足2021-09-06
- 对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的思考2021-09-09
-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2021-09-15
- 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2021-08-27
- 保持健康方法,The,Way,to,Keep,Fit2021-08-27
- 保持健康方法,Suggestions,to...2021-08-27
- 体育场地建设与管理方法2021-10-05
- 把握品德新课程教材目标方法论2021-10-20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方法和...2021-10-24
-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法...2021-11-05
- 现代应用文实用写作方法论2021-11-11
- 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2021-11-28
- 案件审核的基本方法(第一节...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