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节能与节能设计的探讨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城市建设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促进城市和谐以及稳步前进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社会以及民众对于建筑设计以及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城市建筑设计以及施工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低碳环保以及资源节约的社会条件下,节能建筑设计越来越受到广大人们的关注与青睐,节能建筑设计逐渐成为了建筑设计的主要趋势,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话题。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建筑节能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我国建筑节能设计提升提供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设计;趋势;措施
建筑节能,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节能建筑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人、自然与建筑三者之间完美的结合,减少能源之间的消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建筑的品质[1]。
一 进行节能建筑设计必要性分析
能源问题是一直困扰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极快,建筑所消耗的能源资源以及水资源也是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与国家低碳环保以及能源资源节约政策相结合,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单位以及设计人员应该尽量的做到保护环境以及节约资源,更好的满足现
实需求。因此,进行节能建筑设计是必要的,是社会发展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首先,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加上我国又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社会以及经济发展对于能源资源的利用是十分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行业进行节能建筑设计的必要性也就可以想而知。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能源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更好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能源利用之间的关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节能建筑设计,可以更好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能源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次,时代发
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发展方式的概念越来越清晰,目前世界各国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一味的向自然索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了,人们已经意识到节约资源与能源的重要性了。因此,新形势下,我国进行节能建筑的设计是适应潮流的体现,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创举。建筑工程的根本宗旨是,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在满足基本建筑要求的情况下,尽量节约建筑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低的环境污染,建设最好的城市建筑,构建和谐城市、和谐自然,和谐社会。
二、节能建筑设计注意事项研究
1、深化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节能建筑设计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提高的关键,增强对节能建筑设计工作,对于促进我城市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因此,节能建筑设计单位应该强化对节能建筑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是设计单位领导,应该做到以身作则,不断增强自身节能意识。另一方面,节能建筑设计单
位应该加强对节能建筑设计工作的分级管理,将节能建筑设计工作分配给不同部门与人员。同时,在实际的节能建筑设计工作中,还应该加强对不同部门与人员之间的合作与配合,提高节能建筑设计效率[2]。
2、倡导绿色节能建筑设计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是目前建筑设计中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居民生态,进一步促进建筑设计的环境化以及生态化。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会出现很多的污染问题,例如光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等,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主要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建设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
人居环境。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不仅仅包括对新能源的利用,|还包括对于生态绿色保护等内容的实施。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时,应该更加注重施工场地,尽可能的节约资源以及能源,对绿色节能建筑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3、节能建筑设计方案选定
首先,在节能建筑方案方面,节能建筑要求在设计时,充分地考虑当地人文环境,根据环境设计合适的建筑,使建筑自身的特色和周围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要考虑尽量减少建筑的成本,同时保证建筑的功能和美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适用性。最后,要尽量考虑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
环境污染。要实现这一目的,设计单位在节能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减少一些人工创造。例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进行合理设计,做好建筑的采光和通风,这样屋主在人住时,就可以少开风扇或电灯,从而可以减少一些能源耗费。
4、充分利用有效资源
建筑运行时需要耗费耗费巨大能量,为了节约能源资源,在节能建筑设计中,需要采取措施节约能源资源。第一,可以选择能耗比较少的建材;第二,可以利用自然可再生资源;第三,人们可以将一些资源进行再利用,比如,利用113的建筑物的材料,利用被拆除的建筑物的材料等;第四,可以通过处理建筑的构
造和设计来达到目的,比如利用太阳能、实行隔热遮阳等等,这样就可以减少建筑设备的能耗,这种方法被人们使用得最多,效果也最好。比如日本在建筑行业就采用了坡屋顶蓄热的方式,它由加藤义夫设计,在大岛住宅和明野村住宅都有广泛的使用。在我国,一些地方也开始在房间照明中运用光导管,它可以将阳
光导入房间的照明中来,实现对阳光的充分利用。
5、 构建建筑太阳能一体化
构建建筑太阳能一体化其实就是指在工程建筑实际规划设计之初,通过利用屋面构架和建筑屋面以及阳台和外墙等,将当前所使用的太阳能合理有效的纳入到整个设计内容当中,使其逐渐成为建筑作业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说高层建筑同太阳能之间的一体化,依据一定标准和流程可以将其换分成为建筑光
热一体化或者是光电一体化。太阳能同建筑光热之间的一体化则是通过使用太阳能将其自转化成为热能的一些技术,而高层建筑通过对太能进行直接利用或者间接利用来对~些集热器进行专门供暖,并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来随时为居住者提供热水。基于一定的集热以及储热原理,以间接的实现被动太阳房;另外。可以通
过利用太阳能来对热空气产生的热压实现扩大建筑通风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节能是最有效的环保,虽然环保的涵义丰富,涉及面广泛,归根结底节能是其起源和结果,也是环保最重要的手段。先进的建筑,一方面通过节能材料、节能设备、节能器具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电力与水的消耗;另一方面,在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考虑获得舒适的室内环境。前者通过技术,后者多指方法,综合已完成的称之为绿色建筑,即具有节能、环保形态和健康本质的建筑[3]。因此,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环保应该是基于节能设计的参数和规范追求具有绿色特质的设计与成果,是安全、健康、宜居的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王若竹,钱永梅,王铁红.多层住宅体型对建筑节能效果影响的综合分析[J].建筑技术.2010,(03).
[2]王小华.陈侨.建筑设计与节能措椒[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2(24).
[3]沈永祥.有关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11).
相关热词搜索: 建筑节能 节能 探讨 设计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探讨2021-11-25
- 关于如何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2021-11-29
- 建筑节能的方法与措施2022-03-12
-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建筑节能...2022-10-31
- 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2022-10-31
- 建筑电气节能与照明节能设计研究2021-08-27
- 企业节能降耗演讲稿两篇2021-08-30
- 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总结2021-09-08
- 节能减排总结2021-09-09
- 节能降耗工作总结2021-09-11
- 节能降耗宣传活动总结2021-10-10
- 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2021-10-11
- 节能减排心得2021-10-19
- 节能宣传活动总结模板2021-10-19
- 好人好事演讲稿&年全国节能宣...2021-10-20
- 影响农村稳定问题的探讨2021-09-20
-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2021-09-22
- 探讨如何教授2021-09-28
- 对于优化xx市营商环境措施探讨2021-10-12
- 提高办公室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探讨2021-10-17
- 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2021-10-22
- 关于电力物资公司走向市场的探讨2021-11-01
- 动物科学系实践教学特色的探讨2021-11-03
- 电子商务会计系统原则和运行...2021-11-06
- 政策执行研究中的新型模式探讨2021-11-09
- 产品广告样本设计论文&产品情...2021-08-27
-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整合研究2021-08-27
- 电大毕业作业钢结构课题设计...2021-08-27
-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设计...2021-08-27
- 园林植物主题网站设计开发2021-08-27
- 设计师个人工作总结怎么写2021-08-28
- 课堂活动设计和提问设计(何美...2021-09-08
- 设计所2021年工作总结2021-09-18
- 勘察设计院职工代表大会总结讲话2021-09-20
- ×设计院2005年工作要点2021-09-20